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2010-06-19 05:25蔡家利
四川畜牧兽医 2010年10期
关键词:圆环抗原基因组

叶 芬,蔡家利

(1.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重庆 400715;2.重庆理工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重庆 400050)

1 病毒基因组结构及其编码的主要蛋白

1.1 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和特点 PCV基因组为单链环状DNA分子,根据PCV的致病性、抗原性及核酸序列,将PCV分为PCV1和PCV2两个血清型。PCV1的基因组全长为1 759bp,基本没有致病性,PCV2的基因组全长为1767bp或1768bp。两个血清型的核苷酸的同源性低于80%,由基因序列推出的氨基酸的序列同源性小于76%。PCV2分离株间核苷酸的同源性大于94%,而PCV1分离株间核苷酸的同源性大于99%。

PCV基因组中含有圆环病毒所特有的茎环结构(Stem-loop structure),它是一保守的9核苷酸基序,序列为 TAGTATTAC(PCV1)或 AAGTATTAC(PCV2),这一序列对病毒DNA的复制非常关键,DNA的环复制就是从这里开始。茎环结构下游有4个六聚体重复(5′-CGG-CAG-3,H1 H2 H3 H4),这些序列是病毒复制酶蛋白的结合位点。

Hamel等(1998)应用软件对PCV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PCV1和PCV2均可能含有11个开放阅读框(ORF)。其中 ORF1、2、3、4、7和 8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其余ORFs无任何同源性。编码的蛋白大小从36 kDa~2 kDa不等。现已证实,PCV有两个主要的阅读框:ORF1和ORF2,二者在长度上都大于600bp。ORF1编码与病毒复制相关的Rep蛋白,该蛋白氨基酸序列相当保守,是PCV1和PCV2产生抗原交叉性的主要原因;而ORF2编码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Cap,它是主要的免疫蛋白。

PCV2基因组的11个阅读框大小相差悬殊(见表1)。其中 ORF1、ORF5、ORF7、ORF10,5′~3′方向相同;ORF2、ORF3、ORF4、ORF6、ORF8、ORF9、ORF11,5′~3′方向相同。这些阅读框表现为重叠基因,从而充分利用了圆环病毒有限的遗传物质,这可能是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

表1 PCV2基因组的阅读框概况

1.2 病毒编码的主要蛋白

1.2.1 Rep蛋白 Rep蛋白与病毒基因组的滚环复制相关,由PCV最大的开放阅读框ORF1编码,分子量为 35.6 kDa(PCV1) 或 35.8 kDa(PCV2),由 312 aa(PCV1)或 314 aa(PCV2)组成。PCV1与 PCV2的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86%,这也是两种血清型PCV产生抗原交叉性的主要原因所在。PCV1的Rep蛋白仅有 1 个糖基化位点,位于 20 aa~22 aa(NPS);PCV2 的Rep蛋白则含有3个糖基化位点,位于23 aa~25 aa(NPS),256aa~258aa(NQT)及 286aa~288aa(ZAT)。Rep蛋白具有与典型滚环复制(RCR)相关的3个保守基序Ⅰ(FTLNN)、Ⅱ(HLQG)、Ⅲ(YCSK)以及结合 dNTPs的P环(P-LOOP)结构(序列为G-GKS),这些结构对维持Rep蛋白的功能至关重要,突变或缺失均会影响病毒的复制,这也进一步证明了PCV DNA是滚环式复制。Rep蛋白在所有圆环病毒中相对保守。系统发生学分析表明,圆环病毒的Rep蛋白可能是植物病原Nanovirus的Rep蛋白与小RNA样病毒(如嵌杯样病毒)RNA结合蛋白或原核生物的解旋酶发生重组的结果。

1.2.2 Cap蛋白 实验证明ORF2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Cap蛋白),它是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构成病毒的核衣壳,在病毒感染细胞后在宿主各种酶的参与下产生。PCV1与PCV2的Cap蛋白均由233aa组成,氨基酸同源性仅为64%。两种病毒的Cap蛋白都只有单一的糖基化位点,分别位于PCV2 Cap的143 aa~145aa(NYS)及 PCV1 的 102aa~104 aa(NYS)。

Nawagitgul等将ORF2基因克隆后于昆虫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的分子量为30 kμ,与从纯化的病毒粒子中监测到的蛋白大小相似,电镜观察发现表达产物能自动组装成病毒核衣壳样颗粒,从而进一步证实ORF2基因编码病毒的核衣壳蛋白。血清学实验显示,两种血清型的Cap蛋白没有抗原交叉性,这可能是因为这个共同抗原位点给整个Cap蛋白给掩盖了。通过多肽扫描还发现,PCV2 Cap蛋白上存在三个特有的抗原位点(65aa~87aa,113aa~139aa及 193aa~207aa),这为建立特异性检测PCV2的血清学方法奠定了基础。目前,对PCV研究较深入的为ORF1和ORF2,同时由于ORF2的以上特性,其编码产物就成为分子水平上诊断PCV的理想抗原,ORF2也成为研制基因工程疫苗的首选基因。因此,ORF2的研究已成为PCV2研究的热点。

2 PCV2分子免疫学特性

有研究表明,PCV2能够在其不复制或降解的情况下持续存在于DC细胞中,这种沉默病毒的感染同时提出了免疫逃避和DCs降解机制,而由于具有迁移能力,感染病毒的DCs是一种潜在的可在宿主体内不需要复制就能传播病毒的工具。Shibahara等也证实PCV2可以诱导淋巴系统中B细胞凋亡,使得抗原递呈细胞递呈抗原的能力减弱,同时降低了B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的机能,因此PCV可以导致猪的免疫抑制。由于PCV2导致细胞因子mRNA表达失调,尤其是胸腺Ⅱ-10mRNA水平上升,必然严重损害猪群的免疫系统,从而为其他病原的侵袭创造了有利条件。

