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地的致富钥匙
——洛宁县电业局助推“豫西第一党支部”河底村发展纪实

2010-05-28 09:49ArticlePictures杨柏民麦卫民谢灵洛
河南电力 2010年8期
关键词:洛宁县电业局豫西

文 Article/图 Pictures_杨柏民 麦卫民 谢灵洛

“这天热得真让人受不了,我正发愁呢,没想到电业局给我家送来了电风扇。”打开电风扇,习习凉风吹得河底村11组村民张殿英一家人心里美滋滋的。

洛宁县河底镇河底村是洛宁县电业局的帮扶对象。盛夏来临,当电业局得知河底村还有15户村民家里没有降温电器,当即购买15台电风扇,于7月1日送到这些村民家中。

红色沃土

河底村位于洛宁、宜阳、陕县、渑池四县交界处,村南村北两河环抱交汇,曾名“双龙镇”。1931年,豫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河底党支部即成立于此。

河底党支部成立初期,通过组织“读书会”、“壁报社”传播马列主义,并组织80余名进步青年成立“青年会”,打富济贫,抵捐抗税,倡导妇女解放,破除封建迷信。在抗日战争时期,党支部组织“抗敌后援会”,发动青年抗日救国,1942年,在河底党支部的基础上组建了洛宁中心县委,也为后来建立豫西二地委、二专署、二分区及洛宁的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河底党支部从1931年至1945年历时14年,为洛宁解放和豫西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领导干部,仅师级以上干部就有15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底村人民发扬中共豫西第一党支部不畏艰险、团结一致、勇敢善战、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生活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但由于河底村地处洛宁县城东北隅,距县城较远,加上诸多因素,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

河底村村委会主任宋天才说:“农网改造前,村里的变压器是高耗能变压器,配电线路多为木杆和自制方形水泥杆,线路老化,电只够照个明。村民以土地为生,在人均不足1.1亩的土地上刨食,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别说发家致富了,连温饱都成问题。现在好了,电力企业在党的政策支撑下,为俺村这块红色沃土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致富之钥

国家农网改造的春风,萌发了河底村勃勃生机。2003年洛宁全县实施农网改造,仅河底村就先后投入农网改造资金460余万元,更换了变压器,增加了变电容量,架设了10千伏线路,整改了400伏线路,使河底村电网布局趋于合理,供电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有了电力保障,村里通过到外地学习考察,决定调整产业结构,用有限的土地种植价值高、效益好的烟叶,又鼓励有条件的农户搞农副产品加工。

“电子设备控制烤烟就是得劲儿!”河底村种烟专业户贺三友说起电子设备控制烤烟高兴得合不拢嘴,“电业局的可靠供电为我们烤烟上了‘保险’。我们只需合上电闸,通风、控温、抽湿等都是电脑操作,烤出的烟叶色正、质好、数量多,卖出的价钱也高,光我种的8亩烟叶就比过去用老炕房烤多卖2000多元。”

河底村11组村民张保旦说:“以前,我加工面粉只能开一个电机,有时电压不稳,老是停机。现在好了,电压很稳定,磨面、碾米、粉碎饲料、榨油,可同时开4个电机。当然,收入也增加了。”

“电业局不光给我们送来了光明,还给我们送来了致富的金钥匙!”河底村党支部书记申来保扳起指头如数家珍,“现在我们村从事木材、粮食等农副产品加工的农户有38家,月收入3000~5000元不等。烟水配套连片烟田500余亩,亩均收入2500元。全村有1800亩地实现用电抽水浇地,再也不用看老天的脸色吃饭了。2009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4000多元,比农网改造前翻了三番!”

