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结合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观察

2010-06-06 08:52陈文丽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0年2期
关键词:梅花针神经性皮炎

刘 红 陈文丽

1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包头 014010

2包头市昆区中医院,包头 014010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皮肤神经官能症,以局部皮肤呈苔藓样和阵发性剧痒为特征,多因精神因素引起大脑皮层功能失调或消化系统、内分泌等疾病引起内环境紊乱,加以局部刺激及辛辣食物刺激而诱发,与中医的“牛皮癣”、“摄领疮”、“顽癣”相类似,因风湿蕴肤,经气不畅所致。自2005年~2009年笔者采用穴位注射结合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治疗本病3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诊断为神经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治疗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3~73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5~72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30年。两组之间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辨证取穴配合穴位注射结合局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疗法。穴位注射选用穴位:曲池、血海、风市、三阴交、足三里及皮损局部。穴位处行常规皮肤消毒,用丹参注射液4 ml加维生素B1 50mg,每次选用两对腧穴,各穴位注药0.5m l,皮损局部可在其周围取3~4点,针尖向皮损中心斜刺,每穴注药0.5 ml。2次/周,6次为1个疗程。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根据神经性皮炎面积大小在局部先用梅花针叩刺5~10下,然后用闪火法将罐吸拔,约10 m in后取下,擦去拔出的血液,然后用酒精棉球擦干净。1次/周,3次为1个疗程。每周穴位注射与梅花针叩刺加拔罐疗法间隔交替进行,3周为1个疗程。

对照组:局部穴位封闭,用维生素B1注射液2 ml加曲安西龙1.5m l加2%利多卡因1.5m l混合由皮损部位从病区边缘快速刺入皮下,呈放射平刺阿是穴,同时注入药液,5日1次,3次为1个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皮炎全部消失,皮肤恢复正常,经随访2年无复发;有效:皮炎大部分消失,肤色明显好转;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痊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0.0%;对照组痊愈9例,有效1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穴位注射结合梅花针叩刺加拔罐疗法可提高神经性皮炎的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30,例,%)

2.3 典型病例

李某,男,62岁,公务员,2005年12月5日就诊。主诉:患局限性神经性皮炎10年。颈部、双上肢肘关节伸侧局部皮肤呈苔藓样变,痒甚,抓破流水,四季均发,缠绵不愈。屡用中、西药物治疗未能奏效,痛苦异常。在本科用穴位治疗结合梅花针叩刺加拔罐疗法,1周后患处皮肤逐渐痒止、脱屑,皮肤颜色由红变黯紫,1个疗程后逐渐恢复正常肤色,连续治疗5个疗程后皮肤光滑与正常无异,瘙痒也未再发作,随访2年未发。

3 体会

神经性皮炎是现代医学病名,中医根据其皮损状如“牛领之皮”,而称为“牛皮癣”,又好发于颈部,故又名“摄领疮”。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但多易复发。中医认为本病多因七情郁结,久病在血,气血不畅,凝滞于皮肤,日久耗血伤阴,化燥生风而成。采用丹参注射液于穴位注射,起到针刺和药物的双重作用,可活血祛其瘀;结合局部梅花针叩刺加拔罐,拔出较多血液以泻邪热,泻其表邪,促进其新陈代谢,从而纠正局部生化反应的紊乱,以利皮损的恢复。本法治疗效果明显,作用持久、稳定,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梅花针神经性皮炎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当心季节化妆品引发的面部皮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滞血瘀型白癜风30例
梅花针叩刺增强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光线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的研究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效果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探究神经性关节病利用X线诊断的临床价值
香菇皮炎二例施为
马铃薯片缓解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