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猪场猪呼吸道综合征相关病原感染的病原学调查

2010-06-26 03:36马万里张绍军王丽霞徐贺静韩庆安
兽医导刊 2010年7期
关键词:病原学病原体病原

马万里,张绍军,王丽霞,徐贺静,韩庆安

(1.河北省唐海县第九农场,河北唐山 063208;2.唐山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唐山 063004;3.迁安市委农工部, 河北迁安 0644002;4.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农经局,河北唐山 063000;5.河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北保定 071000)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是由一种或多种细菌、病毒、加上环境应激所引起的混合感染,通常由细菌、病毒或支原体首先侵入猪的呼吸道,破坏猪的呼吸道防疫屏障后,其它气源性病菌乘隙进入猪的呼吸系统,造成继发感染,故可将病原分为原发性病原和继发性病原。原发性病原有猪肺炎支原体(M.H)、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伪狂犬病毒(PRV)、猪流感病毒(SIV)、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瘟病毒(CSFV)、猪呼吸道冠状病毒(PRCV)等;继发性病原有猪链球菌(S.S)、多发性巴氏杆菌(Pm)、副猪嗜血杆菌(HPS)、猪附红细胞体(EH)等。本研究通过对PRDC发病猪群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旨在掌握2004-2007年河北省规模猪场PRDC的主要病原,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PRDC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从而减少其对猪群的危害。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

1.试验猪场及猪群。样本采自全市17个县(市、区)68个规模猪场(其中大型规模猪场14个,中型规模猪场16个,小型规模猪场38个)的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发病猪群。其中采集病料最多是仔猪群(哺乳仔猪和保育猪),共46个;其次为育肥猪群, 共22个,种猪群(生产母猪和种公猪)最少,共11个。

2.病原学样本。采集病死猪的血液,脑组织,淋巴结,胸、腹腔积液,肺脏、肝脏、肾脏、脾脏、心脏等内脏器官,用于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的检测。

3.试剂及菌株。CSFV RTPCR检测试剂盒、PRRS RT-PCR检测试剂盒、PRV PCR检测试剂盒、PCV2 PCR检测试剂盒,均由北京爱德士元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麦康凯琼脂板、巧克力琼脂板、鲜血(5%绵羊血)琼脂板、三糖铁琼脂斜面按常规方法配制。肝素购自保定化学试剂公司;微量生化发酵管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NAD购自北京鼎国生物科技发展中心;金黄色葡萄球菌株由河北农业大学动科院微生物实验室保存。

4.主要仪器。电子天平、真空干燥器、电泳槽、微波炉、组织研磨器、-20℃冰箱、Eppendorf可调移液器、Heraeus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Biometra PCR基因扩增仪、UVP紫外凝胶成像处理系统、Tanon EPS100型电泳仪(北京六一仪器厂)、Forma Scientific CO2培养箱。

(二)方法 病毒性病原体采用PCR或RT-PCR方法,细菌性病原采用培养、分离鉴定方法,寄生虫通过染色镜检方法进行检测。

阳性率统计以猪场为单位,只要从该猪场采集的组织、血样等样本中检测到病原,则判断该猪场感染该病原。场阳性率为20%以上的病原体为该规模场PRDC的主要病原。

二、结果

结果见表1、表2和表3。

三、分析与讨论

唐山地区规模猪场4年来PRRSV、PCV-2、APP、E.coli(大肠杆菌)、和EH场阳性率基本呈逐年上升,CSFV呈逐年下降趋势;PRV前三年呈逐年上升,第四年呈下降趋势,且下降明显;Sal.(沙门氏菌)在2006-2007年、CSFV和PRV在2004-2005年、Tpl(弓形虫)在2004年对规模猪场的危害较大;而Pm、S.S和HPS对规模猪场危害不大。虽然E.coli在2005-2007年,Sal.(沙门氏菌)在2006-2007年为主要病原,但是它们不是原发性病原,是继发病原。主要是因为它们多是从发病中晚期的猪群病料中分离到的,而在发病早期的猪群病料中很少检测到,所以唐山地区规模猪场PRDC主要病原是PRRSV、PCV2、APP和EH。

4年来,唐山地区共调查发病的规模猪场68个,其中小型规模猪场最多,为38个,占55.88%;其次为中型规模猪场,为16个,占23.53%;大型规模猪场最少,为14个,占20.59%。调查PRDC发病猪群共79个,其中仔猪群最多,为46个,占58.23%;其次为育肥猪群,共22个,占27.85%;种猪群最少,共11个,占13.92%。这表明规模猪场PRDC发病率同猪场规模呈负相关,同猪群类型有明显相关性。

表1 2004-2007年唐山地区PRDC病原学调查场阳性率(%)

表2 2004-2007年不同类型规模猪场PRDC病原学调查场阳性率(%)

表3 不同类型病原体混合感染情况

2004-2007年,唐山地区多病原混合感染的规模猪场所占比率分别 为 84.61%、94.44%、95.65% 和100%。2004年,规模猪场主要以三病原和四病原混合感染为主,到2007年时,则发展到以四病原、五病原和六病原及以上混合感染为主。多病原混合感染主要以病毒性病原体之间和病毒性与非病毒性病原体之间混合感染为主,也出现非病毒性病原体之间的混合感染现象,但所占比率不大。

全国PRDC发病猪场多病原混合感染现象比较普遍。蒙雪琼等(2006)、覃绍敏等(2007)调查结果 表 明,SIV与 PRRSV、CSFV、PCV2、PRV的混合感染还是比较常见。徐辉等(2007)等认为,浙江省2007年“猪高热病” 是以PRRSV为主要病原或诱因所致的CSFV、PCV2和PRV等多病原混合感染的综合性传染病;而陈义祥等(2005)调查表明,PRRSV感染在广西猪场已普遍存在,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现象逐渐趋向复杂化。杨宗照等(2006)的研究表明,2004年杭州地区3个规模猪场陆续发生的仔猪腹泻、保育猪呼吸困难的疾病,是由猪瘟合并PRRSV和PCV2感染造成的。

总之,唐山地区规模猪场病原学调查PRDC主要病原是PRRSV、PCV2、APP和EH,为今后防控的重点。

略)

猜你喜欢
病原学病原体病原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病原学分析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
鸡伤寒和鸡白痢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病原学诊断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