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如何重振旗鼓?

2010-05-30 10:48邵乐韵
新民周刊 2010年44期
关键词:众议院民主党共和党

邵乐韵

专家认为,中期选举结束后,新的美国国会将会对中国持友好的商业态度。

经过中期选举之后,华盛顿的权力机构重新洗牌。

11月2日晚,刚刚赢得肯塔基州共和党参议员席位的茶党宠儿兰德·保罗(Rand Paul)站上演讲台,语气坚决地宣布:“我有一个讯息——来自茶党的讯息:我们是来夺回政府的!”

守候在电视屏幕前的“自由工厂”(FreedomW orks)志愿者们激动地鼓掌。这个保守派非营利组织负责为茶党候选人提供资金支持,保罗的胜出相当振奋人心。

很快,另一个捷报从佛罗里达州传来:前佛州众议院议长马可·鲁比奥(MarcoRu-bio)也在参议院赢得了一个席位。

又过了几个小时,美国中期选举结果揭晓:共和党赢得众议院的控制权,众议院共和党领袖约翰·博纳(John Boehner)将接替民主党议员佩洛西担任成为新一任众议院议长;民主党以微弱优势保住参议院的多数席位,参议院民主党领袖哈里·里德(Harry Reid)的保卫战打得实在是叫人心颤。

欢呼、鼓掌、香槟、彩带……“自由工厂”的助选办公室里充满了喜庆气氛。他们期待共和党人能赶快点起“三把火”:减少税收、废止医保、削减赤字,别再花孙子的钱来还今天的账。

胜利面前,共和党领导人表现得很谦逊。博纳知道,共和党人重掌众议院,并不意味着共和党被选民全然接受,“还不是庆祝的时候”。现在的民众因为失业而愤怒,为严重赤字而担忧,但假若共和党不能兑现自己的诺言,他们就将成为趁机捡便宜上台却无所作为的伪君子。

共和党的强势复兴和茶党的异军突起,对民主党无疑是一记重挫。据报道,难看的“中考”结果让奥巴马久久不能入睡,“同样是选举,有的令人振奋,有的则让人感到羞愧。”但他也没有丧气,对他而言,中期选举是对“经济的公投”,并不是对他本人或改革政策、民主党的全盘否定。毕竟,前届共和党政府留下的摊子,不是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治家在22个月的时间里就能收拾干净的。

奥巴马只遗憾,没有更多的时间向民众解释清楚自己工作的成就和意义。

两党合作,知易行难

反思两年的执政,奥巴马坦然表示要为败选负责。他主动联系博纳和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表示愿意就共识问题寻求两党合作。“没有一个政党能主导政府,我们必须达成共识以推动发展。”

所谓“两党合作”,奥巴马从上任之初就开始讲。可是2年来,奥巴马政府借助民主党在两院占主导的优势行事,两党间的分歧不见弥合。

如今重提,确实知易行难——眼下共和党人不断扬言要废除医改法案、削减税收,而民主党也继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谁都没有妥协的意思。

麦康奈尔表示,民主党人现在可以自身改变态度并跟共和党人进行合作;民主党人也可以拒绝合作,那么共和党的最高政治目标是确保奥巴马总统只担任一届任期。

接下来奥巴马能做什么、如何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共和党。一幅政治漫画这么描绘总统的前景:奥巴马伸出合作的手,对方也呈握手状,但五个手指头却是蛇头——可能与你携手,也可能咬你一口。

毋庸置疑,倡导自由贸易的共和党掌控众议院后,奥巴马未来要想继续推出经济刺激计划,难度系数将增大。因此,奥巴马呼吁双方把眼光放长远,“在这个新世纪,我们面临的最重要的竞争不是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的竞争,而是与世界各国关于领导全球经济的竞争。在这场竞争中,我们的成败取决于我们能否作为一个国家同心协力。我们的未来取决于能否抛弃政治歧见来解决问题,取决于是否担心下一代而不是下一场选举。”

他以中国为例,希望未来国会能支持他的振兴就业投资方案:“中国比我们有更好的铁路系统……中国有全世界最快的超级电脑,这都是我们过去拥有的。他们都在投资,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投资在长期都会有回收。”

