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电气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及应对

2010-06-25 01:29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李晶晶郭丽平张亮果岩
电器工业 2010年11期
关键词:技术性有害物质电工

机械工业北京电工技术经济研究所 李晶晶 郭丽平 张亮 果岩

1 引言

近年来,发达国家对电气产品所采取的与“绿色、环保”相关的技术性贸易限制措施越来越多,这些绿色技术性贸易壁垒严重影响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针对当前我国电气产品出口面临的国际绿色技术性贸易壁垒,开展国际绿色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技术研究,分析电气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有毒有害物质在材料中的分布,对国内企业如何规避和应对绿色贸易壁垒以及提高自身制造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电气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技术性贸易措施特点及应对

表1 国外有毒有害物质技术性贸易措施(部分)

按照目标市场原则分析技术性贸易措施,即以我国电工产品出口量大的目标市场技术性贸易措施为主,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年鉴统计数据,我国低压电工产品出口以欧盟、北美以及日韩市场为主,涉及的有关绿色环保法律法规已多达十余个,其中部分绿色环保法律法规见表1。

结合电工行业出口低端产品多、贴牌产品多的特点,我们面对的国外有毒有害物质技术性贸易措施归纳为4个特点:动态更新加快、限制物质增多;放射效应明显、各国仿效不断;实质体现了发达国家高技术;。

1)动态更新加快,限制物质增多:以欧盟指令为例,自2003年发布RoHS 指令以来的几年间(自指令实施时间只有3年),欧盟已陆续发布和修订了REACH法规、电池指令、镉指令等,限制物质从最初的单一物质到6种物质,再到REACH要求注册的15种物质,可以看出有毒有害物质限制使用要求出台时间密集,规定物质范围越来越宽,可以看出当今国际对全球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还说明国外以环保名义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扩大趋势,这对我国电工产品出口非常不利[1]。

2)贸易措施放射效应,多国仿效:国际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放射性特点突出。2003年欧盟出台RoHS指令,要求进入欧盟市场的部分电气电子产品限制使用铅镉汞等6种有毒有害物质。其效应很快被各国仿效,美国、日本、韩国等先后以各种方式提出了同样的要求,以至于扩大到指令范围以外。例如调研中了解到,山东某生产铁路机车的企业在与欧洲公司合资生产实现材料本地化中,国外公司将符合RoHS要求作为选择材料供应企业本地化的要求;又如我国出口到美国的高效电机,由于是贴牌产品,外商要求所用材料必须符合RoHS指令。上述两个事例所及产品,并不在RoHS范围。更有甚者,外商已要求我国企业掌握是否含有REACH限制的物质,究其原因,该公司将我出口高效电机装入成套装备内销售到如欧盟、亚洲等,只能按最严要求。

3)体现发达国家材料水平: 欧盟国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关注有毒有害物质,为此进行了精心的技术准备,RoHS指令提出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大多数在欧洲已经完成了替代技术研发,例如西门子公司2000年已经将限制在公司产品中使用若干种有毒有害物质制定为企业标准。众所周知,材料作为国外大公司的核心技术很少扩散或输出到发展中国家,例如我国引进了若干高低压电器的制造技术,但其中的电触头材料技术,只能靠自己摸索。可以说,限制有毒有害物质也体现了发达国家利用掌握替代技术占领材料技术的制高点,这给我国企业造成巨大影响。

4)体现企业体系管理水平:国外推出限制在电气电子产品中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形式,已经从最初对单一物质、材料的要求,上升到企业物质管理、供应链管理等体系管理的层面。对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要求企业跟踪国外相关法律法规的动态更新,建立完善的物质管理制度,做好上游供应链的管控等一系列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措施,这样一环套一环地,实现整个物质供应链的管理水平。这对我国的大多数电工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

