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市昕源郊野公园规划研究

2010-06-02 06:32黄成林许成林李声荣姚志荣
中国城市林业 2010年1期
关键词:郊野游览园区

刘 慧 黄成林 许成林 李声荣 姚志荣

1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合肥 230009

2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合肥 230036

3 马鞍山市农业委员会 马鞍山 243000

马鞍山市昕源郊野公园规划研究

刘 慧1,2黄成林2许成林2李声荣3姚志荣3

1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合肥 230009

2 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合肥 230036

3 马鞍山市农业委员会 马鞍山 243000

以马鞍山昕源郊野公园为规划对象,在对其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调查、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郊野公园的规划原则、指导思想和功能分区;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公园景观布局和游览线路进行设计,最后对昕源郊野公园效益进行了分析。

1 风景资源及其评价

1.1 风景资源

昕源郊野公园规划区前身为集体林场,通过长期的林业经营和生产建立起的人工林和通过保护而形成的天然次生林基本奠定了林区的森林环境,为郊野生态公园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和森林景观。经初步调查,规划区内现有森林植物有62属、78种(含种下等级,以下同),隶属41科。已建立起的人工林群落有:黑松林、银杏林、毛竹林、火炬松林、杉木林和柳杉林;已形成的天然次生林有黄檀次生林和构树次生林。78种树种中有常绿树种25种,落叶树种53种,常绿落叶比为1:2.1;有乔木树种39种、灌木树种39种,乔木灌木比为1:1,充分反映了北亚热带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植被特征。

昕源郊野公园地处江东历史文化名城——马鞍山市,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元末明初的左司郎中——陶安(1312-1368),恪尽职守,卒于任上,明太祖朱元璋亲致祭文,墓葬于此。另外,所在地卸甲巷,传为朱元璋攻打陈友谅,陈友谅大败,在此丢盔卸甲。所有这些历史遗迹和古老的传说更为昕源郊野公园增添了几分人文美。

昕源郊野公园功能分区图

综观昕源郊野公园的风景资源,可以看出,由苍翠欲滴、绚丽多姿的森林植被和丰富多样、形影相随的水景而构筑的自然景观,以及其清新的空气、宜人的气候,为郊野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

1.2 评价

(1)区位条件优越。随着长三角城市群的崛起,上海都会区的强力辐射带动,作为南京后花园的马鞍山,具有发展成为国际旅游城市的先天条件。昕源郊野公园地处南京、马鞍山、芜湖城市群之间,紧靠交通要道,是城郊度假、游览、休闲、健身理想的空间。

(2)旅游资源条件优越。郊野公园面积约52.4hm2,园内地貌资源、水文资源、生物资源、人文资源丰富,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有发展商务、休闲、游乐项目的潜在优势,质量评定属于三级。规划应以山体、水体和森林植被为基础和依托,充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增设个性化旅游项目,导入别具特色而因地制宜的郊游、健身、游娱、野营、垂钓等远离喧嚣、涉足山野的现代休闲方式,将大大满足都市人回归自然的梦想。

郊野公园的建设符合旅游产业的发展要求,同时是城市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规划目标和原则

2.1 目标

依托蓝天、青山、绿水等自然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通过完善的功能分区,合理的总体布局,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力争建设成为以“绿、静、美、娱、野”为特色的,集生态教育、商务会议、民族风情展示、休闲度假、疗养健身、生产展示为一体的大型郊野公园。

2.2 原则

(1)生态性原则:本规划在保护好现有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把景观设计融入生态环境建设之中,建立完整的人工与自然相协调的环境体系,合理开发旅游活动项目。

(2)经济性原则:通过开发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以及农林业项目的开发取得经济效益。

(3)艺术性原则:在郊野公园内各个功能区的设计、布局,和植被景观营造、观光农林业生产安排等都应遵循艺术性原则,同时要求在建筑造型上力求与秀美的水面、山色相协调。在建筑用材上尽量采用天然材质,追求乡土风情的艺术风格。

(4)独特性原则:在尊重山地环境和地方文化特色基础上挖掘参与性、个性化旅游产品。

(5)功能性原则:功能原则是郊野公园规划的重心。任何游乐活动项目的安排、景观建筑的设置,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3 规划范围及分区概述

3.1 规划范围

昕源郊野公园规划范围西至湖西南路(马鞍山—当涂)城市干道,以原西巷林场为范围,距城市中心区5km,有沿江高速、城市主干道、建设中公交线路与城区紧密连接,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配套,旅游资源丰富,人文氛围浓郁。总用地面积为52.4hm2。

3.2 分区概述

(1)中心休闲区:位于整个郊野公园的中心位置,背山面湖,风景优美,是游客户外娱乐休闲的主要场所,包括多功能演艺广场和民族风情园。其中多功能演艺广场面积约为6 000m2,广场建设有利于进出郊野公园游客的集散,并将歌舞娱乐、游客集散和服务融为一体;民族风情园紧邻演艺广场,展现草原风光,民族风情。

(2)森林生态区(生态核心区):以西巷林场原有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如火炬松林、杉木林、竹林等为主体。在建设中以保护为主。

