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鲜食辣椒品种2009年贵州区域试验

2010-06-29 02:20姜虹蓬贵华苏丹詹永发王金洪
长江蔬菜 2010年20期
关键词:永利节位甜椒

姜虹 ,蓬贵华 ,苏丹 ,詹永发 ,王金洪

(1.贵州省辣椒研究所,遵义,563006;2.贵州省种子管理总站)

田间区域试验是农作物品种审定、示范推广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据[1]。为准确鉴定和掌握辣椒品种在贵州的丰产性、抗病性、优质性、适应性和综合表现,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的特征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辣椒品种在贵州的审(认)定、推广提供科学依据,适应贵州辣椒生产发展的需要,在贵州省种子管理总站组织下,2009年对部分鲜食辣椒品种在贵州实施了田间区域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6个:黔椒4号由贵州省园艺研究所推荐,韩玉109、新甜椒一号和长研201由贵阳杰丰农业种子公司推荐,早青109和永利209由贵阳蔬菜种子产销实业公司推荐。对照辛香二号由贵州国豪种业有限公司提供。

1.2 承试单位

承试单位有9个:贵州省辣椒研究所、贵阳市蔬菜产业办公室、铜仁地区农科所、遵义县辣椒产业办公室、黄平县农业局、独山县农业局、大方县农业局、关岭县农业局和册亨县农业局。

1.3 试验方法

参试品种由贵州省种子管理总站统一编号和寄发种子,承试点试验均采用拱棚薄膜覆盖播种育苗,苗龄6~7叶移栽大田。大田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3畦区,小区面积18 m2,畦带沟宽1.2 m,畦面宽0.8 m,株行距0.28 m×0.60 m,双株定植。四周设保护行。各小区实收计算667 m2的辣椒产量。大田栽植期防虫不防病,以鉴定参试品种的田间抗病能力。调查记载项目和标准按 《贵州省辣椒新品种区域试验实施方案》执行[2]。试验数据用DP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表中值为各点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分析

①丰产性 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地点、品种×地点和品种间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从试验结果看(表1),比对照种增产的品种有:黔椒4号、韩玉 109、长研201、早青 109和永利209等5个品种,其中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的有韩玉109、长研201、早青109和永利209等4个品种,黔椒4号与对照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新甜椒一号品种比对照减产,差异达显著水平。参试品种平均667 m2干辣椒产量高低依次为长研201(2 299.22 kg)>早青 109(2 284.24 kg)>永利 209(2 207.45 kg)>韩玉109(2 189.08 kg)>黔椒 4 号(1 910.55 kg)>辛香二号(1 736.40 kg)>新甜椒一号(1 547.68 kg)。 长研 201 在9个试点都表现增产,黔椒4号在9个试点中有8个试点表现增产,永利209在9个试点中有7个试点表现增产,早青109在9个试点中有6个试点表现增产,新甜椒一号在9个试点中仅有2个试点表现增产。

②稳产性分析 以各个试点产量作自变量X,以各个参试品种在各试点的产量作依变量Y,建立回归方程,进行产量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表1),参试品种中回归系数最接近1的品种是长研201,其次是黔椒4号;偏离最大的是早青109,其次是永利209。参试品种中长研201、黔椒4号和新甜椒一号比对照种的稳产性好,其中以长研201品种的稳产性相对最好。各品种的稳产性高低依次为:长研201>黔椒4号>新甜椒一号>辛香二号 (CK)>韩玉109>永利209>早青109。

表1 参试品种产量比较

表2 参试品种主要经济性状及生育期比较

表3 参试品种田间抗病性比较

③产量综合评价 如表1所示,产量综合评价很好的品种只有长研201,综合评价好的品种有韩玉109,综合评价较好的品种有黔椒4号、早青109、永利209等3个品种,新甜椒一号和对照种辛香二号品种的综合评价较差。

2.2 生育期比较

由表2可知,参试品种的全生育期平均在187.44~193.11 d,对照种辛香二号全生育期为187.44 d,长研201与对照种的全生育期相当,其余品种均比对照长0.23~5.67 d;生育期最长的品种是黔椒4号,为193.11 d。

2.3 性状比较

由表2可知,从参试品种的初花节位看,黔椒4号和韩玉109与对照种辛香二号的初花节位较低,均为8~11节位,其他参试品种初花节位比对照种高1~2节;参试品种的辣椒植株分枝次数除新甜椒一号以平均5.85次比对照的6.53次少外,其他参试品种比对照多0.08~0.94次,提高了1.07%~14.34%;从参试品种的株型大小看,韩玉109、长研201和早青109等3个品种比对照种高大;黔椒4号比对照种略矮,但大株幅比对照种大;永利209和新甜椒一号的株型比对照种高,但株幅比对照种小。黔椒4号单株挂果22.42个比对照种的19.40个多3.02个,提高了15.57%;其他参试品种的单株挂果数比对照少3.61~8.94个,减少了18.61%~46.08%;各参试品种的单果鲜质量比对照多 0.06~32.20 g,增幅 0.38%~221.52%;参试品种及对照种间果形及果大小均有明显差异。

