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实施名牌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2010-06-03 03:39龙岩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课题调研组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2010年3期
关键词:名牌产品龙岩市龙岩

龙岩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课题调研组

(龙岩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福建 龙岩 364000)

龙岩市实施名牌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龙岩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课题调研组

(龙岩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福建 龙岩 364000)

本文通过对龙岩市近几年名牌产品发展情况的调研,分析龙岩市品牌带动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优势以及发展方向。探讨了龙岩市名牌产品的培育目标和发展方向。

龙岩市;名牌战略;名牌产品

创名牌产品是龙岩市品牌带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提高龙岩市的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和企业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优化社会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促进项目带动,凸现产品特色,开拓国内外市场以及发展企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龙岩市已形成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名牌产品。

一、名牌战略实施的成效

近年来,龙岩市通过实施品牌带动和以质取胜战略,培育了一批工业和农产品名牌,是龙岩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较好体现。

(一)培育了一批名牌产品

截至到2008年底,龙岩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4个,福建名牌产品57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项。

(二)形成了一批品牌企业

一批企业通过创名牌活动的开展,产品质量、企业规模、核心竞争力、产品知名度得到持续加强。龙烟、紫金矿业、龙工分别超70亿元、30亿元和20亿元。中国名牌龙工装载机、龙净电除尘器产销量居国内同行第一位,正在争取列入国家《百家企业争创世界名牌产品培育目录》,力争经过若干年培育,实现中国世界名牌产品零的突破。福建名牌龙烟“七匹狼”卷烟在国内同行中销售额排名第13位,2010年有望成为龙岩市首家“破百”企业;龙马环卫车在天安门广场、奥运场馆作业,凸显了龙岩的名牌产品。

(三)带动了一批产业基地

名牌产品企业在行业发展中起示范、带动和集聚作用,机械、建材、烟草、专用汽车等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名牌龙头企业带动的生产基地雏形,如以龙工为龙头,龙岩液压、华丰工贸、伍旗机械为配套的工程机械集中区,以龙净为龙头集聚20多家环保相关企业的环保机械集中区,以福建名牌产品春驰、龙麟、三德等一批旋窑水泥生产企业为龙头带动的水泥建材生产基地、以森宝食品为龙头的农产品、食品深加工基地,紫金为龙头的铜产业,佳丽斯、喜鹊、成冠、长汀威鸿为龙头的纺织产业,龙马、凯鲍、闽兴为龙头的专用汽车产业集群等,新罗区机械产业聚集区被亚洲制造业协会评为“2007年中国制造业最具发展潜力城市”。这些生产基地雏形的初步形成,促进了产业集群发展壮大。

(四)名牌产品对龙岩市经济贡献度不断加大

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名牌产品企业已成为龙岩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带动了产业链的延伸和壮大。目前,龙岩市规模企业1200家,其中制造业930家,龙岩市名牌产品企业数量占规模企业(制造业)的6.5%,但在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125家,其中制造业企业80家,超亿元名牌企业数占36家,占超亿元企业(制造业)数的40%,在率先破百亿的机械产业中,龙工、龙净等名牌产品企业实现工业产值60多亿元,占全市机械产业128亿元的50%以上。省名牌产品企业龙岩卷烟厂08年销售收入突破78亿元,实现税收预计超过50亿元。2008年名牌产品企业数量工业生产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806亿元的45%以上,对经济发展的带动达25%以上。目前龙岩市以名牌带动经济,以经济促进名牌,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良性循环,名牌战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施名牌战略带动了企业的发展,一批企业取得省级、国家名牌后,企业的销售额、利税、出口数量都有非常明显的增长,平均每家企业的销售收入增加2~4成,如:万腾牌车桥06年获福建名牌产品后,企业快速发展,顾客满意度迅速提高,销售收入三年翻了一番,显示出良好的品牌效应,名牌称号给龙岩市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

