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帕酮与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对比研究

2010-06-07 09:43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14期
关键词:帕米帕酮复律

欧 杰

湖南省娄底市第二人民医院(417000)

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paroxysmal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是发生于心房和房室交界区以及房室间,以折返为其主要发生机制的快速心律失常[1]。其发作呈突发突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心率多在150~250次/min,节律规整,发作时可有心悸、焦虑不安、眩晕、心绞痛,少数可发生晕厥、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而危及生命[2]。笔者自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分别采用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治疗PSVT,对比二者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共80例,均来自我院急诊科及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及维拉帕米组各40例。其中普罗帕酮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16~75岁,平均(49.83±17.24)岁;心率159~215次/分,平均(187.91±18.20)次/分。维拉帕米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16~73岁,平均(51.06±18.11)岁;心率157~213次/分,平均(185.46±19.45)次/分。两组在性别、年龄、心率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入选标准

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检查均符合PSVT诊断标准;年龄16~75岁。

1.3 病例排除标准

原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者;严重心力衰竭(NYHA分级:心功能Ⅲ~Ⅳ级);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3周);发作时伴有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SBP<90mmHg(1mmHg=0.133kPa)];有支气管哮喘病史者;1周内用过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者;有糖尿病病史;既往对本组治疗药物过敏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在随后的心内电生理检查中证实为室速者。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

给予普罗帕酮70mg加入5%葡萄糖10mL静脉注射,5~10min注完,无转律15min重复1次。

1.4.2 对照组

给予维拉帕米5mg加入 5%葡萄糖10mL静脉注射,5~10min注完,无转律15min重复1次。

1.5 疗效评定标准及不良反应

1.2.1 疗效评定标准

有效:给药后30min内PSVT复律且3h内不复发。无效: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复律或复律后短时间内即复发或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1.5.2 不良反应程度分级[3]

轻度:无明显不适,但有可观察到的异常;中度:有可观察到的异常伴明显不适,但可耐受;重度:严重不适,难以耐受,需立即干预治疗。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行心电、血压监护,在注射过程中发现复律或出现不良事件立即停药。

1.6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4.0专业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各组所测定的各项指标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秩和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综合疗效及复律时间比较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复律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综合疗效及复律时间比较 例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普罗帕酮组出现8例不良反应,其中低血压3例,Ⅰ度和Ⅱ度二型房室传导阻滞各1例,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0~55/min)1例,头晕、恶心、呕吐2例。维拉帕米组出现不良反应9例,窦性心动过缓(心率40~55次/min)4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窦性停搏1例,头晕、恶心、呕吐3例。所有不良反应均经有效处理,均未出现严重心律失常,也未出现导致或加重心功能恶化。

3 讨 论

PSVT是发生于心房及房室交界区以及房室间以折返为发生机制的一类心律失常。折返可发生于窦房结及周围组织、房室结内,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占绝大多数,约为90%以上,其他尚有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等[4]。虽然此类疾病常不伴有器质性的心脏损害,但若治疗不及时,也可引起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不良后果。

近年来在心律失常的治疗领域,虽然经导管介入治疗成为研究的热点,但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无条件开展介入治疗的基层医院[5]。药物治疗仍是治疗的主要方法。本研究旨在研究对比普罗帕酮与维拉帕米治疗PSVT的临床效果,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其中普罗帕酮为高效抗心律失常药是一种具有局部麻醉作用的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钠通道阻滞药),属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于心房,心室激动形成中心以及激动传导系统,并能延长心房、房室结和心室不应期,并提高心肌细胞阀电位作用,对由异位刺激或再入机能所引起的心律失常有较好效果。用于治疗室性、室上性异位搏动,室性以及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症等,还可用于局部缺血性和难治性心律失常。而维拉帕米是一种钙内流阻滞剂,阻断慢通道,抑制窦房及房室传导,抑制心肌收缩,减少心肌耗氧量,有缓和的降血压作用。有报道认为,维拉帕米是治疗PVST 的首选药物,但对经旁路下传的PSVT治疗效果较差[6]。

本研究结果显示,普罗帕酮与维拉帕米治疗PSVT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复律时间及不良反应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但复律时间方面,虽然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但维拉帕米复律时间更快,有待于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不良反应方面,维拉帕米组出现2例严重不良反应,而普罗帕酮组无严重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在临床上我们应当根据患者实际需要,适当联合用药以减轻不良反应。总的来说,我们认为不管是普罗帕酮还是维拉帕米,均能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普罗帕酮治疗PVST时严重不良反应出现较少,当作为治疗PVST的首选用药,维拉帕米可作为一线用药。

[1] 申玮.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7):27.

[2] 杨成奎,王惜诵,靳海东,等.胺碘酮、普罗帕酮、美托洛尔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09,2(6):1.

[3] 赵香兰.药物不良反应分析与评价[J].广东药学,2002,12(5):4.

[4] 周春飞,陆备军,赵宇程,等.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8,27(4):230.

[5] 胡大一.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若干进展[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3,11(4):21.

[6] 梁淑香,侯磊.心律平、维拉帕米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0):2417-2418.

猜你喜欢
帕米帕酮复律
心脏超声血流参数对肥厚型心脏结构改变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律成功的预测价值
473例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前抗凝与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维拉帕米治疗丛集性头痛机制研究进展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效果
普罗帕酮治疗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效果观察
维拉帕米对胡桃醌Caco-2细胞转运特性的影响
尼卡地平联合维拉帕米对瘢痕组织的抑制效果研究
通脉复律汤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早搏60例
普罗帕酮和美托洛尔治疗34例病毒性心肌炎致期前收缩的效果观察
帕米磷酸二钠合成工艺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