2.4 田间抗病性比较

由表3可知,从各参试品种田间试验在贵州的感病情况看,黔椒4号的病毒病和疫病感病率比对照的0.39%和1.42%低0.06和0.32个百分点,青枯病和枯萎病感病率比对照的0.16%和0.25%高0.33和0.72个百分点;长研201的病毒病感病率比对照低0.07个百分点,青枯病、枯萎病和疫病的感病率分别比对照种高1.02,0.37和0.62个百分点;其他参试品种对调查的4种辣椒病害的感病率均比对照高。

3 小结

3.1 长研201

平均667 m2产量2 299.22 kg,比对照增产32.41%,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位居第一。在9个试点中都表现增产。平均生育期187.44 d,与对照种相当。主要农艺性状各试点的平均表现为:株高50.49 cm,株幅50.56 cm,初花节位10~13节,分枝次数为6.60次,单株结果14.48个,果实单生向下,果实羊角形,单果鲜质量33.16 g,果长16.53 cm,果宽2.61 cm,果柄长4.63 cm。田间表现病毒病、青枯病、枯萎病和疫病的感病率分别为0.32%,1.18%,0.62%和2.04%,分别比对照种增-0.07,1.02,0.37和 0.62个百分点。

3.2 早青109

平均667 m2产量2 284.24 kg,比对照增产31.55%,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位居第二。在9个试点中有6个试点表现增产。平均生育期187.67 d,比对照种长0.23 d。主要农艺性状各试点的平均表现为:株高49.53 cm,株幅49.33 cm,初花节位9~11节,分枝次数为6.81次,单株结果14.20个,果实单生向下,果实牛角形,单果鲜质量 34.14 g,果长15.23 cm,果宽2.74 cm,果柄长4.34 cm。田间表现病毒病、青枯病、枯萎病和疫病的感病率分别为 0.51%,2.45%,2.71%和2.88%,分别比对照种增加0.12,2.29,2.46和1.46个百分点。

3.3 永利209

平均667 m2产量2 207.45 kg,比对照增产27.13%,产量差异呈极显著水平,位居第三。在9个试点中有7个试点表现增产。平均生育期188.89 d,比对照种长1.45 d。主要农艺性状各试点的平均表现为:株高49.99 cm,株幅 48.22 cm,初花节位 10~13节,分枝次数为7.33次,单株结果15.79个,果实单生向下,果实羊角形,单果鲜质量35.46 g,果长15.24 cm,果宽2.82 cm,果柄长4.53 cm。田间表现病毒病、青枯病、枯萎病和疫病的感病率分别为 0.46%,1.31%,1.11%和1.79%,分别比对照种增0.07,1.15,0.56和0.37个百分点。

3.4 韩玉109

平均 667 m2产量 2 189.08 kg,比对照增产26.07%,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位居第四。在9个试点中有7个试点表现增产。平均生育期188.44 d,比对照种长1 d。主要农艺性状各试点的平均表现为:株高50.20 cm,株幅49.11 cm,初花节位8~11节,分枝次数为6.60次,单株结果14.86个,果实单生向下,果实牛角形,单果鲜质量36.71 g,果长15.95 cm、宽2.73 cm,果柄长4.37 cm。田间表现病毒病、青枯病、枯萎病和疫病的感病率分别为0.62%,0.69%,0.52%和2.05%,分别比对照种增加0.23,0.52,0.27和0.63个百分点。

3.5 黔椒4号

平均 667 m2产量 1 910.55 kg,比对照增产10.03%,产量差异呈显著水平,位居第五。在9个试点中有8个试点表现增产。平均生育期193.11 d,比对照种长5.67 d。主要农艺性状各试点的平均表现为:株高48.67 cm,株幅49.33 cm,初花节位8~11节,分枝次数为7.47次,单株结果22.42个,果实单生向下,果实羊角形,单果鲜质量15.95 g,果长15.53 cm、宽1.62 cm,果柄长4.64 cm。田间表现病毒病、青枯病、枯萎病和疫病的感病率分别为0.33%,0.49%,0.97%和1.10%,分别比对照种增-0.06,0.33,0.72和-0.32个百分点。

3.6 新甜椒一号

平均 667 m2产量 1 547.68 kg,比对照减产10.87%,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位居第七。在9个试点中,有2个试点表现增产。平均生育期191.50 d,比对照种长4.06 d。主要农艺性状各试点的平均表现为:株高52.23 cm,株幅40.00 cm,初花节位 9~11节,分枝次数为5.85次,单株结果10.46个,果实单生向下,灯笼形,单果鲜质量51.09 g,果长10.04 cm、宽4.52 cm,果柄长3.48 cm。田间表现病毒病、青枯病、枯萎病和疫病的感病率分别为1.66%,2.67%,0.66%和2.11%,分别比对照种增加1.27,2.51,0.41和0.61个百分点。

[1]翟英芬,郑奕雄,邝美玲,等.2006年秋季广东省辣椒品种区域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08(8):30-32.

[2]贵州种业信息网.2009年贵州省辣椒(干椒和鲜椒)新品种区域试验实施方案[EB/OL].http://222.128.135/seedchina/guizhouseed.

猜你喜欢
永利节位甜椒
不同光周期对甜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科技兴邦 创新强国
深圳市永利种业有限公司
陆地棉各节位种子油分含量的遗传分析
毕永利教授简介
留果节位对哈密瓜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甜椒炒童子鸡
甜椒炒童子鸡
夏黑无核等五个葡萄品种冬季修剪技术研究
早熟网纹甜瓜留种节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