(五)名牌产品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加强

实施名牌战略带动了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和企业核心技术的发展。龙岩市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绝大部分都是大中型企业,具有相当的规模优势。名牌产品企业充分体现了在行业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同时,带动了社会资源向名牌产品生产企业集中,促进了相关产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健康发展。龙岩市名牌企业积极申请成立专标委(秘书处、工作组),作为把握行业发展方向,掌握标准制高点的重要手断,2008年12月,龙净环保成立了电袋除尘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还有9家企业申请成立汽车专用车辆、高岭土等专标委(秘书处、工作组),已有3家企业通过国家标准委的公示。企业检验检测水平不断提高,如紫金矿冶检测有限公司获国家实验室认可,检测结果得到国际同行实验室的认可。龙工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确认工作取得较大的进展。同时,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国家级大气污染设备检测中心已开工建设,省级絮用纤维制品检测分中心,金、铜产品检测中心正在筹建之中,为龙岩市企业争创名牌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

(六)加快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善

在实施名牌战略的过程中,以名牌企业为龙头,形成了产业集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通过品牌带动的有效实施,加快了高污染、高耗能等落后产能的淘汰和调整,截至08年底龙岩市共淘汰落后水泥产能451万吨,关闭水泥生产小企业32家。在淘汰落后水泥产能之时,龙岩着力推进新型干法水泥生产项目建设,促进国产实业、春驰集团新丰水泥等新投产的新型干法水泥项目达产达标,同时加快推进紫金一期和福建塔牌一期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等新开工项目建设。截至目前,龙岩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达1290万吨,占全市水泥总产能的52.2%,比去年提高24.7个百分点;新型干法水泥产量800万吨,占全市水泥总产量的39.1%,比去年提高10.8个百分点。二是通过实施品牌带动,加快了龙岩优势产业的集聚和扩张。作为中国名牌产品的龙工装载机,每年所需配套件的产值超过10亿元,目前围绕龙工配套的企业除了引来华丰工贸、龙岩液压、津虎油缸、三力机械等一批机械工业上下游配套企业外,还有生产桥箱、齿轮、万向接等机械及零配件制造企业600多家纷至沓来,与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链。 作为环保产业生产基地的龙岩,拥有1件中国名牌、2件省名牌产品,全市从事环保产业生产的企事业单位30多家,从业人员近万人,已形成以龙净环保等企业为龙头的大气污染治理环保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以龙马专用车等企业为代表的环境服务设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和以卓越新能源等企业为代表的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加工产业集群。

?

二、存在的问题

(一)名牌产品总量少

福建省各设区市名牌产品数及位次近年来,虽然龙岩市名牌产品数量逐年增加,但在全省范围内,中国名牌产品数量处在全省中游水平,福建名牌产品数量仅有57件,位次排在全省9个设区市的末位,仅占全省福建名牌数量的4.33%。与龙岩市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相适应。

?

(二)名牌产品分布不合理,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龙岩市佳丽斯牌床上用品、喜鹊牌毛巾、龙净牌电除尘器、龙工牌装载机4项中国名牌产品全部为市属企业所有;57项福建名牌产品35项落在市属企业和新罗区,多的县有8项,少的县只有1项,个别县甚至没有福建名牌产品。

?

(三)优势产业名牌产品不多

龙岩市是全省畜牧生产大市,畜牧产值全省第一,但是在全省范围内叫得响的农产品名牌却不多,与农业养殖密切相关的饲料产业也只有森宝1家获得省名牌。这些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不强,容易受到市场、原材料等因素的影响。

(四)制造业企业起点较低,基础薄弱

龙岩市规模企业资源型企业比例较大,现有制造业企业大部分起点较低,企业质量基础较差,产品科技含量及附加值较低,2009年省名牌申报的主要条件是普通工业产品销售额达1亿元以上,纳税额占销售额的1.5%以上;部分企业虽有申报积极性,但距名牌产品的标准仍有不小的差距,需要企业做长时间的积累和准备以及相关部门的积极培育。部分企业虽然符合申报条件,但争创品牌意识不强,满足于代工生产,产品附加值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