说起用电服务,申来保更是连连竖大拇指。他说镇里七站八所,我们对供电所最满意。比如说烤烟用电,要求最高,电压高了不行,低了也不行。如果一停电,一炉烟就报销。自从用起电子控制烤烟设备,可忙坏了农电工,没日没夜连轴转,困了就靠墙眯一会儿。去年8月5日下午5点,一阵狂风将杨岔台区附近的杨树刮倒,砸断了附近的400伏线路,当时正是烤烟时节,河底供电所迅速启动应急抢修机制,组织电工抓紧抢修,顾不上吃饭,连续工作5个多小时,于当晚10点多抢修结束,送电成功,保证了烟农利益不受损。

“电”亮新生活

“现在我们村跟城里差不多,街道全部硬化了,再也不用担心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了。一到晚上路灯全亮了,照得跟白天似的。”河底村11组村民张殿英说起现在的生活一脸笑,“我家属于全村的特困户,现在也用上了电磁炉,做饭快,又清洁卫生,真得谢谢电力人!”张殿英是村里最后一个用上电的。他家三口人,母亲70多岁了,常年有病,还有个十几岁的孩子正上学,给他家通电全是所里同志们拿的钱,没让他花一分钱。他家的电磁炉也是供电所的同志们集资买的。

2007年,国家扶贫办、财政部推出了“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扶贫工作方案。省委、省政府确定洛宁县为全省唯一的试点县。河底村村民有幸成为第一批受益者,是洛宁县电业局的帮扶对象。洛宁县电业局局长刘峰、副局长张靖国多次深入河底村,与该村两委领导一道深入群众调研,制定发展规划项目;党委书记蔡继伟上任伊始,即来到该村进行走访,倾听老百姓对供电企业的意见和建议。该局先后投资5万余元,用于村容村貌整理;投资1.5万余元配合小城镇建设,对河底村2号台区进行搬迁,在原址上为河底村新建营业门面房8间;投资10万余元,为河底村安装一台容量为100千伏安的变压器,架设高低压线路1890米;投资4万余元实施下户线改造,实现了河底村15个自然村户户通电。

河底村党支部书记申来保说:“现在我们村的15个自然村基本实现了水泥道路村村通、组组通、户户通,达到了通电、通广播电视、通电话、通水的目标。村里还建起了党员活动室、科技阅览室、卫生室、便民超市和文化体育娱乐场所。去年年底,村民自发成立了曲剧团,自编自演节目,使村民在娱乐中受到教育。

关凤鸣可谓村里的能人,在改革开放初期便做起了小生意,但一直是小打小闹,只够家里的开销。现在,他俨然成了大老板,在街头开了家建材门市部,注册资金25万元,经营有建材、租赁建筑器械,光搅拌机就有4台,他说:“这几年河底村变化太大了,经营环境也改善了,每年营业额有50来万元,门店是自家买下的不用出房租。”当问到责任田还种不种时,老关笑了笑说,种地有补贴,农忙时雇人干一下就行了,又不影响做生意。他还说,现在河底村从事经商的有100多家,像他这样规模年收益不下10万元的至少有20多家,跑运输的还有30多家。这都是现在国家政策好,特别是电力人,为我们新农村建设可出了不少力!

村委会主任宋天才介绍说,现在我们村打牌赌博的少了,惹是生非的少了,学习科技知识的多了。村里图书室有书5700多册(仅电业局就送书2000余册),村里电教室开办有农业科学技术知识讲座及有关涉农政策规定,平时总有村民听讲学习,农闲时间或雨天,教室挤得满满的。参加娱乐活动的也多了,文化大院里男女老少,有下棋的,锻炼身体的,还有学唱歌唱戏的。助人为乐的事儿也不少,一家有事大家帮。如张向东是个特困户,去年孩子有病,村里人自发捐款1.8万元,我们村村民还为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灾害捐款5万多元。

现在的河底街已成为洛宁的名镇,街面有酒店、饭店18家,宾馆、旅社10家,各类商店130家,新建了蔬菜专业批发、零售市场,小商品一条街,畜禽交易市场,客运站。每逢集日(每五天一集),陕县、渑池、宜阳县三县的客商和附近乡村村民云集,呈现一派热闹繁荣景象。

中共豫西地区第一个党支部纪念碑

猜你喜欢
洛宁县电业局豫西
豫西靠山簧的衍变与传承
河南洛宁县中河银多金属矿区三维可视化及资源量估算
洛宁县
旗帜的力量——国网建三江电业局有限公司党建工作纪实
“天红2号”苹果在豫西黄土高原的引种表现
洛宁县
电业局做好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县级电力财务稽核管理研究
老百姓的主心骨——河南省洛宁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扶贫攻坚战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纪实
豫西“三软”煤层支护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