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4例住院患者死亡病例分析

2010-06-21 09:48张凤珍张俊棉徐凤欣
中外医疗 2010年5期
关键词:住院病人死因总数

张凤珍 张俊棉 徐凤欣

(航天科工集团731医院内二科 北京 100074)

本文就在2006~2008年3年之中来我院的534例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分别为性别,年龄,死亡原因。以便降低住院病例病死率,并了解其主要死因构成和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与我院2006~2008年住院病人中的统计报表、死亡病例及死亡病人登记表,数据真实可靠。

1.2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1.3 死因按ICD-9国际疾病分类,分类转换按ICD-10国际疾病

2 结果与分析

2.1 住院病人病死率(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在3年时间2006~2008年全院共出院病人19416例,死亡534例,病死率为2.75%,病死率最高为2.85%,最低为2.65%;对3年的病死率进行χ2检验,统计结果表明不同年份之间病死率有显著差异(P<0.005),且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2.2 死亡患者性别年龄构成(表2)

本组534例死亡病例,男性320例,占59.93%;女性214例,占40.07%;男女之比为1.50:1,男性显著高于女性。死亡人数最多的年龄段为70~79岁和80岁以上的,分别占30.90%和25.47%,50岁以上的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92.32%,提示我们应加强对中老年人疾病的质量管理,并列为质量监控重点。

2.3 住院死亡病例死因构成(表3)

2.3.1 循环系统疾病排为第1位,共计死亡202例,占死亡总数的37.82%。

表1 2006~2008年住院病人病死率

表2 2006~2008年住院死亡病人性别年龄构成

2.3.2 肿瘤系统疾病排为第2位,共计死亡152例,占死亡总数28.46%。

2.3.3 呼吸系统疾病排为第3位,共计死亡82例,占死亡总数的15.36%。

3 讨论

3.1 住院病死率是反映医疗质量的1项重要指标

2006~2008年我院住院人死亡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显示了我院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3.2 循环系统疾病的死亡居死因顺序的第1位

可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生活压力增大,人们所说的“富贵病”—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们生命的主要死亡原因。因此,应加强心血管疾病病的防控和管理,加强宣传和普及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加强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口身体素质,建议合理饮食,控制高糖、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改善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是控制和降低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的主要手段[2]。

3.3 恶性肿瘤的死亡居死因顺序的第2位

肿瘤病人逐年增加,其原因除诊断和治疗学的开展使肿瘤的确诊率提高外,主要是外源性致癌因素的增多如空气污染、食品污染、吸烟、饮酒等都与肿瘤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应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提高人们对肿瘤防治的整体水平。

3.4 老年人是死亡的重点人群

与文献报道的结果相近[1]。这表明中老年人仍然是我们医务工作者关注的对象,面对社会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应加强老年疾病的防治和研究,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开展与引导社区卫生服务,不断满足社会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医疗需求。

3.5 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居死因顺序的第3位

这与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环境污染没得到重视和改善有一定关系。另外,有大量的吸烟人群,以及汽车数量的猛增,也是诱发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因素。社会应加强健康教育,居民应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抑制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

[1]王宇红,冯家琳,王辉,等.1993~2002年某院住院病人死亡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4,11(3):231.

[2]孙仁峰,李亚东,王晓威.1899例循环系统疾病患者死因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5,12(2):166~167.

表3 2006~2008年住院死亡病例疾病系统构成及顺位

猜你喜欢
住院病人死因总数
呼吸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闹科场传奇》述介——兼及张懋畿死因
道光帝皇长子奕纬死因辨析
◆我国“三品一标”产品总数超12万个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一半”与“总数”
我国死因认定程序的反思与重构
某肿瘤医院2010-2014年恶性肿瘤患者死因分析
论神经内科住院病人护理安全隐患与防护措施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我军歼敌总数及各年度的歼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