3 与分子生物学相关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3.1 ELISA方法 林彦星等应用原核表达的PCV2衣壳(Cap)蛋白作为诊断抗原,初步建立了一种检测PCV2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适于大规模检测PCV2血清抗体的流行病学调查。秦承学等将PCV2 ORF1和ORF2基因分别插入杆状病毒和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用亲和层析方法提纯获得重组衣壳(Cap)与复制(Rep)蛋白,用细胞融合技术获得2株Cap和Rep蛋白单克隆抗体,以重组Cap和Rep蛋白作为抗原,通过反应重要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可用于PCV2抗体检测和疫苗免疫抗体鉴别诊断。

3.2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 1998年Allan等将组织病料在PK215细胞中进行培养,用兔抗PCV高免血清培养细胞中的PCV进行反应,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PCV进行检测和分型。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满足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监测和疫苗抗体水平检测的需要。

3.3 PCR方法 PCR法是一种诊断快速和特异性高的诊断方法。目前用于PCV诊断的PCR法主要有常规PCR、复合PCR、套式PCR、竞争PCR等方法。Quintana等对18种猪商品疫苗用PCR检测PCV1和PCV2,结果发现所有疫苗中未含有PCV2 DNA,仅有其中两种疫苗检出PCV1。此结果证明,PCR是检测疫苗产品中是否含有外源PCV的快速敏感的方法,可用于猪疫苗质量控制。冯志新等研究设计合成了一套引物和TaqMan探针,特异性扩增PCV2-ORF2基因,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快速定量检测PCV2的实时PCR方法。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对PCV2 DNA检测的下限为1拷贝/μL,敏感性比常规PCR高106倍。

目前在规模化、集约化猪群中发生多病原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的情况越来越常见,其中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细小病毒(PPV)是较易混合感染的DNA病毒,常见于临床病例中。由于多重PCR技术可在一份样品中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且特异性和敏感性高,检测时间短、成本低,在国外已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被应用于临床病例的检测中。Lee Chulseung等构建了可检测和区分PRV、猪细胞巨化病毒(PCMV)和PCV2的多重PCR方法,此法对其他病毒、细菌和所用的Vero细胞未见有非特异性反应,适用于检测供异种组织器官移植的猪样品中的这些病毒。

3.4 原位杂交(ISH)技术 ISH具有高度敏感性,在国内外已经建立了多种方法。应用ISH既可以对PCV1和PCV2进行分型,又可以检测PCV与其他病毒的混合感染。刘方娜等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基因序列,在ORF2内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利用PCR反应扩增出371 bp的核酸片段,回收并纯化PCR产物,用地高辛标记,建立了地高辛标记核酸探针诊断PCV2的方法。该探针与8个PCV2重组菌的核酸抽提物均能发生特异性杂交,而与对照组猪圆环病毒Ⅰ型(PCV1)、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的核酸杂交均为阴性;对PCV2 DNA的最低检测量为10pg。

4 结语

自猪圆环病毒(PCV)发现以来,各国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PCV2及由其引起的PMWS等疾病已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也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由于目前仍然无有效的措施来防制猪圆环病毒病,所以仍需对PC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以进一步弄清病毒基因组各ORFs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病毒的免疫学特性以及病毒的致病机理等,为PCV2的弱毒疫苗、亚单位疫苗以及重组活载体等疫苗的研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力争从根本上解决该病的防制问题。

[1]Hamel A L,Lin L L,Nayar G P.Nucleotide sequence of porcine circovirus associated with 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 in pigs[J].J Virol,1998,72(6):5262-5267.

[2]Nawagitgul P,Morozov I,Steven R B,et al.Open reading frame 2 of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encodes a major capsid protein[J].J Gen Virol,2000,81:2 281-2287.

[3]Mankertz A,Mankertz T,Wolf K,et al.Identification of a protein essential for replication of porcine circovirus[J].J Gen Virol,1998,79:381-384.

[4]Ilyina T V,Koonin E V.Conserved sequence motifs in the initiator proteins for rolling circle DNA replication encoded by diverse replications from eubacteria,eukaryotes and archaebacteria[J].Nucleic Acids Res,1992,20:3279-3285.

[5]Darwichl L,Pie S,Rovira A,et al.Cytokine mRNA expression profiles in lymphoid tissues of pigs naturally affected by 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J].J Gen Virol,2003,84(8):2 117-2 125.

[6]林彦星,孙彦伟,刘镇明,等.应用原核表达的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建立一种间接ELISA诊断方法 [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7,29(3):217-221.

[7]秦承学,姜 平,王先炜,等.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Rep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J].畜牧与兽医,2007,39(10):125.

[8]Quintana J,Segales J,Calsamiglia M,et al.Detection of PCV in commercial pig vaccines using PCR[J].Veterinary Journal,Netherlands,2006,171(3):570-573.

[9]冯志新,姜 平,王先炜,等.猪圆环病毒2型TaqMan实时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J].中国病毒学,2006,21(4):371-374.

[19]Lee C,Moon H J,Yang J,et al.Multip lex PCR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pseudorabies virus,porcine cytomegalovirus and porcine circovirus in pigs[J].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2007,139(1):39-43.

[11]刘方娜,刁有祥,王 妮,等.猪圆环病毒2型地高辛标记探针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J].中国兽医学报,2008,28(7):771-774.

猜你喜欢
圆环抗原基因组
加权全能量最小的圆环形变
牛参考基因组中发现被忽视基因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一例鸭圆环病毒病的诊断
圆环上的覆盖曲面不等式及其应用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盐酸克伦特罗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
基因组DNA甲基化及组蛋白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