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语解惑(4):两种自谦语

2010-07-14 03:32大连外国语学院张岩红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0年8期
关键词:自谦敬语听话者

大连外国语学院 张岩红

请看以下例句:

大家一定会感到这两个例句都很别扭。但是如果把例(1)(2)分别改成例(3)(4)的话,则会觉得自然多了。

为什么「伺う」换成「参る」后句子就通顺了呢?这是因为,「伺う」和「参る」尽管都属于自谦语,但是由于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不能等同。这种差异就在于说话人表示敬意的对象不同。「伺う」表示说话者对动作的对象的敬意;而「参る」则表示说话者对听话者的敬意。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例(1)的动作的对象是「公园」,但对「公园」这样一般的公共场所是没有必要表示敬意的,因此这里用「伺う」显然不合适。例(2)所涉及到的动作的对象是「祖父の家」,在他人面前对自家人表示敬意自然不妥,因此例(2)也不合适。

将例(1)改成例(3)后,由于「参る」表示对听话者的敬意,因此句子就不会感到有什么不妥了。例(2)改成例(4)后,由于「参る」不表示对动作的对象「祖父の家」的敬意,而只是向听话者表示敬意,因此例(4)句子成立。

这就是说,尽管「伺う」和「参る」都可以作为自谦语表示敬意,但由于它们所表示的敬意的对象不同,前者表示对动作的对象的敬意,而后者表示对听话者的敬意,因此二者在用法上也是有所区别的。

为此,在日本文化审议会于2007年2月2日向文部科学省提交的「敬语の指针」中,将自谦语一分为二,分成了自谦语Ⅰ和自谦语Ⅱ,以示区别。即,自谦语Ⅰ表示的是对动作的对象的敬意;而自谦语Ⅱ表示的是对听话者的敬意。

比如我们可以说「先生のところに伺います」,但不能说「祖父のところに伺います」。因为「伺う」所尊敬的对象可以是动作的对象「先生」,而不能是自家人「祖父」。若将「祖父のところに伺います」中的「伺う」换成「参る」,说成「祖父のところに参ります」的话,句子就显得稳妥多了。因为这时的「参る」与动作的对象「祖父」无关,只是对听话者表示一种敬意,因此句子是成立的。

如果谈话中的动作的对象和听话者是同一个人,而且都是需要尊敬的人的话,那么这时用「伺う」和「参る」都无妨,句子都成立。例如:

需要说明的是,例(5)表示说话者对动作的对象「お宅」的敬意,而例(6)则表示说话者对听话者「あなた」的敬意。表面看似乎没什么差别,但仔细推敲的话还是有所区别的。

那么自谦语Ⅰ和自谦语Ⅱ是怎样来区分的呢?先说自谦语Ⅱ。一般来说,典型的自谦语Ⅱ有「いたす」「申す」「存じる」「参る」等。它们都表示对听话者的尊敬。例如:

从以上这些例句可以看出,它们均不涉及动作的对象,只表示对听话者的敬意。

再说自谦语Ⅰ。自谦语Ⅰ的典型形式为「お/ご~する」「お/ご~申し上げる」等一般型。此外还有像「申し上げる」「存じ上げる」「伺う」「いただく」「さしあげる」「お目にかかる」「お目にかける」「ごらんに入れる」「捭见する」「捭借する」等固定形式的特定型。它们都表示对动作的对象的尊敬。例如:

这些例句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是对动作的对象(波浪线部分)表示敬意。

了解了自谦语Ⅰ和自谦语Ⅱ的特点后,以下例句为什么不能成立,则不言自明。

(7)私は六时の特急にお耧りします。

(8)私は每晚ラーメンをお作りします。

猜你喜欢
自谦敬语听话者
“鄙人”是用来称呼谁的?
对日语终助词「ね」、「よ」功能的比较和简析
有些话
韩国语中的敬语表达方式总结
关于日语敬语中“敬意敬语论”和“关系认识敬语论”相对立的研究
敬语所描绘的人际关系图
——“内”和“外”
日语自谦语I、II的语用分析
——兼论自谦语的分类
跨文化交际语用失误谁之误
东施效颦
日语敬语习得常见误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