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驱逐风波的背后玄机

2010-05-30 17:56郑若麟
新民周刊 2010年36期
关键词:吉普赛人萨科齐右翼

郑若麟

谁主导世界舆论,谁就主导了你的思想。

近来法国有点“背”,可谓内乱外谴,四面楚歌,朝夕之间就被“押上被告席”。7月底,西北部圣埃尼昂市一名吉普赛人拒绝检查而冲过警方路障,被追踪的警察开枪击毙。翌日50多名吉普赛人包围警局并大烧大砸,引发法国舆论震惊。总统萨科齐召开特别内阁会议,宣布要对罪犯发动一场“战争”。8月始,法国政府决定要将其眼中的“毒品贩卖、嫖娼等非法活动的温床”的300个吉普赛人非法营地清除,将近千名非法滞留人员驱逐出境。不料,到了8月中旬,先是罗马教皇出面教训法国人要“接受罗姆人(即吉普赛人)”,接着各种人权组织开始发声抗议。很快,从欧洲理事会到联合国,谴责、警告蜂拥而至。9月初,法国境内上百个非政府组织动员了7万至10万人上街反对“歧视罗姆人”政策。上周末,欧洲多国还爆发“反法示威”。直到本周初,法国驻罗马尼亚使馆门前还遭到“围困”抗议。然而法国内政部长奥特弗日前强硬表示,法国将继续驱送非法滞留的罗姆人自愿离境。因为法国政府坚信,法国民意站在他们一边。

要理解这一切背后的玄机,对于我们外国、特别是非西方记者来说,还真是不易。因为法国不仅仅是一个充满悖论的国度,而且存在着表层与深层两个层面的现实。而很多事件是“聲东击西”的策略手段,如果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话,很容易掉进事先预设的“舆论陷阱”。驱赶罗姆人,从表层含义看,是为了改善法国日益恶化的社会治安状况;而从深层次看,则是萨科齐总统为2012年大选争取极右翼选民的一步棋。众所周知,法国极右翼国民阵线以反移民为政治口号,其选民最高曾达到15%。驱赶罗姆人正是迎合萨科齐争取连任不可或缺的这部分选票的重要步骤。

然而在反对派眼里,事情绝非那么简单。在左翼眼里,这场争论只是声东击西,来掩饰整个假期期间闹得沸沸扬扬的贝当古-沃尔特丑闻对政府冲击的一种手段而已。不过,别以为左翼反对派社会党大声谴责右翼政府就是真的在捍卫人权;他们只是“借力打力”,趁机大反右翼政府,试图将萨科齐名声搞臭,以便在2012年取而代之。于是,道德谴责日趋上纲上线。一位政治学家私下对笔者表示,左右翼在距大选还有一年半时,这场争斗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谁能在舆论中压倒对手,将对手置于道德被告地位,谁就将在2012年大选中占优势主导地位。8月6日Ifop民调所调查证明,79%的法国人支持萨科齐驱送罗姆人离境。其中传统右翼和极右翼选民支持率高达94%。这证明右翼政府强化对移民的立场,有助于巩固右翼选民的基本盘,还有利于争取极右翼选民的支持。甚至连左翼选民中支持率也达到66%。但左翼反对党社会党也不是等闲之辈。一方面加强左翼控制的媒体对右翼政府进行道德谴责,且越来越激烈,甚至将今天罗姆人的命运与二战联系起来(二战时德国纳粹也曾驱赶过吉普赛人);同时左翼指责右翼的民意调查“具有明显导向性”,并推出自己的民调。到8月底,大战达到巅峰:CSA和WAY两家民意测验所在26日同一天分别在《费加罗报》和《巴黎人报》刊登各自的调查结果:前者继续认为65%的法国人支持政府,而后者宣布支持政府的仅48%,而反对者高达42%……尽管人们不知到底该相信谁,但在左翼祭起人权大旗而发动的攻势面前,右翼越来越处于守势,则是无疑的。

令人吃惊的是,在这场舆论战中,事件的起因却日益被人们淡忘。法国政府到底是否有权拆除罗姆人的非法营地?内政部长所言“法国五分之一犯罪源于罗姆人”到底是否是事实?将滞留的罗姆人依法驱送回国是否合法?没人关心这些。人们唯一关心的,只是谁占据道德高地。

在最近的一篇文章中,我曾写了这样一句话:“谁主导世界舆论,谁就主导了你的思想。”这句话据说是从基辛格的名言“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谁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谁就掌握了世界”中套取出来的。法国目前正在发生的事,似乎正在为这句话做注脚。

猜你喜欢
吉普赛人萨科齐右翼
布吕尼和萨科齐的婚姻
流浪啊!吉普赛人
吉普赛人真的“通灵”吗
罗马市政府资助吉普赛人返乡计划落空
本右翼底是些什么人
日本右翼到底是些什么人
日本右翼:喘息过后更猖狂
萨科齐现场督战抓嫌犯
布朗与萨科齐在G20上的“妥协”
吉普赛人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