(五)“保牌”意识淡薄

近几年来,龙岩市陆续共有获得省名牌产品的企业“摘牌”10家,占龙岩市获省名牌产品企业数量的23%,在这10家中,除烟草公司的“乘风”牌卷烟,因该企业生产调整,无此产品生产,属自然淘汰;武平金鸽白水泥厂的白水泥产品复评申报后,因按产业规定,水泥产品无旋窑不能申报省名牌产品落选外,其余8家企业都是在复评申报时,不愿上报申报材料,自动放弃省名牌产品称号。如龙岩市的漳平的永福杜鹃、连城白鸭和连城红心地瓜干等企业都是这样,因企业不再申报而被摘牌,十分可惜。

三、实施名牌战略的潜力和优势

龙岩市虽然在实施名牌战略的过程中处在省内相对落后的位次,但随着龙岩市品牌战略深化,依托龙岩市10+3产业集群,争创名牌产品还是具有相当的潜力和优势。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项目带动战略的实施,龙岩投资环境得到极大的改善。从2008年省经济研究中心对全省投资软环境综合评价龙岩排在仅次于厦门的第二位可以看出,全市上下服务经济建设的宏观环境开始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争创名牌工作也引起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从近几年龙工、龙净、紫金、卓越新能源等企业依靠科技进步,以品牌为纽带,迅速成长壮大的历程中可以看出,龙岩市的一批企业已经在相关领域具备了相当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这是我们进行名牌产品培育、提升的重要基础。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没有自己的品牌,就无法适应当代经济竞争知识化和全球化的挑战,这成为龙岩市企业争创名牌的最强大动力。目前,龙岩市在名牌培育、提升中具有较大优势和潜力的产业有:

——纺织工业。依托长汀、漳平工业园区,纺织针织业和服装业迅猛发展,纺织产业集群雏形日渐显现。加快了先进设备的引进与应用;在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上积极推广CAD/CAM等信息化技术;提高后整理工艺及装备水平,漂煮染整要应用推广清洁生产技术;近年涌现出鸿程纺织、台帆纺织机电等具备争创名牌的企业。

——水泥行业。作为龙岩市的传统优势行业,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低污染、节能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异军突起,成为龙岩市建材行业的支柱。近年来采用新工艺先后投产的蓝田水泥、永定国产水泥、红狮水泥、振鸿水泥在省内同行中均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市场占有率也名列前茅。

——电子和光电行业。作为承接沿海制造业转移的重点产业,龙岩市电子和光电产业从无到有,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许多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如三喜电子、亿林自控、澳科印刷电路板、易佰特、德泓光电、太阳能级硅等实力强、产品附加值高的企业,争创名牌的积极性较高。

——机械行业。机械工业是龙岩传统的产业,具备雄厚的技术基础和人才优势,质量管理基础较好。形成了工程机械、环保机械、汽车制造三大产业集群。随着机械产业的快速壮大,硬质合金产业迅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如:美家龙健身器材、东源环保、龙湖环保、正鑫机械、丰力机械、飞驰机械、高创机械等。

——铜产业。目前,落户上杭的铜产业项目20多个,总投资超过50亿元,项目涵盖了铜矿开发冶炼、铜杆、铜带(板)、铜管、铜线、特种漆包线、电子接插件等铜系列产品产业链,其中已投产的有紫金铜业年产2万吨高精度铜及铜合金板带等6个项目,许多项目投资大,达产后即成为亿元企业。只要加以精心培育,争创名牌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加工食品行业。近年来,龙岩市加工食品行业以省名牌产品森宝冻肉鸡为代表,较好地树立了质量安全的意识,在创具有闽西特色食品方面探索出了新的路子,如森华猪肉、小洋面粉、嘉丰米业、好日子系列茶、金德啤酒、沉缸酒、永福的高山茶等企业的产品均具有地方特色,质量稳定。

