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2010-06-07 09:43李晓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4期
关键词:灯盏注射液脑梗死

李晓玲

黑龙江省鸡东县人民医院(158200)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引起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是供应脑部血液的颅内或颅外动脉发生闭塞性病变超过一定时限后,未能得到及时、充分的侧支循环供血,使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现象所致[1]。鸡东县人民医院从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对46例脑梗死患者应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为鸡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全部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证实。92例中男55例,女37例,年龄40~75岁,平均(62±4)岁。梗死部位:脑叶梗死16例,丘脑梗死9例,基底节梗死56例,脑干梗死2例,小脑梗死9例,均无肾脏疾病病史、肾功、尿常规等均正常。采用随机方法将92例分成治疗组46例,对照组46例,两组治疗前的性别年龄梗死部位、梗死面积大小等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灯盏花注射液5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14d为一疗程,对照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用维脑路通0.6g,丹参16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14d为一疗程。

1.3 疗效评定

按1995年第四界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立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的标准[2]。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病残程度0级。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1~3级。③好转(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6%~45%)。④无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可增加15%以内)。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评定结果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评定组别

两组疗效结果经统计学处理,Uc=2.034,P<0.05,有显着差异。治疗中有9例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患者,治疗后好转。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患者用药后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有2例患者一过性皮肤潮红,3例出现头痛。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发病率高,病残率高,病死率高,是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病因复杂,其中主要病因是在动脉粥样硬化或动脉为基础上,合并动脉痉挛或血液内凝血因子改变血液自凝。脑梗死后氧自由基、细胞内钙超载等多种因素损伤神经细胞,内皮细胞及微血管,同时“无复流现象”及过度炎性反应致继发性神经元损伤和梗死扩展。灯盏花注射是单味纯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总黄酮、药理作用有抑制PKC过度激活和位移激活,我们知道PKC过度激活或位移激活会引起细胞内钙超载,血管活性物质释放,氧自由基损伤,兴奋性氨基酸堆积,这些因素就可引起心脑血管痉挛,神经细胞坏死,血液高凝状态,心肌细胞坏死、血栓形成等。灯盏花又有扩张微血管,增加动脉血流量,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黏度,改善脑侧支血管循环作用[3]。通过对46例脑梗死患者应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疗效观察,总有效率达84.8%,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且应用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可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选择性使用的纯中药制剂。

[1] 杨期东.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7-128.

[2] 中华神经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281-383.

[3] 贾公孚.临床药物新用联用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9-90.

猜你喜欢
灯盏注射液脑梗死
灯盏乙素对OX-LDL损伤的RAW264.7细胞中PKC和TNF-α表达的影响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黑暗中的灯盏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HPLC法同时测定灯盏细辛注射液中10种成分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