域外茶文化撷英

2010-05-18 08:54李竹雨郭丹英
茶博览 2010年4期
关键词:高丽饮茶时期

■ 李竹雨 郭丹英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我国古代先民把茶发展成为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是奉献给世界人民的健康饮料。悠远的马铃声,喧闹的船桨声,叮叮当当的驼铃声串起了众多民族和不同文化的交融。历经千百年的漫流,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人民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以至宗教意识相融合,形成了绚丽多姿、各具特色的世界茶文化。而茶具作为饮茶活动的载体与媒介,也被特定的时代文化坏境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日本茶碗、韩国茶具、伊朗茶器等无不体现着独特的生活习俗、民族审美理念和思想情感。

日本茶文化

日本原先并不产茶,茶是从我国传入的。日本奈良(710-184)、平安(784-1192)时期是吸收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期,我国的茶叶栽培技术、饮茶的习俗被作为先进文化引入日本。公元805年,最澄把从中国带回的茶籽种在日吉神社旁边,那里就成了日本最古老的茶园,如今在京都比睿山的东麓还立有“日本最古茶园”的碑,其周围仍生长着一些茶树。

日本的饮茶首先在僧侣层面开展,后得到了以嵯峨天皇为首的皇室上层支持,从而掀起日本饮茶的序幕。平安时期,日本的饮茶完全受唐代饮茶法影响,即煎煮法:把茶饼放在火上炙烤后碾末,另备茶炉和茶釜,待水沸后加入茶末。受唐代煮饮法的影响,日本当时的茶具大多从中国传入。

镰仓时期,日本僧人荣西两度入宋,在学习禅宗临济宗佛法的同时,还亲身体验了宋朝的饮茶文化及其功效。回国时,在他登陆的第一站——九州平户岛上的富春院,撒下茶籽。他还在九州的背振山也种茶,日本人称之为“石上苑”茶园。同时,荣西还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身记》,是日本茶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吃茶养生记》分上下两卷,用汉文写成,开篇便写道:“茶也,末代养生之仙药,人伦延龄之妙术也”。荣西根据自己在中国的体验和见闻,记叙了当时的末茶点饮法。荣西因此被称为日本的“茶祖”。

荣西之后的南浦绍明禅师自宋回国时,随经卷一起带走的还有径山寺点茶道具茶台子(茶具架)以及七部茶典。茶台子后传入日本大德寺,梦窗疏石国师率先在茶事中使用了台子,开点茶礼仪之先河。此后,台子茶式在日本普及起来。

室町时期,受宋、元点茶影响,日本也流行斗茶。特别是在室町时代前期,斗茶成为日本茶文化的主流。比起我国宋代的斗茶,室町时期的斗茶更富有游艺性。到了室町后期,以能阿弥提倡的茶道为代表,他一扫斗茶会的奢靡嘈杂,创造了书院茶风,对日本茶道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十五世纪末,村田珠光吸收禅院茶礼,以朴素、淡泊为主,摒弃一味崇尚中国茶器、追求豪奢的作法,创立了具有禅理的茶道。经武野绍鸥等人完善,最后由千利休集大成,确立了日本茶道。从此,饮茶由单纯的趣味性、娱乐性发展成表现日本人审美情趣和道德观念的文化艺术活动。这一流派自十六世纪后,演化为“里千家”、“表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三派,一直流传至今。

韩国茶文化

据《三国史记——新罗本纪》记载,新罗兴德王时期遣唐使大廉从唐朝携带茶种回国后种植在智异山,朝鲜半岛饮茶之风兴起。当时的饮茶风气主要集中在上层社会和僧侣及文士之间传播,并且渐渐向民间传播。

