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500元的“孔子”吗?

2010-05-30 17:26马红漫
新民周刊 2010年34期
关键词:现钞面值面额

马红漫

一旦电子交易得到健康发展并迅速普及,围绕大额货币的争论就会自动平息。

近日有传言称,以孔子头像为主要图案的500元面值人民币将进入流通领域。对此央行澄清,表示从未发行过新版500元人民币,也没有发行新版500元面额人民币的计划。

人民币面额如何设计最有效?这一问题关乎百姓的日常生活,也因此而备受坊间关注。500元的孔子头像大额纸币看来的确只是谣传,但是对于大额纸币的讨论却因此而升级。其实,对大额面值货币的尝试在发达国家早已有之,而“大钞票”给金融市场及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利弊兼具。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公众对大额货币的关注与主管部门的取舍犹疑均是正常反应。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货币面值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更有效地发挥交易媒介作用,面值大小不过是外在形式而已。就此而言,主管部门在做决策之前,不妨通过开行大额货币试点、完善电子交易平台、重拳打击假币市场等综合举措“投石问路”,以市场实践得出针对大额货币的最终结论。

目前,人民币最大面值是1988年正式流通的100元版式。但实际上,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备用的现钞也与日俱增。比如传统货币“分”的概念已经远去,即便是“角”的使用频率也在大大降低。我国第五套货币模板已经取消了2元券和2角券,社会流通货币数量规模也有所降低。对此,许多人感言,如果能有更大面额的货币面世,那么就可以节约许多储钱空间。与他们有类似想法的,还有每天与现钞接触的银行工作人员。由于结算工作的需要,银行员工每天都要面对成捆的钞票,大额面值货币的出现无疑可以数倍提高清点、运输和储藏等方面的效率。在今年的政协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陈振东就曾关注过这一诉求,他在提案中指出“发行500元大额人民币现钞时机已成熟”。

事实上,对发行大额货币的迫切经济发达国家也不例外,甚至直接催生了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钞票——面值1000的瑞士法郎。而大额货币在美国也曾经历过由盛及衰的发展轨迹。早在1861年左右,美国市场上先后出现过500、1000和5000美元面值的货币。最初,百姓认为大额纸币确实方便了生活,现金的流通效率也显著提高。然而,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刷卡交易形式逐渐普及,对现金交易产生了强有力的替代效应,甚至已经形成大宗交易不使用现金的行业惯例。即便是一些小型零售商家,为了防范偽钞风险也纷纷开始拒收大额面值货币。除了大额货币在现实交易中流通受挫,其所引发的通胀担忧也日益受到该国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由此,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最终果断地宣布大面额纸币退出流通,并予以回购。时下,发行大面额纸币的国家也不多,主要集中在南美等地,而日本、韩国纸币面额大,主要是因其币值低。

近期,虽然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由净回笼转向了净投放,但货币流动性整体趋近的态势尚未扭转,全面推出大面额货币也会对既有的货币政策形成冲击。

尝试不应该停止,500元纸币或许真的太“大额”了,那么先可以考虑以商业发展水平高、中、低为划分标准,分别选取一到两个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试点推进200元纸币,并设立专门的监控系统,统计与分析大额货币的流通频率、社会资源节约程度、对既有货币流通影响、使用者的心态等。各城市资料汇总后,主管部门可以据此判断发行大额货币的必要性、数量以及具体的金额设定。如此一来,即便未来大额货币投入流通,对金融市场的冲击也将会降至最低。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经验表明,电子交易必将是未来的主流支付模式,这一趋势是大额货币发行所不可能阻挡的。因此,主管部门不能放松对电子结算业务的关注,而应在此前规范第三方结算业务的基础上继续加强监管,以此降低“无纸化”交易风险,促进其快速发展。可以预期的是,一旦电子交易得到健康发展并迅速普及,围绕大额货币的争论就会自动平息。

猜你喜欢
现钞面值面额
第一套人民币共有12种面值
百万“大”钞
10元钱有多少种面值组合
规范境内机构外币现钞收付管理
完善个人外币现钞管理
掉钱
深刻认识现钞支出管理失控引致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