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代谢综合征定义在广州地区中老年人群中应用的比较

2010-06-19 06:45邵也常刘小清邓木兰高向民石美玲连子斌郭成业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甘油三酯腰围患病率

邵也常,刘小清,邓木兰,高向民,石美玲,连子斌,郭成业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肥胖、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糖代谢异常等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于同一个体,因而MS患者的心脑血管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1~3],近年来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但由于对MS的认识和各组成成分的重视不同,至今存在几种不同的定义,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欧洲胰岛素抵抗研究组(EGIR)、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报告(NCEP-ATPⅢ)、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协会(AACE)、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等组织分别提出了各自的定义,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hinese Diabetes Society,CDS)也提出了适合我国人群的MS定义。根据不同的定义得出的MS患病率有差异,不同的种族、人群MS的患病率也有不同,为此笔者应用适合于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的IDF和CDS诊断标准对广州地区中老年人群MS患病率进行比较,分析两种定义差异,为今后对MS的防治提供相关数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造船厂(广船)8个部门、车间和广州番禺大石(大石)4个自然村年龄≥35岁的工人1270名及农民2082人进行调查,除掉资料不完整者,用于分析的分别为广船1266人,大石1658人;其中男 1471人,女1453人。

1.2 方法 应用标准化的Rose问卷及调查表格[4]对调查对象进行调查,项目包括个人基本资料、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等。所有调查人员均经过统一培训,按照统一方法进行。

血压测量:采用标准汞柱式血压计,每个对象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被测对象至少安坐5min,排空膀胱,至少15min不吸烟;测量右臂,袖带置于心脏水平,以 Korotkoff第一音为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第五音(消失音)为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

身高:用标准垂直皮尺和直角板测量到最接近的cm数,再转换成m用以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用弹簧秤测量,记录最接近的公斤数,BMI=体重(kg)/身高(m)2。腰围:在受试者水平位髂前上嵴和胸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处水平测量。

受检者均隔夜禁食12 h以上,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中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血糖的含量。全部血液检测项目采用美国贝克曼仪器及原装试剂盒,甘油三酯酶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用免疫沉淀法测定;血糖采用氧电极法测定。

1.3 诊断标准 IDF对MS的诊断标准[5]:在腰围男性≥90 cm,女性≥80 cm的基础上加上以下至少两项指标,空腹血糖≥5.6 mmol/L;SBP/DBP≥130/85 mmHg(1 mmHg=0.133 kPa);甘油三酯≥1.7 mmol/L;HDL-C男性<1.04 mmol/L,女性<1.30 mmol/L。CDS对MS的诊断标准[6]:满足以下任意三项指标,即空腹血糖≥6.1mmol/L或诊断为糖尿病并治疗者;BMI≥25 kg/m2;甘油三酯≥1.7 mmol/L;HDL-C男性<0.9 mmol/L,女性<1.0 mmol/L;SBP/DBP≥140/90 mmHg或高血压已治疗者。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资料均由2人分别输入计算机,并进行校对、核实,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计算不同人群MS的患病率。率的比较用χ2检验,一致性检验采用Kapple值。

2 结 果

按照IDF诊断标准有473人被诊断为MS,患病率为16.2%;按照CDS诊断标准有412人被诊断为MS,患病率为14.1%;所有诊断为MS的患者,对于两种诊断标准都能满足的个体有255人(40.5%),而仅符合IDF定义的为218人(34.6%),仅符合CDS定义的为157人(24.9%),两者对MS诊断符合率达到87%(城市 87.3%,农村87.1%),Kapple值为0.501(P<0.001)。

不论用IDF定义或CDS定义,城市或农村MS患病率大致相同,城市15.5%(IDF定义)和14.6%(CDS定义),农村 16.6%(IDF定义)和13.8%(CDS定义),见图1。但是在IDF定义中因为腰围未达标,尽管有其他3项指标达到标准也未诊断为MS的人数城市105人(8.3%),农村160人(9.7%)。

