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传送网规划建设探讨

2010-06-09 07:23王立强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0年9期
关键词:核心层光缆基站

王立强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 哈尔滨 150080)

1 引言

TD-SCDMA网络建设对传送网的影响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传送网接入层电路需求呈倍数增大;

(2)少数传输接入节点电路承载量增大;

(3)接入节点的数量增多,地理分布区域更加密集;

(4)汇聚层需要转接调度的业务量激增;

(5)核心层接口IP化、光口化。

结合网络现状的分析,要满足3G网络建设需求需要对现有传送网进行比较大的改造。由于原有核心汇聚层设备的容量问题,基本上需要新建传输系统。核心层设备选型、网络结构上要充分考虑未来网络的扩容及演进,系统容量、业务端口要有一定的预留。汇聚层应充分考虑增设汇聚节点的数量,重新组建汇聚层结构,利于接入层电路高效快捷的转接至局内。接入层适当考虑一定预留,优先选择升级的方案。

2 现阶段TD-SCDMA传送网规划建设策略

2.1 核心层建设规划方案

(1)应建设波分系统,并考虑波分系统的双平面。核心网IP化改造及IP承载网建设完成后,局间业务主要以IP承载网电路需求为主,多为GE、10GE等接口,需要波分系统来进行承载。虽然波分系统可以开通1+1的电路保证,对于10GE业务进行了OLP(线路双发选收)保护,但是采取多平面系统更加有效的降低对单一网络单一设备的依赖,双网络平面更具有安全性。

(2)新建SDH设备应考虑核心层汇聚层共用。采用SDH承载为过度阶段,未来波分系统为IP承载网提供电路,为保护投资核心层与汇聚层共用SDH设备,核心层电路退网后,给汇聚层使用。因此155Mbit/s光口可有一定预留,未来可给RNC使用,2Mbit/s端口满足需求即可。设备选型上优选高低阶交叉能力强、槽位多的设备。

(3)网络结构采用主扩分离的方式,主设备尽量仅执行转接调度功能。核心层主设备尽量选择大容量交叉设备作为主设备。155Mbit/s光口应选择在扩展子架上落地,电路在扩展子架做低阶交叉,主设备上仅做业务的高阶穿通。部分局间可以利于扩展子架组建10Gbit/s环,这样可以形成多个局间业务调度层面,减少在主设备上的业务调度,减少对主设备的低阶交叉占用。

(4)核心层因考虑多平面建设,扩展子架可考虑组环。扩展子架尽量选取大容量、高低阶交叉的设备,组建多个汇聚环时可利用扩展子架与汇聚节点设备组环,有利于减少核心层主设备的压力,同时电路可以直达落地设备,形成核心层主设备、扩展子架与汇聚层设备组成多个汇聚环,有效保证业务的安全性能。局内依照业务情况建设多个扩展子架设备,减少对单一设备的依赖程度。目前传输设备的容量较大,如沈阳、大连等城市的所有TD-SCDMA基站电路技术上可实现落在一个传输设备上,一旦设备出现故障会引起全网电路故障。城域传送网可以考虑组建双平面(可以采用不同厂家,或者单一厂家设备),将同一局间业务在双平面网络上进行业务调度,保证网络的安全。如图 1所示利用扩展子架组建汇聚环和局内业务环,有效地降低对局内主设备的使用率。

(5)核心局间业务调度必须依照业务类型在多个平面上进行调度。双平面建设的主要意义是提供网络安全性,避免设备等网络故障出现电路全部阻塞,至少可以保留部分电路正常通信。重要的业务如信令等电路必须双平面1:1分担,对于话务电路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担。图2为局B与局D电路调度示意图,保障了电路可以在双网络平面上进行调度。

2.2 汇聚层建设规划方案

(1)适当考虑增加汇聚节点的数量。依照TD-SCDMA基站规划的区域及其他业务发展规划的需求,按照区域估算需要接入的电路总量,并依据光缆管线等资源规划新增的汇聚节点位置,满足业务的接入需求。

(2)建设双平面汇聚层系统。市区汇聚节点应尽量有2套的设备,组建双汇聚层网络。随着TD网络,汇聚节点少,每个汇聚节点汇聚的业务往往达到100个站以上,双平面可以减少设备故障的影响。

(3)设备选型优选槽位多,高低阶交叉的设备。重要汇聚节点往往需要组建多个汇聚环,还要接入大量多样业务,设备交叉能力要强,槽位资源多,具备很强的接入能力。

(4)汇聚环时隙要有规划,减少低阶交叉的使用。要对现有时隙进行优化,有效的减少低阶交叉的使用,可避免由于低阶交叉的溢出导致无法承载业务的情况。同时时隙优化后可使业务的配置简洁、高效,利于维护、查询,又可以节省设备资源。一般情况在汇聚节点通过低阶将同局向业务整合在一个VC-4内,途径的各汇聚节点包括局内主设备采取高阶穿通尽量直达扩展,并在汇聚环预留一定的零散业务时隙,此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设备的低阶交叉不足问题。

