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皇岗社区老年人群全科医学保健的社区诊断

2010-07-16 02:16程颖莲陈渊青莫端豪马超伦谭淑萍
中国全科医学 2010年4期
关键词:慢性病患病率全科

程颖莲,陈渊青,张 雪,莫端豪,马超伦,谭淑萍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 2006年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 1.49亿,且老龄化增长速度快,年均增长率高达 3.2%,几近总人口增长速度的 5倍。老年人口数量的剧增必然要对养老保障制度和老年人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我院开展了社区老年人群全科医学保健和生存质量研究科技计划项目,本研究对皇岗社区老年人群的全科医学保健服务需求进行了社会人口学诊断、流行病学诊断和行为与环境诊断,以期为开展社区老年人群全科医学保健和生存质量研究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深圳市皇岗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共 666人(占社区总人口的 1.94%),其中 60~74岁 468人 (占70.3%),75岁及以上 198人 (占 29.7%),最大年龄 96岁。深圳市皇岗社区老年人群的数量及结构详见表 1。

表 1 深圳市皇岗社区老年人群的数量及结构 [n(%)]Table 1 Quantity and structure of the senior citizens in Huanggang community,Shenzhen

1.2 方法 2009年 1月根据个人健康档案电脑号随机抽取在皇岗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进行周期性体检的 666名 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的 340人的个人体检报告和健康档案,并根据名单进行入户调查,并进行老年功能量表、家庭功能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1-3]测评。调查内容包括:社区老年人的人口数量、性别、年龄构成、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和从事过的职业,家庭结构、居住环境和经济来源,自理能力、社会活动、卫生知识、健康信念、行为习惯、生理指标、心理指标和疾病指标,疾病患病率、疾病构成和就医流向,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利用率和满意度等情况。生存质量和各领域的评分,按所包含条目计算原始分数,再用标准公式转换成 100分制,分值越高,生存质量越好。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0.0 for windows建数据库,进行统计学描述和 Logistic分析。

2 结果

2.1 社区老年人群的主要人口学特征 总人数 340人,其中男 138人 (占 40.6%),女 202人 (占 59.4%);年龄 60~96岁,平均 (75.8±10.1)岁,74岁及以下老年人 142人 (占41.8%),75岁及以上老年人 198人 (占 58.2%);婚姻状况:有配偶 193人 (占 56.8%),丧偶 147人 (占 43.2%);文化程度:小学 214人 (占 62.9%),中学 105人 (占30.9%),大专及以上 21人 (占 6.2%)。

2.2 社区老年人群的主要社会学特征 原职业为农民 190人(占 55.9%),工人 120人 (占 35.3%),干部 30人 (占8.8%);本市户口 264人 (占 77.6%);经济状况较好 (年收入 3.6万元以上)294人 (占 86.5%);自有住房 322人 (占94.7%);与家人同住 250人 (73.5%);享受社会医疗保险待遇 309人 (占 90.9%);家中雇用保姆 69人 (占 20.3%)。社区老年人周期性体检率为 100%,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建档率为 100%。通过问卷调查,社区老年人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0.9%,健康行为形成率为 77.6%,社区老年人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满意度为 81.1%。

2.3 社区老年人群的生存质量情况 生存质量评分为 40.00~90.77分,均值为 (66.57±9.84)分,≥平均分 150人(占 44.1%), <平均分 190人 (占 55.9%,见表 2)。

表 2 社区老年人群的生存质量及各领域得分情况Table 2 Scores of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each domains of senior citizens in the community

2.4 社区老年人群的健康情况 肥胖超重 51人 (占15.0%),血脂水平偏高96人 (占 28.2%)。患有非传染性慢性疾病 (慢性病)169人,慢性病患病率为 49.7%,有些老年人患有多种慢性病。其中,患高血压病者 126人,患病率37.1%;患糖尿病者 67人,患病率 19.7%;患冠心病者 48人,患病率 14.1%;伤残者 6人,患病率 1.8%;患其他慢性病者 45人,患病率 13.2%;慢性病引起的并发症 (脑卒中、心脏病、肾病、眼病、足病和皮肤病等)发生率为 7.9%。

