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2010-06-07 09:43娄春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4期
关键词:舒血宁稳定型心绞痛

娄春芳

黑龙江省鸡东县人民医院(1582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是危及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危,特别是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冠心病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之一,如不积极治疗,易进展急性心肌梗死,甚至死亡,因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对延缓冠心病的病情进展及降低病死率都有重要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鸡东县人民医院心内科自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40例,病程为2~20年,每组平均年龄分别是(67.5±3.1)和(67.3±3.0)岁,所有病例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控制血压、血糖、抗血小板(阿司匹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及调脂治疗等,治疗组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每日20mL加入5%地塞米松或0.9%生理盐水注射液中静脉滴注,疗程为15d。

1.3 疗效观察和判定标准确

显效:同等条件下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次数减少82%以上,静止状态时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2%~82%,静止状态下心电图ST段下移或回升0.05mV以上。无效:临床症状改变达不到上述指标或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6例,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7例,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比较

通过两组对照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舒血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3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当冠状动脉血流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性缺血、缺氧时即发生心绞痛。现代研究认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大多存在高脂血症、血黏度大,交感神经过度活动,儿茶酚胺分泌过多或心肌代谢异常。因此,治疗冠心病常规调酯、抗血小板、抗凝、扩冠、增加心肌供氧及降低心肌耗氧稳定斑块。舒血宁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银杏叶提取物的黄酮苷和银杏内脂类物质,具有扩张冠状动脉,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并增加动脉的顺应性,维持动脉张力,抑制血管通透性,减少红细胞聚集,还能够抗血小板凝聚,降低血黏度,增加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改善心肌缺血组织的灌注,另外,还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以减轻内皮细胞膜的损伤,保护细胞膜结构,抑制细胞水肿,增强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起到对组织细胞的保护作用,舒血宁药物对导致冠心病心绞痛的各种病证,发病机制有抑制作用,在鸡东县人民医院大规模应用以来,临床上已取得满意疗效,减轻了患者症状,缩短了住院治疗时间,通过对80例患者的治疗,证实了舒血宁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控制作用,对改善心绞痛症状、恢复正常心电图都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15.

[2] 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会.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判定标准[J].中医杂志,2004,16(10):583.

[3] 中华医学会内科学委员会.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内科杂志,2001,20(4):254.

猜你喜欢
舒血宁稳定型心绞痛
舒血宁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Lac、Presepsin和NOS水平的影响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
舒血宁联合脑苷肌肽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比较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5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