3 典型电气产品的有毒有害物质分布

本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低压电器、中小电机、电线电缆、电器附件、电动工具(电钻、角向磨光机)共6类低压产品进行有毒有害物质的分布研究,这6类电工产品占我国电工产品出口额大,2006年、2007年出口额分别为315亿美元和215亿美元,占当年电工产品总出口额的四分之一。另外,这6类产品受国际绿色技术贸易壁垒影响大。

本文对以上6类典型电器产品中的每一类都选取了3个样品进行拆分,共涉及67类材料/物质,其中黑色金属6类,包括碳素结构钢、不锈钢、硅钢片、热双金属、灰口铸铁等;有色金属6种,包括紫铜、黄铜、磷铜、无氧铜线、铸铝及铝合金;高分子材料22种;绝缘漆布类制品4种;绝缘纸类4种;其他材料如电触头、石墨、棉纱3种;辅助材料10种,包括各类漆、钎焊料、润滑脂等;另外外购件11种,包括各类螺丝、螺母、垫圈、弹簧、轴卡、滚动轴承、印制线路板等。

根据前面基于专业知识的判断以及近几年应对欧盟指令的重点,本文关注点集中在高分子材料,选取典型电气产品拆分测试,检出零部件177件含有6种有毒有害物质、卤素及多环芳烃物质,涉及近40种材料。其中铅≥1000ppm的35件、镉≥100ppm7个(另有1个接近)、六价铬超标1个、多溴二苯醚≥1000ppm 若干个、卤素≥1500ppm 39个、测出多环芳烃4个,未测出汞、多氯联苯超标,分析原因是我国绝缘材料很少添加苯类材料。

综上所述,电工行业在涉及有毒有害物质使用方面,主要有以下特点:涉及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有铅、镉、PBDE、卤素及PAHs几种,六价铬主要集中在外购标准件中。在本文研究的低压电器、电动工具、电器附件、电线电缆这些大量出口的产品中,都不同程度的检测到零部件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情况,尽管未能在更大的产品范围进行有毒有害物质的实测,但依据材料特性,还是能够说明一定的问题。

上述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存在于高分子材料中,如塑料、尼龙、橡胶中,而在金属材料中不多见。本课题涉及到的有毒有害物质存在于PVC、PBT、尼龙、橡胶、ABS等材料中,这些材料被广泛用于各类电气产品,它们在电气产品中主要执行绝缘功能、耐电流耐电压要求等电气绝缘性能的重要的结构部件。

材料颜色的鲜艳与否,与是否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没有必然联系。尤其是PVC材料的铅含量,与电缆外皮颜色是否鲜艳,没有必然的关系,相反与企业有关,即同一企业的产品,有毒有害物质含量或者均不超标,或者反之。这可以从另一侧面反映企业的进料与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有必然联系[2]。

从材料来源看,电工企业已经进入专业化制造,包括电工塑料零部件,如电动工具和低压电器、电机行业,零部件的专业化生产程度高,企业一般直接进货电器零件。只有电器附件企业自己挤压、压制塑料件,但塑料母料则是按照材料要求直接进货,在企业内加工生产时不再添加其他物质。

4 结语

本文针对国外绿色技术法规进行研究,直接指导企业规避壁垒性法规,大幅降低了出口不合格的风险,同时稳定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针对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的分布与含量研究,对提升电气产品绿色设计竞争力,促进我国自主电工材料、产品的研发制造水平进步,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积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新的技术性法规也将被逐渐提出,只有及时的跟上国际脚步,同时提升我国材料制造水平,参与国际性技术法规的制定,才能长久的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郭丽平,欧盟REACH法规对我国电工产品影响初探,电器工业,2008(3):50-52

[2]孙伟博,张亮,李晶晶,郭丽平,电线电缆有毒有害物质分布及替代初探,家电科技,2009(19):89-91

猜你喜欢
技术性有害物质电工
空气净化器有害物质二次污染研究
关于吹牛的一些技术性问题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糊涂的维修工
麦冬中外源性有害物质的分析
变电站基础工程冬季施工经济技术性比较
我国将加强汽车有害物质管理
拟发布有毒有害物质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