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米非司酮在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的应用观察

2010-06-07 09:43钟海梅郭晓燕阳盛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4期
关键词:司酮异位症小剂量

钟海梅 郭晓燕 阳盛华

广东惠州市中医医院(516001)

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于育龄期的妇女而言是十分普遍的一种疾病。并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方式上呈现了不同的状态,而常见的症状通常是痛经、慢性盆腔痛等。同时患者接受非根治性手术后常常会出现复发情况,且复发率较高[1]。在临床治疗中最为实用的方式是术后结合药物治疗,这样能对患者残留病灶的复发起到有效的控制,减轻临床症状带来的影响。米非司酮在治疗过程中需结合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在避免早孕中有着显著的成效。笔者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了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治疗,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于惠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75例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资料,均接受了专业的治疗。75例患者年龄范围20~55岁,平均年龄31.35岁,均有正常的性生活。其中2例患者症状不明显,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痛经,非经期下腹痛、腰痛,19例出现伴性交痛。

1.2 方法

将患者随机性分为两组,小剂量米非司酮组40例,达那唑组35例。两组患者年龄、孕产次、临床症状和体征、病程及手术方式等方面的比较后未出现较大的差异,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小剂量米非司酮组给予米非司酮10 mg,服药方式为口服,1次/d;达那唑组给予达那唑200mg,2~3次/d,持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估级别

疗效明显:痛经症状消失,月经量明显减少;疗效一般:自觉痛经程度减轻,月经量稍有减少;疗效较差:痛经症状、月经量无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本次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方面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2.2 不良反应对比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详见表2。小剂量米非司酮组体质量增加及痤疮发生率明显低于达那唑组,两组不良反应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3 讨 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给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且在临床治疗上的效果均不如医师所预想的那样。医学资料显示,目前临床治疗中所用到的治疗方式均未获得满意的疗效。医疗技术的研究试验使得多种手术治疗被运用于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治疗中,但由此引起的复发作用成为了人们极为关注的焦点[2]。早期采用的传统治疗方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一般,且经常发生不同的不良反应。而米非司酮能够发挥出很强的抗孕激素效果,其与子宫孕酮受体的亲和力要高出孕酮5倍之多[3]。米非司酮同时具备抗糖皮质激素和抗雄激素作用,在雌激素受体方面无亲和力,难以与血浆性激素结合蛋白互相结合产生作用,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中发挥疗效,主要是依靠与受体结合而起到阻断孕酮的作用,以此对卵巢功能进行控制,导致闭经而造成异位的子宫内膜萎缩[4]。

本次研究资料显示,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方面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示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能够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大大缓解了症状体征的不良作用。患者在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短期治疗过程中未发生抗糖皮质激素的反应,但使用达那唑治疗的患者却出现了明显的雄激素样不良反应。这表明小剂量米非司酮对于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术后临床症状能够进行改善,降低不良反应,需要在临床治疗中积极使用。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264-1302.

[2] 刘英.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04,41(1):47-49.

[3] 许金玉,陈亚萍.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06,7(6):467-468.

[4] 张淑兰.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J].中国使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3):162.

猜你喜欢
司酮异位症小剂量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中药联合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护理干预
水囊联合小剂量催产素应用于足月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
GDFT联合小剂量甲氧明在胸腹联合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小剂量 大作用 肥料增效剂大有可为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
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治疗价值分析
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配伍口服米非司酮对疤痕子宫引产的临床效果
肛周子宫内膜异位症60例治疗探讨
缩宫素与米非司酮对人工流产术后阴道出血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