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舟共济

2010-06-09 19:58
新民周刊 2010年33期
关键词:舟曲父女俩遗体

灾害发生后的第七天,在泥石流冲积带月圆村的废墟下,37岁的村民潘菊以及他年仅6岁的女儿潘凡的遗体被发现了。

十多名参与救援挖掘的兰州军区防化团战士和当地村民站在这对父女遗体周边唏嘘不已——年轻的父亲紧紧将女儿搂在怀里,救援人员无法也不忍再将他的手从孩子的背上掰开。

满目疮痍的废墟中,父女俩就像一尊泥塑,永远定格在泥石流来袭的那一刻。

挖掘现场陷入长时间的沉寂,没有人忍心去打破他们的沉静,年轻的战士们将父女俩抬放到同一个担架上。

“生前在一起,现在也不能让他们分开。”防化团一营的战士高亮哽咽着说。

这是灾后舟曲的一双手,诉说着舟曲七天前的那场劫难。

8月7日深夜,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一场持续40多分钟的瞬间性强暴雨引发了三眼峪、罗家峪等四条沟系的特大山洪泥石流,约180万立方米的泥石流就像一头发了疯的野兽自北向南,吞噬了舟曲三分之一的县城。

在振聋发聩的轰鸣声中,泥石流裹挟着巨石、被损毁的建筑以及遇难者的遗体,一直冲向横穿县城的白龙江,将白龙江水位整体抬高近10米,迅速形成了堰塞湖,约三分之一的舟曲县城被淹没。

舟曲县城剩下的三分之一县城成为幸存者的避难所,当灾害过后的第七天,也就是民间习俗的“头七”,站在舟曲县城的制高点,长约5公里、平均宽度300米、平均厚度5米的泥石流冲积带仍然让人不寒而栗。

如果不是淤泥中七零八散的房屋废墟,很难想象这条灰白色泥石流冲积带下曾经是舟曲人员密集的居住区与商业繁华区。

曾经的“陇上小江南”已然成为人间炼狱,截至8月14日16时,这场特大山洪泥石流已经造成1239人遇难,505人失踪。

与地震灾害不同,泥石流灾害中,人员一旦被埋,生还的几率近乎渺茫。19岁的女孩刘春花扑到在废墟中,用她因悲痛颤抖不已的双手拼命挖掘着冰冷的淤泥。

她哭喊著父母、弟弟妹妹的名字,在场的救援人员、村民、亲友,没有人能阻止这个女孩,直至三个小时后,她因过度悲伤、疲劳晕倒在地。

这是灾后舟曲的一双手,诉说着生死离别的悲痛,至今仍有很多刘春花这样的舟曲人在废墟中寻找他们亲人的遗体。

找出每一位遇难者的遗体,这是给予生者最大的慰藉,尽管困难重重。承担这个任务的主要是来自甘肃及周边地区的武警、部队官兵,他们中很多人都是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的“90后”。

猜你喜欢
舟曲父女俩遗体
《上河降魔记》所见《格萨尔》在舟曲境内的流传
雨中“伞”(大家拍世界)
许集美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榕举行
提倡捐献遗体器官 免丧葬费甚好
推进天保工程实施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舟曲林业局天保工程建设回眸
各界群众参加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
车载式遗体火化设备设计与应用
英雄舟曲的史诗
不舍舟曲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