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的“脚手架”

2010-06-02 01:33靳艳琳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0年5期
关键词:脚手架信息技术

靳艳琳

摘 要:在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为了使那些既有很好的学科基础,又对计算机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能在科技之路上走得更远,攀得更高,我们做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让优秀学生免修的计划。通过精心选拔、动态调控,协作学习、网络支持,课外交流、创设和谐师生关系,感受成功、增强自主学习动力等环节,那些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生很快就脱颖而出,成为信息技术学科中的精英型学生。

关键词:信息技术;免修制;精英型学生

中图分类号: 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10)10-0030-03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总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每个班上都会有几个信息技术能力特别突出的学生,他们有很好的学科基础,有对计算机浓厚的兴趣,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能力。他们的计算机技术已远远超过了教学大纲的要求,这样的学生如果再让他们学习书本知识,就会束缚他们的发展,相反如果能让他们脱离课堂,给他们搭建更高的脚手架,支撑他们进一步攀登,那他们就可以达到更高的山峰,成为信息技术学科中的精英型学生。

为了使这些优秀的学生能在科技之路上走得更远,攀得更高,我们提出了让学生免修的计划。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教授所讲的关于“脚手架”的教育理论曾使笔者产生过强烈的共鸣。我们所提倡的免修,为学生提供更高的学习支撑正符合这样的教育理论。从心理上讲,特别的学习方式让他们与众不同,许多同学经常向他们请教问题,让他们感受到了成功和受人尊重的快乐,这种快乐同时又成为了他们学习的动力。从资源上讲,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可以通过网络和课余时间获得教师及时的指导,使教师的支架随时延伸到学生攀登的高度。在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针对精英型学生的培养我们做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供广大信息技术教师借鉴。

一、精心选拔,动态调控

在以往的“一刀切”教学中,优生对教学内容感到索然无味,差生望“教”兴叹。这不仅影响多数学生对知识的获得,还会挫伤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造成知识缺陷积累和学习系统障碍。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加大了课堂教学分层的力度,提出 “以章节为单位允许学生免修”的方案。允许部分优秀学生免修,既可以让他们投入感兴趣的学习中,又给了中、下程度学生思考的空间,有利于各层次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激发自主学习积极性。具体的操作方法是:①新学期开始由任课教师介绍本学期计划学习的各模块内容,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分模块申请免修。②任课教师分模块对申请免修的学生进行考核,获得优秀的学生可免修所申请模块。③获准免修的学生向任课教师书面提交自修计划,经审核通过后可在指定的计算机上进行自修。④每模块学习结束,任课教师根据免修学生的自修计划进行考核或展示研究成果。

我们把自修内容相同的学生编成一组,为方便他们研究讨论,根据学校情况把他们安排在另一间机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利用网络在课后对他们的学习成果给予指导。

二、协作学习,提供网络平台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自主合作学习, 我们帮助学生制定了详细的学习目标并明确任务。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为学生自主学习指明方向。自主合作学习是由学生小组来制定学习目标,教师给予指导,使学生能够在不断进步的成就感中实现学习目标。明确详细的学习任务,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实践活动,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从而在这种实践性学习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学法。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逐步形成独立的自主学习能力。

为了使这些学生能有较好的学习效果,我们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平台和网络环境,让学生可以从平台下载练习、素材,以及其他相关的学习资源。具体提供的资源如下:

(1)在局域网服务器上向学生开放自主学习资源库。架设FTP、WEB服务器,供学生下载练习题、素材,以及其他相关的学习资源,学生也能把自己做的练习通过FTP上传到服务器指定目录,供教师批阅;建立基于局域网的专题学习网站,除了提供一些必要的学习素材、基础理论知识外,还专门设立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区,提供给学生一个自我表现的平台;开放网上邻居,使学生可以共享资源,为学生小组协作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2)在局域网服务器上安装学习、交流软件,如建立BLOG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个个人空间,将自己在学习中的体会、经验等记录在BLOG中,与同学分享、交流;安装IT测验考试系统,方便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给学生平时自主练习。

(3)提供其他协助学习的交流工具,如BBS、NET-MEETING、QQ、E-MAIL等网络通讯工具,实现小组之间的对话和讨论。

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而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支持者。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服务者,对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必要的指导或帮助。

三、课外交流,创设和谐关系

教学交流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流与沟通过程,它是指在教学情境中师生相互交流信息、思想、感情和共享信息的人际沟通活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利用课余时间面对面地交流,利用BBS和学生一起来探讨自主学习的收获,探讨学习过程中尚存的疑问,或者聊些其他有关的知识。学生在留言板上既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又可以参阅别人的见解,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协作交流,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因此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不仅给学生提供一个信息丰富、功能齐全的学习环境,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且可以使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和发展,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使学生学会应该怎样学习,培养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重要因素,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合力”。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情感也有迁移的功能,学生对教师的情感,可以迁移到学习上,从而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教师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爱学生,尊重学生,使他们爱所学的知识,更爱教这门学科的教师,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要多鼓励表扬学生,经常请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做示范讲解,教的学生感到自豪,而学的人也觉得有趣,愿意学,教师从中引导,这既活跃了学习气氛,也融洽了师生关系,从而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

四、感受成功,增强学习动力

心理学家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获取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和失败在学生的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成功感是自主探究学习的激励机制,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与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成效肯定的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因此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而且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强大的内部力量,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功。

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探究的成功,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既能获取知识和技能,又能锤炼思维,同时张扬个性,感受成功,我们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通过课堂展示、学校科技节评比、省市区各级计算机作品比赛等机会向他人展示自己设计的作品。给学生提供广阔的展示空间,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最佳方法,鼓励每一位学生介绍作品的创作思想和过程,把自己的学习心得、感悟与同学们分享,并虚心听取其他同学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让大家在交流中共同进步。通过感受成功,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方法和习惯,使他们更加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成为有用之才。

五、成果与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这些学生在不同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数年来不断有学生在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和计算机作品大赛中获奖,甚至有的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已达到了一名专业网站设计者的水平。例如有个学生用网页编程制作了一些比较实用的小软件和网站:制作“易上课”(见图1),制作“信息科技术性学习网站”,制作“复习通”网站,制作“班级”网站,制作“U盘终极防毒”。他们和教师已经不是简单的师生关系,而是共同的学习伙伴。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教学技术也应不断进步,为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带来新的教学理念,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持。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会发现、学会探索、学会创新。”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只有当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时,教学才能生动活泼,富有成效。因此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愈来愈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主探究活动中,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廖丽.信息技术课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05,(5).

[2]陈文坚.情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DB/OL].http://www.studa.net/Education/081027/09581985-2.html.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脚手架信息技术
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及其安装方法
探讨BIM技术在悬挑式脚手架工程中应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特点及难点探讨
尝试,培养核心素养的脚手架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