男性MS患病率CDS定义高于IDF定义(分别为16.1%和12.3%;P<0.01);女性则IDF定义比CDS定义高(分别为20.1%和12.0%;P<0.01),见图2。其中IDF定义中因为腰围未达标,其他3项指标达到标准而未诊断为MS的人数男性171人(11.6%),女性94人(6.5%)。

图1 城市、农村MS患病率

图2 不同性别MS患病率

按年龄不同分为<40岁、40~49岁、50~59岁、60~69岁和≥70岁共5个年龄组,两种定义MS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但70岁以后MS患病率则是下降趋势,最高患病率出现在60~69岁年龄组(图3)。

3 讨 论

自从1923年Kylin报道在某些人身上同时聚集了几种代谢性及生理性异常的现象以来,大量的研究发现,聚集了几种代谢异常的这些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1998年WHO把这种现象定义为代谢综合征,并制定了相应的诊断标准[7]。之后有多个组织机构提出了对MS的定义,不同组织定义MS的侧重点不同,适用于不同目的。IDF和CDS定义因其简便实用,特别适合于大样本人群的流行病学调查,因此目前大部分研究均采用这两种标准之一。笔者的结果显示,IDF和CDS诊断MS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501),广州地区≥35岁工农人群 MS患病率为 16.2%(IDF)和14.1%(CDS),远远低于上海市社区的调查[8],而与11省市队列人群的调查结果[9]相近。另外广州地区城市和农村MS患病率没有太大差别,其原因可能是广州城乡经济差别不大。

不同国家、不同人种或不同人群MS患病率的调查结果会有很大差别,总的来说,亚洲国家低于欧洲国家。芬兰的一项研究比较1992-2002年10年间45~64岁人群中MS患病率的变化,用IDF标准诊断,男性为从51.4%~55.6%,变化不是太大,而女性为38.0%~45.3%,是因为女性在10年间中心性肥胖的患病率增加了许多[10]。尽管日本本土居民MS患病率较低,但受西方生活方式影响的日裔美国人,其MS患病率大大增加,特别是男性[11],说明不良的生活方式对MS的影响可能比遗传基因的作用更大。因此,增加运动、减少静坐的时间,饮食清淡、合理是改善MS、预防心脑血管病最好和最经济的方法[12~14]。

年龄是影响MS最主要的因素之一,随年龄增加,MS患病率增加,但笔者的资料显示最高患病率出现在60~69岁,而不是≥70岁年龄组,笔者推测可能因为患MS的老年人健康状况比没有MS的老年人要差[15],导致患MS的老年人寿命比没有MS的老年人寿命要短,因此高龄组患MS老年人所占比例就相应有所降低。

图3 各年龄组MS患病率

有些研究显示,女性 MS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16,17],在有高血压的汉族与蒙古族人群中同样存在女性MS患病率高于男性(IDF标准),而且女性还有人种的差异[18]。笔者的资料两种定义得出的MS患病率在男、女性都有差别,男性MS患病率CDS定义(16.1%)高于 IDF定义(12.3%);女性则IDF定义比CDS定义高(分别为20.1%和12.0%)。IDF诊断标准是以肥胖作为基础,首先在腰围达标的情况下,才能诊断MS,所以尽管有三项组成成分满足诊断标准,由于腰围未达标而未诊断为MS的人数男性171人,女性94人,如果从预防心脑血管病的角度出发,可能会把这部分人遗漏。

不论哪种诊断标准,在血脂紊乱方面的指标都是用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固然这两项指标异常对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有影响,但更多的证据显示血清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对心血管病的影响会更大[19,20]。Mozaffarian等[21]对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为期15年的随访发现,只有血糖水平和血压水平才是预测冠心病死亡和总死亡的指标,同时有血糖高和血压高的个体,其死亡率可达82%,而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没有这方面的作用,无论是WHO还是IDF标准都是同样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说,IDF对血糖和血压的截断值(空腹血糖≥5.6 mmol/L;SBP/DBP≥130/85 mmHg)比CDS的截断值(空腹血糖≥6.1 mmol/L;SBP/DBP≥140/90 mmHg)对冠心病有更好的预测价值。另一方面,如果血脂代谢紊乱不包括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笔者认为MS的诊断会有缺陷,毕竟我们不是为了MS而诊断MS,而是为了评估一个个体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或死亡的危险有多大,因此要把更有预测价值的指标包括在内。