图1 核心层、汇聚层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 核心层业务调度示意图

2.3 接入层建设规划方案

(1)依照TD-SCDMA业务需求应以建设622Mbit/s速率以上接入环为主。TD-SCDMA等业务的电路需求量大,155Mbit/s速率难以满足需求,而采取拆环的方式需要更多的光纤资源,组建的高容量系统可以有效的解决带宽需求问题,部分密集区域可以考虑抽点组建2.5Gbit/s接入环再接入622Mbit/s环的方式建立接入汇聚层节约光纤资源。

(2)接入环结构应考虑双汇聚节点接入。 双汇聚节点接入可以有效的保障接入环的电路安全性,目前主要有2种方式,一种是双节点接入的电路负荷转接方式,既接入环双汇聚节点接入,电路在汇聚节点1转接一部分,在汇聚节点2转接一部分,当汇聚节点故障不会引起业务的全阻。另外一种是SNCP的方式,电路1+1的经过2个汇聚节点传送至枢纽局,如果扩展子架已经完成双节点挂环可以保证业务经过双路由保护直达扩展子架。这种保护方式使得中间任何单点故障业务都不受影响,保护的比较彻底,但是网络资源消耗多一倍,需要核心汇聚层有足够的通道。

2.4 管、线建设规划方案

2.4.1 基站光缆的纤芯选择

TD-SCDMA基站接入的密度较大,部分室内分布系统采取光纤拉远等方式都对光纤产生了较大的需求,而且现网的基站改造往往需要空余的纤芯、因此基站环路光缆小于24芯的应依据环路基站的数量以及区域特性进行补缆,新补光缆可以依据现有站址情况有选择的对基站段落进行补缆,不必按照原有光缆拓扑进行补缆如图 3所示,新建的接入层环路光缆应考虑24芯以上纤芯。

图3 接入层补建光缆方案示意图

2.4.2 加大市区交接箱的密度,组建市区内的光缆调度网络

由于基站的密度加大,部分区域的室内分布站增多,且RRU使用光纤等方式的增加,而目前基站的无论是管孔资源、成端设备都限制了光缆的接入,在市区内采取光交接箱的方式,将室内分布等接入光交接箱,基站光缆组建的环路经过不同交接箱接入,使得交接箱及箱间的光缆组建了市区的光缆骨干环,骨干光缆环与各大交换局及汇聚节点相连,基站等组建系统可以灵活方便的与汇聚节点组成不同的环路。实现了光纤的调度转接功能。有效的保障业务快速灵活的接入。

3 TD-SCDMA对传送网发展及演进的影响

3.1 对PTN、OTN等技术应用的促进

目前TD-SCDMA基站侧端口尽管为2Mbit/s接口但是都预留的FE接口,而RNC侧都支持GE接口,传统SDH网络承载IP接口要受限于IP接口板的收敛比(目前最大1:64),且传统SDH采用VC-12级联的方式解决以太网电路的传输,其本质依然是静态的电路分配,而PTN支持动态的带宽,可以有效利用带宽资源。TD-SCDMA网络目前通过GPS天线提取时间同步,部分室分站施工困难。PTN可以解决基站与RNC接口IP化问题,还可以解决TD-SCDMA网络时间同步需求问题。TD-SCDMA网络的建设将促进PTN快速商用,接入层PTN的商用使得核心汇聚层面采用OTN技术成为必然。

3.2 传送网结构迎来最佳调整时机

现有SDH网络结构是随着一期期工程逐步发展起来的,业务需求处于逐步摸索中,由于往往仅考虑单期工程的业务需求,无法对未来业务发展进行较好预测,需求分析考虑不周全,网络结构建设有局限性。TDSCDMA网络采用一期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进行,在建设初期就可以看到较长时间的业务分布区域,可以对未来较长时间的业务需求进行较好的预测。此时配合未来的业务需求进行汇聚节点的选取等工作,可以依此结合汇聚节点规划新的城域传送网网络结构模型,对现有城域网进行全新结构的改造。尤其在PTN技术应用的时候可以完全不考虑现有SDH网络结构,按照业务需求及现有的局房光缆等资源进行网络结构的规划、业务接入的模型设计,完善传送网网络的结构。

4 结束语

TD-SCDMA网络的建设给传送网建设带来了很多的难题,如何更好的解决TD-SCDMA业务发展的电路需求成为了建设传送网的一个重要课题。

猜你喜欢
核心层光缆基站
铺条长长的海底光缆
基于移动通信基站建设自动化探讨
浅谈宽带IP城域网结构规划和建设
可恶的“伪基站”
无卤阻燃光缆及防蚁光缆
无卤阻燃光缆及防蚁光缆
水线光缆
校园网核心层设计探究
政府办公区域无线网络覆盖的设计
基于GSM基站ID的高速公路路径识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