——医药化工产业。现有福建省力菲克药业有限公司、福建明龙制药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原药业有限公司、福建省中合药业有限公司、福建天枢石化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总投资4.3亿元。到2010年,预计医药化工产业产值可达10亿元以上,将产生较多的名牌培育对象。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龙岩沉缸酒、漳平水仙茶、连城白鸭、上杭槐猪、永定万应茶等产品都具有原产地的明显特色,通过培育,具备申请地理标志保护的条件。

通过积极开展名牌培育工作,至2010年龙岩名牌发展的总体目标:新增1个中国名牌,省名牌总数达到80个以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4个,专标委(秘书处、工作组)5个。

四、实施名牌战略的对策

根据2009年福建名牌产品的申报条件,可以看出,创福建名牌产品的申报门槛逐年提高,尤其是食品、危险化学品、化工、建材等产品门槛极高,对龙岩市企业争创名牌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名牌申报条件的变化,龙岩市名牌培育工作应该积极适应,发挥龙岩市优势企业和产品的特点,加强光电、电子、机械和传统优势产业纺织、水泥、农产品等产品的培育工作。

(一)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因素,广泛宣传名牌战略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在组织企业创名牌和对名牌进行评价、推荐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认证、咨询等中介组织,检验(测)、科研等技术机构要发挥社会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提供科学、公正的社会中介服务,协助树立和维护龙岩品牌的声誉。各新闻媒体要发挥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广泛宣传有关政策和信息,增强全社会的品牌和质量意识,推动品牌战略的实施,指导和帮助企业做好品牌宣传策划,扩大闽西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全社会形成一个重视品牌、培育品牌、发展品牌、支持品牌、保护品牌、使用品牌的良好氛围,共同推进品牌战略的大力实施。

(二)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名牌产品集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名牌效应

以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为重点,以现有的“龙工”、“龙净”、“佳丽斯”、“喜鹊”、“紫金”、“龙马”等名牌产品企业为骨干,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产业集中,形成以名牌企业为龙头的机械、纺织、水泥等产业集群。同时,在产业招商和引进项目时,把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专利技术的企业,拥有品牌产品的企业,集中到相关产业集群和发达的地区,尽快形成产业集聚效果。

(三)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提高争创名牌产品的有效性

各级质监系统及相关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指导帮助企业夯实标准化、计量和质量管理等基础工作,引导相关企业通过管理体系和产品认证,指导企业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完善争创名牌条件。同时,积极争取将龙岩市紫金牌金锭、七匹狼卷烟、森宝牌鲜冻鸡肉、龙麟牌水泥的优势产品列入中国名牌评价目录中;同时,加大省名牌的培育力度,积极推荐和鼓励龙岩市符合条件的企业争创名牌。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Developing Situation and Strategy of Brand Products

Longyan Municipal Quality and Technolongy Supervision Bureau Ivestigation Project Group
(Longyan Municipal Quality and Technolongy Supervision, Longyan 364000, Fujian, China)

In the paper, through series of investigations on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brand products in recent years of Longyan City, it anyzes brand effect、existing problems、potential superiorities and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lso, we manage to make a brief research in breeding targets and developing direction.

longyan city; product brand; developing strategy

2009-12-03

猜你喜欢
名牌产品龙岩市龙岩
新时期单元控规动态维护探索实践——以龙岩主城区为例
龙岩市妇联打造社会服务“心品牌”
GPON技术在漳州天宝至龙岩蛟洋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2018年辽宁重点名牌产品出炉
对“学生惧怕阅读理解题”现象的再思考
放不下的老区情——记龙岩市老促会原会长谢克金
龙岩:“三色”发力 崛起提速
名牌产品更需名牌服务
从2015年龙岩市质检卷到中考卷的一道压轴题试题探析与思考
THE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WORDS AND CHINESE ONES IN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