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的薄荷茶

2010-05-18 08:54
茶博览 2010年4期
关键词:薄荷叶摩洛哥茶具

茶由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传入阿拉伯世界,再来到北非的摩洛哥。从19世纪起,摩洛哥人就形成了喝茶的习惯,而且还和中国绿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摩洛哥人说:“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他们认为,饮茶习惯的养成,不仅是出于嗜好,更多的是考虑健康的原因。茶能振奋精神,茶能祛除疾病。这里饮茶之风相当盛行,而且讲究排场,可以说已成为摩洛哥文化的一部分。

阿拉伯人不饮酒,其他饮料亦较少,唯有饮茶不可短缺。摩洛哥人爱喝牛奶,喜吃羊肉,饮上一杯浓茶,能去油解腻,帮助消化,所以人们喜欢饭后饮茶。在这里,饮茶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仅次于吃饭而居第二位。每天至少要饮四五次。并且爱喝放了白糖和加上新鲜薄荷叶的绿肥茶。摩洛哥茶清香,极浓而极甜,加上鲜薄荷的清凉,入口暑气全消,极能提神。普通的摩洛哥人,一日三餐,除了摩洛哥的面包外,便是几杯香甜可口的绿茶和几粒用盐渍过的橄榄果。摩洛哥气候干燥,人们因此喜爱饮茶解渴。有的一起床就要煮茶,饮上几杯。劳动时,口干舌燥,饮茶可以解乏、提神。亲朋好友聚会,更少不了要用茶招待。

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全草或叶。中国医学认为,其性味辛、凉。具有疏风清热、清咽利喉、消暑透疹之功效。历代中医认为它具有清热利咽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这种 凉意并非是皮肤、黏膜温度降低,而系刺激神经末梢之冷觉感受器所致。摩洛哥薄荷茶的清暑功能对于当地气候干燥、炎热,对保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繁忙热闹的阿拉伯市场“梦地那”,窄小的街道上,摩肩擦背的人流之中,随时可见手托锡盘、脚步匆匆的小童从你身旁走过。盘中放着一只锡壶,两只玻璃杯。这是茶房或商店的小伙计前往商店送茶或从家中取茶为老板饮用的。流动旧货市场上,茶棚亦是最热闹的所在。炉火熊熊,大壶里沸水“突突”作响;煮茶过程通常是由茶棚老板从身边麻袋里抓一把茶叶,再用榔头从另一个麻袋里砸下半个拳头大的一块白糖,再揪一把鲜薄荷叶,一起放进小锡壶里,兑上滚水,再放在火上煮。两遍水滚之后,小锡壶便递到了小桌旁“待客”的人们面前。

如果以摩洛哥第三大城市非斯观光的话,就可以在大街上看到专门为了饮茶而制造的银壶,规格多种多样,制作精美雅致。除了银壶外,还有银盘和用来储藏绿茶、糖块的银质盛器、汤匙等用于配套的各式茶具。假如你应邀前往做客的话,进入客厅落座之后,主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制作饮茶。

制配时,银壶内放入适量茶叶(名贵的有中国“珍眉”绿茶等),用少量开水冲洗1至2次。然后加入糖块和开水,放在煤气灶上烧开,再将银壶端放在银盘上,接着将新鲜薄荷叶放入。过2至3分钟,再将茶分别倾注到各小杯内,由主人亲自端给客人。

在摩洛哥的社交活动中,加白糖的绿茶是一种必备的饮料。在逢年过节的宴会上,主人们爱用摩洛哥式的甜茶(1份绿茶加10份白糖),招待各国宾客。在鸡尾酒会式的招待会上,用甜茶代替各种酒类来招待客人,饭后还要饮茶三道。摩洛哥茶具,更是珍贵著名的艺术品。摩洛哥国王和政府赠送来访国宾的礼品,一为茶具,二为地毯,都属驰名于世的物件。一套讲究的摩洛哥具重达百公斤。

猜你喜欢
薄荷叶摩洛哥茶具
《香林德水》茶具设计
哲品π杯 便携茶具
小菜园里逮蚱蜢
摩洛哥椰枣年创收20亿迪拉姆
“一带一路”文化使者采风摩洛哥
美轮美奂的茶具
提神解毒的薄荷酱小羊排
作品四
用薄荷叶就能自制空气清新剂,是真的吗?
北非印象·摩洛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