综上所述,IDF和CDS诊断标准在人群中MS诊断的一致性较好,但存在性别差异,CDS定义男性较敏感,IDF定义则女性更敏感,老年人是MS防治重点。为了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病,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寿命,需要对目前MS的各组分及其他影响因素进行更多的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

[1]Ninomiya JK,L'Italien G,Criqui MH,et al.Association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with history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stroke in the Third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J].Circulation,2004,109(1):42-46.

[2]Isomaa B,Almgren P,Tuomi T,et al.Cardiovascular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ssociated with the metabolic syndrome[J].Diabetes Care,2001,24(4):683-689.

[3]Wang J,Ruotsalainen S,Moilanen L,et al.The metabolic syndrome predicts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a 13-year follow-up study in elderly non-diabetic Finns[J].Eur Heart J,2007,28(7):857-864.

[4]周北凡,吴锡桂.心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30-52.

[5]宋秀霞.国际糖尿病联盟代谢综合征全球共识定义[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5,13(3):178-180.

[6]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4,12(3):5-10.

[7]Alberti KG,Zimmet PZ.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its complications.Part 1: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provisional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J].Diabet Med,1998,15(7):539-553.

[8]戴颖秀,李嘉强,刘文斌.两种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在社区人群中应用比较[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6(6):544-546.

[9]脑卒中、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进一步研究协作组,吴桂贤.11省市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50(5):11-13.

[10]Hu G,Lindstrom J,Jousilahti P,et al.The increasing preval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among Finnish men and women over a decade[J].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8,93(3):832-836.

[11]Yoneda M,Yamane K,Jitsuiki K,et al.Preval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compared between native Japanese and Japanese-Americans[J].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08,79(3):518-522.

[12]Santos AC,Ebrahim S,Barros H.Alcohol intake,smoking,sleeping hours,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metabolic syndrome[J].Prev Med,2007,44(4):328-334.

[13]Halldin M,Rosell M,de Faire U,et al.The metabolic syndrome:prevalence and association to leisuretime and work-related physical activity in 60-year-old men and women[J].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2007,17(5):349-357.

[14]Ma G,Luan D,Li Y,et al.Physical activity level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among an employed population in China[J].Obes Rev,2008,9(Suppl 1):113-118.

[15]Ford ES,Li C.Metabolic syndrome and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U.S.adults[J].Ann Epidemiol,2008,18(3):165-171.

[16]Kozan O,Oguz A,Abaci A,et al.Prevalenc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mong Turkish adults[J].Eur J Clin Nutr,2007,61(4):548-553.

[17]Khader Y,Bateiha A,El Khateeb M,et al.High prevalence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among Northern Jordanians[J].J Diabetes Complications,2007,21(4):214-219.

[18]Zhang X,Sun Z,Zhang X,et al.Preval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Han and Mongolian rural population with hypertension[J].J Int Med Res,2007,35(5):597-599.

[19]Iwashita M,Matsushita Y,Sasaki J,et al.Relation of serum total cholesterol and other risk factors to risk of coronary events in middle-aged and elderly Japanese men with hypercholesterolemia:the Kyushu Lipid Intervention Study[J].Circ J,2004,68(5):405-409.

[20]Athyros VG,Mikhailidis DP,Papageorgiou AA,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LDL-C and non-HDL-C levels and clinical outcome in the GREek Atorvastatin and Coronary-heart-disease Evaluation(GREACE)Study[J].Curr Med Res Opin,2004,20(9):1385-1392.

[21]Mozaffarian D,Kamineni A,Prineas RJ,et al.Metabolic syndrome and mortality in older adults:the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J].Arch Intern Med,2008,168(9):969-978.

猜你喜欢
甘油三酯腰围患病率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腰围增加1厘米相当于老了1岁
高甘油三酯血症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选腰围 试戴半小时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腰痛病人如何使用腰围
人乳脂中甘油三酯分析方法及组成的研究进展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