(3)度假保健区:规划分4个专题:一是会务中心。规划建筑面积3 000m2,为园区标志性建筑,建设要求楼体不破坏地形地貌,不影响周边环境,依地势而起,隐掩在山林之中。用于会务、餐饮、娱乐、桑拿保健等,也为本郊野公园提供配套服务的综合楼。二是木屋度假村。在山坞之间,采用天然木质结构,建筑风格与园区环境、色调和谐,规划为数十幢单体式木屋(含树上房屋若干,利用法国技术)组成的休闲度假村,每栋建筑面积为96m2。三是老年公寓。选择地势地貌适宜、周边环境静谧的园内东南角,建设老年公寓,提供生活、休闲、健身、文化设施。四是林间茶社。在园区东南茂密竹林之间的开阔地,拟建一仿木结构的茶社,供游客小憩品茗之用。

(4)水上游乐区:以戏水、乐水为主题开展的水上游乐活动区,设有车水、水滨浴场、垂钓、花港观鱼湾等项目。

(5)植物展示区:包括珍稀盆景花卉展示园等,采用现代化温室,收集栽培国内外珍稀盆景、热带花卉等,成为园区的“植物博物馆”。

(6)植被恢复区:在园区入口,即全园生态最为薄弱地段,采用多种措施,对该区域进行自然景观恢复。在靠自然力恢复同时补植一些地带性针阔叶树种,林内补植灌木,补播适生草本植物。一般不修剪,仅伐除病腐木,呈自然状态,给人一种郊野自然美。

4 景观规划与游览线路设计

4.1 景观规划

结合郊野公园的地形、地貌特色,以及郊野公园的性质,景观规划布局形成一个中心、两个副中心的生态景观格局。

一个中心,即依托呈环状向内侧展开的大片生态景观林地而形成的郊野公园的景观中心。两个副中心,即园区东北部的休闲中心和园区西南部的度假中心。休闲中心与度假中心之间通过改造后的大片水面联系,从而形成园区生态走廊。

在昕源郊野公园的总体景观系统中,各个景观节点犹如一颗颗珍珠洒落在整个园区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们大体可分为三类:标志性建筑、各类广场、各类生态绿地。标志性建筑包括会务中心、木屋别墅群、亚健康保健中心等几组各具特色的建筑群,是反映郊野公园特色,气势的实体景观点。各类广场分布在园区的重要位置,为大量人流聚集活动提供场所,是以硬地、喷泉、小品、雕塑等硬质景观为主的景观点。包括入口广场、演艺广场、各建筑前广场等。各类生态绿地是指散布在园区各处的,反映不同生态景观风貌的绿地,是以软质景观(乔、灌、草等植被)为主的景观点。

4.2 游览线路设计

(1)主游览线路:起于公园主入口,先后经过植被恢复区→万竹园→会务中心→珍稀花木盆景展示园→木屋别墅→多功能歌舞演艺广场→民族风情园→亚健康保健中心→老年公寓。各主要的景观节点沿主游览线路布置,使之成为园区的景观主轴。

(2)辅游览线路:分别贯穿主游览线不能到达的景区,与主游览线配合,形成闭合的游览环路。在辅游览线路上,设置诸如雕塑、花径等小景观节点,做到步移景换,形成与主要景观点的呼应。

5 效益评价

(1)经济效益:郊野公园的建设开发,可以取得为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服务而得到各种经营活动收入。比如,公园的旅游业收入、郊游商品的供给、餐饮、住宿、老年公寓等商业服务以及林业生产、园林设计、施工、道路绿化工程等直接经济收入。

(2)生态效益:建设郊野公园,保护了自然植被,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植物还有降温、增湿、除尘、隔噪、杀菌,调节“城市热岛”小气候的功效。

(3)社会效益:郊野公园提供了远足、游憨、休闲的地方,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因此,建设有自身特点、不同于城区园林的昕源郊野公园,将马鞍山城市绿地扩展到城外的同时,也将辐射周边城镇,构成城市区域生态环境绿化体系,使得园林与生态、旅游有机结合,使得人与自然更加和谐,使得城市与环境更协调、更完善。

[1]张骁鸣.香港新市镇与郊野公园发展的空间关系[J].城市规划学刊,2005,10(6):90-94.

[2]易澄.浅议生态园林与郊野公园[J].中国林业,2002(5):42-43.

[3]祁佳莹,任梦非.太仓金仓湖郊野公园规划设计[J].上海建设科技,2009(3):41-44.

[4]丛艳国.郊野森林公园的综合旅游评价及旅游开发研究:以深圳塘朗山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04,24(5):296-299.

[5]彭永东,庄荣.郊野公园总体规划探讨[J].风景园林,2007(4):120-121.

A Plan of Xinyuan Suburban Park in Ma’anshan City

Liu Hui1,2,Huang Chenglin2,
Xu Chenglin2,Li Shengrong3,
Yao Zhirong3
(1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Arts,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230009;
2 Faculty of Forestry and Landscape,Anhui Agriculture University, Hefei 230036;
3 Ma’anshan Agriculture Commission,Ma’anshan 243000)

The Xinyuan suburban park in Ma’anshan City was chosen as an example to develop principles, guidelines and functional zonation for the suburban park plan based on an investigation and assessment of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in the park. And on this basis,the deployment of landscapes and tour routes were designed for the park. Finally,the benefits of Xinyuan Suburban Park were analyzed.

Suburban park;Planning;Ma’anshan;Xinyuan

刘慧,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讲师。

2010-02-05

猜你喜欢
郊野游览园区
来,一次游览七个世界
游览乘法大观园
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策略探析——以北京市昌平区郊野公园空间布局规划研究为例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郊野公园环体系布局研究——以香港郊野公园环为例
园区的开放样本
美术馆游览指南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结合南海子郊野公园市政规划咨询设计浅谈城市郊野公园市政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