新罗时期的饮茶学习我国唐代流行的饼茶煎饮法,茶饼碾碎,用罗筛选后,在茶釜中煎煮,最后用茶勺盛到茶碗中饮用。

高丽时期,受我国宋代茶文化影响,是朝鲜半岛茶文化和陶瓷文化的兴盛时期。高丽的茶道及茶礼在这个时期形成,茶礼普及于王室、官员、僧道及百姓之中。燃灯会和八关会是高丽时期的重要民俗节日,茶礼在这两个节日里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两大节日,高丽国王都会亲自出来,向释迦佛敬献茶,并向诸天神敬祷。太子寿日宴,王子王妃册封日,公主吉期均行茶礼,君王、臣民宴会有茶礼。

高丽时期佛教为国教,佛教气氛隆盛,禅宗中兴,禅风大化。我国禅宗茶礼传入高丽成为高丽佛教茶礼的主流。高丽时期与新罗时期的明显区别不仅以茶供佛,而且僧侣们要将茶礼用于自己的修行。

高丽末期,在男子冠礼,男女婚礼,丧葬礼,祭祀礼中,均行茶礼。流传至今的高丽五行献茶礼,核心是祭祀“茶圣炎帝神农氏”,规模宏大,参与人数众多,内涵丰富,是韩国茶礼的主要代表。

朝鲜李朝取代高丽之后,受明代散茶冲泡影响,其茶礼也渐渐演变,但煎茶法和点茶法同时并存。朝鲜茶文化通过吸收、消化中国茶文化之后,进入稳定的发展时期,在民间的饮茶风尚走向衰弱后,反而茶精神发展到了高峰时期。到了后期,丁若镛、草衣禅师、金正喜等人大力提倡饮茶、种茶、著书及将茶与艺文结合,茶文化始复苏并繁荣。

英国茶文化

“当时钟敲响四下时,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 这首英国民谣说的就是英国的下午茶。

英国与中国同为饮茶大国,各具独特的茶文化,代表着东西方不同的饮茶风格。然而,历史上从未种过一片茶叶的英国人,却用中国的舶来品创造了自己独特华美的品饮方式,以内涵丰富、形式优雅的“英式下午茶”享誉天下。如今,无论英式红茶、香草茶还是水果茶,世界各地的人们皆对其兴趣盎然。“英式下午茶”已成为英式典雅生活方式的象征。

英国人饮茶巳有近400年的历史。1662年嫁给英王查理二世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人称“饮茶皇后”。当年她的陪嫁包括221磅红茶和精美的中国茶具。皇后高雅的品饮表率,引得贵族们争相效仿。由此饮茶风尚在英国王室传播开来,不但宫廷中开设气派豪华的茶室,一些王室成员和官宦之家也群起仿效,在家中特辟茶室,以示高雅和时髦。此后,玛丽二世以及安妮女王也都热衷推广茶文化,举办中国茶会时,宫内特意布置得颇具中国情调,以屏风、中国茶具、银器以及先进的移动式茶几来点缀。

如今,英国人均茶叶消费量位居全球前列,每天要喝掉1.35亿杯茶,年茶叶消费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4。他们普遍喜欢红茶,一般加入牛奶和糖。此外,他们又在红茶中添加了各类鲜花、水果及名贵香料,配制成当今非常流行的花茶、果茶和香料茶。冬天,有些英国人热衷“鸡尾茶”,就是将威士忌酒倒入滚烫的热茶里。许多英国人甚至连洗澡也不忘冲上一杯躺在浴缸里享用。

俄罗斯茶文化

明朝时期中国茶叶开始大量进入俄国,至清代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中俄签订互市条约,以恰克图为中心开展陆路通商贸易,茶叶就是其中主要的商品。随着华茶源源不断的输入,俄国的饮茶之风逐渐普及到各个阶层,19世纪时出现了许多记载俄国茶俗、茶礼、茶会的文学作品。如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就有俄国“乡间茶会”的记述。

现今,俄罗斯的茶室遍布都市、城镇及乡村,有的不分昼夜营业。饮茶之风已经成为俄罗斯人民的生活习俗之一。

猜你喜欢
高丽饮茶时期
饮茶养生De四季区别
高丽莉作品赏析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母与子
清代时期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高丽史》1所见女真诸部朝贡高丽情况研究
新女娲补天
四季饮茶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