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危重型支气管哮喘的护理研究

2010-05-29 07:23竺红宇李军川杨爱萍黄晓霞陈振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年4期
关键词:危重血气呼吸机

竺红宇,李军川,杨 华,杨爱萍,肖 卫,蕾 茹,黄晓霞,陈振平

(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荆州,434000)

支气管哮喘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受到全世界的关注[1]。危重型支气管哮喘病情往往凶险,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部分患者出现危重症状及呼吸肌疲劳,须机械通气治疗。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为重症哮喘患者提供了一种无创性治疗方法。现将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危重型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及护理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修订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关于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危重型的诊断标准[2]。入选病例排除意识不清、自主呼吸微弱或丧失、休克、痰多不易咳出、鼻中隔弯曲等不适宜行无创机械通气者。随机选择2005~2008年本院收治的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39例,男25例,女14例;年龄24~76岁,平均(47.3±5.3)岁;病程3~45年。将所选病例随机分为2组:BiPAP治疗组(观察组)23例,其中男15例,女 8例;年龄24~73岁,平均(46.3±6.1)岁。常规治疗组(对照组)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 25~76岁,平均(48.7±7.8)岁。

患者均给予吸氧1~3 L/min,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解痉、平喘、抗感染、营养支持、充分补液及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等治疗措施基本相同。对照组以上述方法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美国Respirouics(伟康)公司生产的S/TD型BiPAP呼吸机,经鼻面罩通气治疗。参数设置:模式为S/T,备用呼吸频率 16次/min,吸气压力(IPAP)10~20 cmH2O(1 cmH2O=0.098 kPa),呼吸末正压通气(PEEP)自2 cmH2O开始逐渐增加在30 min内达到4~8 cmH2O,氧流量1~3 L/min,间断使用,每连续使用2~4 h后换用鼻导管给氧,鼓励并协助患者排痰。除去每天用于咳嗽、咳痰、饮水、进食及缓解面部压迫外,其余时间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呼吸,连续观察1周。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呼吸困难、紫绀、心慌等症状,监测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48 h、1周的症状体征变化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2 结 果

观察组23例患者,有2例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未完成本试验的治疗过程,其余病例在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逐渐好转,顺利完成全部疗程。对照组16例中有1例因常规治疗效果不佳,出现意识不清者给予气管插管机械呼吸治疗,其余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见表1。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观察组与对照组参数(pH值除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24 h及48 h,氧分压(PaO2)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呼吸衰竭症状都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治疗后24 h、48 h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护 理

3.1 治疗前护理

向患者家属说明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作用、使用和观察方法,取得患者家属的同意与配合;治疗前向患者充分讲解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益处,纠正其对呼吸机使用的偏见和误解,消除疑虑,树立信心。将配合呼吸机的要领告诉患者,使其学会缩唇式呼吸,不用口吸气;保持呼吸道通畅直接决定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治疗前应翻身叩背、体位引流,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地咳嗽。如咳嗽无力,需从鼻腔内将痰吸出,吸痰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督促患者多喝开水,保持体内有充足的水分。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 ±s)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 ±s)

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

组别 pH值 PO2(kPa)PCO2(kPa)对照组 治疗前 7.23±0.08 6.80±1.96 7.61±1.14治疗后24 h 7.28±0.10 8.21±1.86 6.64±2.18治疗后48 h 7.32±0.17 9.15±1.47 5.52±1.56治疗后1周 7.37±0.19 10.35±1.98 4.52±1.49观察组 治疗前 7.29±0.12 6.32±1.45 7.21±1.47治疗后 24 h 7.32±0.21 9.01±1.86** 5.14±1.48**治疗后 48 h 7.38±0.17 9.45±2.47** 4.62±1.26**治疗后1周 7.35±0.20 10.29±1.98 4.60±1.51

一般护理:给患者洁面,鼻唇部用凡士林涂擦以防干裂、发红,采取舒适的体位、保持鼻面罩松紧适度、保证氧源充足,氧气装置无漏气,湿化瓶内无菌用水合适。

3.2 治疗中护理

注意呼吸机管道的湿化,及时向湿化罐内加入无菌蒸馏水至规定的刻度,以利于气道湿化,预防呼吸道干燥。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神志、血气分析值、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并详细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密切观察患者的自主呼吸频率、节律与呼吸机是否同步,力争达到满意的效果。

3.3 治疗后护理

多项监测指标尤其是血气分析指标达到正常标准,患者的自觉症状明显好转,可考虑撤机。撤机后应给予患者持续吸氧1~3 L/min,持续监测生命体征、神志、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如发现异常,及时给予处理。患者使用过的部件,用消毒液浸泡30 min,清水清洗后,干燥保存,备用。坚持每日清洗鼻面罩、头带及呼吸机管道并浸泡消毒30 min,冲洗干净后晾干备用。每周清洗主机空气过滤网,每天检查过滤膜,并及时更换,防止出现交叉感染[3]。

4 讨 论

常规借助于经鼻、口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的“有创通气”法,容易造成病原微生物侵入下呼吸道及影响吸入气体的温化、湿化功能,引起或加重肺部感染[4]。BiPAP呼吸机的出现,拓宽了无创通气的临床适用范围,提高了患者接受机械通气的可能性,操作简便,减少了并发症[5-6]。

BiPAP呼吸机可提供双相压力支持,通过调节两个压力差影响通气量的大小,更好地改善肺泡有效通气量,促进二氧化碳排出和提高肺泡氧浓度改善PaO2[7]。39例入选病例中,治疗前血气指标和治疗1周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BiPAP 治疗后24 h、48 h,PaO2、PaCO2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有不同程度改善。研究结果提示,BiPAP治疗对于危重型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在48 h内开始明显,治疗1周后与常规治疗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Bi-PAP呼吸机及早应用有助于哮喘患者PaO2和PaCO2的好转,缓解酸中毒症状。

[1]董正惠,王丽萍,李 立,等.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病情控制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08,15(9):5.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32.

[3]程 艳.喷射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9,5(8):60.

[4]吴小飞.人工气道计划外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3(3):13.

[5]Poponick J M,Renston J P,Emerman L.Successful use of nasal Bi-PAP in three patients previously requiring intubation and mechanical entilation[J].J Emerg M ed,1997,15(6):785.

[6]Craven R A,Singletary N,Bosken L,et al.Use of 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in out-of-hospital patients[J].A-cad Emerg Med,2000,7(9):1065.

[7]曹志新.无创机械通气技术[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2):74.

[8]俞森洋.现代机械通气的监护和临床应用[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445.

猜你喜欢
危重血气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