接下来,奥巴马还会和两党领袖就是否延长布什时期的减税政策磋商。布什时期的减税政策将在今年年底到期,共和党方面希望延长政策,民主党方面则不愿继续给最富有的阶层减税,因为美国无力承担可能增加的成本——美国财长盖特纳估计将增加7000亿美元债务负担。有美国媒体建议,奥巴马不妨向当年的克林顿学习:雄心勃勃的克林顿也曾要开征奢侈税、进行医保改革,却因为过于激进而使得民主党在众议院遭遇失败。之后克林顿采取共和党策士的“三角策略”,即白宫采取两党之间的中间立场,将共和党希望推动的改革纳入白宫的议程,加入民主党的元素,终于获得总统连任,并且创下90年代后半期的美国经济繁荣。

现在美国经济正在复苏关口,如果继续狂印美钞,债台高筑,将会殃及美国本土经济及世界经济。

共和党也有历史值得借鉴。1994年共和党领袖金里奇成为众议长后,强硬推行共和党削减开支的基本主张,全面紧缩医疗、教育、环保开支,甚至不惜以关闭政府部门相威胁,结果不得人心,金里奇4年后就下了台。如果新众议长博纳把茶党的极端主张延伸到国会常态运作中,就很可能重蹈覆辙。

重心转向亚洲

为了降低国内失业率,奥巴马当起了美国出口产品的“销售员”,把绣球抛向亚洲市场。

选举刚刚结束,奥巴马就开始为期10天的亚洲之行,将先后访问印度、印尼、韩国及日本,并参加在韩国首尔举行的20国集团(G20)峰会,以及在日本横滨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

振兴出口是美国新的就业战略,也将是最容易短期见效的办法。在出访亚洲之前,奥巴马便说此行“就是带着美国企业去那里开拓市场,使我们能在亚洲、在世界上那些成长速度最快的市场卖东西,从而让我们能够在美国创造就业机会”。

在停留时间最长的印度,奥巴马送上了多个大“礼包”,其中包括与印度签订100亿美元的贸易协议,这将为美国创造约5.4万个工作岗位。奥巴马还督促印度政府能尽快开拓其农村消费市场。印度城市化进程慢,年轻劳动力被外界视为是潜在的消费市场。

奥巴马亚洲之行又被称为“环中国之行”,白宫11月2日表示,虽然中国不在奥巴马的行程中,但是中美关系将是奥巴马亚洲行的一个焦点。奥巴马首席亚洲顾问杰夫·贝德表示:“中国的崛起不仅是美国关注的焦点,也是亚洲地区各个国家所关注的。”

奥巴马上任以来,美国的新亚洲政策表现为与韩日等国强化同盟关系,与印度、印尼等扩展新的经贸、军事合作——“入亚”的信号再明确不过了。

结束印度访问前,奥巴马在印度国会发表演说,“未来几年,我期望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可以让印度成为常任理事国。”全场爆发出热烈掌声。他还明确表示:“如今美国再次在亚洲承担领导角色,与老盟友加强合作并深化与中国的关系,我们也重新参与区域组织的事务,像东盟以及东亚峰会。”

一些学者和媒体将奥巴马的亞洲行解读为“制衡中国在亚洲的影响力”。对此,美国对外关系理事会高级研究员、亚洲研究中心主任伊丽莎白·依科娜米表示,奥巴马政府会谨慎小心,不发出孤立中国或遏制中国发展和繁荣的信号,因为美国在中国的经济利益要远远大于同中国纠缠于一场冷战。

虽然在中期选举前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拿中国说事儿,为自己争选票,但专家认为,接下来新的美国国会将会对中国持友好的商业态度。

华盛顿的乔治敦大学的中国研究专家罗伯特·沙特尔说,新国会开始工作后,华盛顿与北京将会因为“非常实际的原因”重归于好,这种关系的修复并非由于中美欣赏对方或已经成为朋友,而是单纯因为双方的利益紧密相连。

猜你喜欢
众议院民主党共和党
下一代洲际弹道导弹在众议院的尝试撤资中保留下来
佩洛西被提名为众议院议长
佩洛西:美国历史上首位众议院女议长
跪求免死刑
共和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