2.5 社区老年人群慢性病主要影响因素的 Logistic分析 以慢性病事件为因变量,没有患慢性病者记为 0,患慢性病者记为1,以性别、年龄、遗传因素、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居住环境、与家人同住、雇用保姆、医疗保险、体育活动、体重系数、胆固醇含量、三酰甘油含量、对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的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和社会环境评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区老年人群慢性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状况、遗传因素、与家人同住、社区健康服务满意度、年龄、心理健康、健康行为、体育活动和社会医疗保险等 (见表 3)。

3 讨论

3.1 社区诊断是运用社会 -心理 -生物现代医学模式,以社区人群及其生产、生活环境为对象,以社区人群健康促进为目的[4]。生存质量包含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和社会环境三大领域,心理健康受到生理健康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改变,而心理健康的改变也同样影响生理健康和社会环境。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全身各系统的生理老化,人体免疫功能逐渐下降,内分泌功能下降,患病率以及疾病的严重程度均较高。深圳市皇岗社区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为 49.7%。有关研究表明,老年人群是慢性病及退行性疾病高发人群,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年龄、医疗保障相关,老年人更需要较好的医疗条件做健康保障[5-7]。根据全科医学模式,人类的健康受到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影响,老年期因其有上述生理、心理、社会方面的改变,老年人成为多种慢性病、多种器官损害、活动不能自理的高危和高发人群,对医疗保健需求越来越多。老年人大多数生活在社区,老年人保健自然而然地成为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全科医学保健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影响老年人健康的有关因素进行调节,降低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风险因子的负作用,消除老年性疾病的诱发因素和行为危险因素,降低社区老年人群的患病率,提高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信念形成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规范治疗率、疾病控制率和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提高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同时为社会和家庭节约医疗开支。

表 3 社区老年人群慢性病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Table 3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ith multi-factors of chronic diseases of senior citizens in the community

3.2 根据本研究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经济状况、遗传、与家人同住、社区健康服务满意度、年龄、心理健康、健康行为、体育活动和社会医疗保险等。因此,提高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区健康服务人员及社区的管理人员与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去实现。应充分开发利用社区资源,以社区全科医学保健服务为载体,认真做好社区动员、社区诊断、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高社区各部门和全体居民对老年人保健重要性的认识、支持力度和参与热情,加强社区的疾病预防与慢性病防治,改善社区生产、生活环境,建设和谐社区和健康社区。

3.3 全科医学是在整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通科医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它以生物 -心理 -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以预防医学为导向,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提供连续、协调、综合性医疗保健服务模式。社区老年人全科医学保健措施关键是做好病因学预防、发病学预防、临床学预防和和康复学预防 “四级预防”保健[8-9]。

3.3.1 做好病因学预防和发病学预防。开展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和日常生活保健指导,针对个体情况给予指导。经常举办老年人健康教育讲座和开展老年人健康促进活动。上门给每个家庭发放预防保健知识和健康行为知识等资料,开展老年人心理健康指导和家庭照顾指导。提高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健康信念形成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使社区老年人及其家人自觉形成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生活方式和推广文明健康的行为方式。

3.3.2 做好临床学预防和康复学预防。发挥社区全科医生学术核心的作用,当好慢性病临床学预防和康复学预防的组织者角色,使确诊患者获得最佳的临床治疗,将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及时转诊到慢性病防治院或综合性医院相应的专科进行诊治,并将已经确诊和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转回社区进行专案管理。开办家庭病床,上门服务,对疾病造成的失能和伤残的患者进行康复指导和照顾,提高规范治疗率、疾病控制率和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终末期患者实施爱心照顾和临终关怀服务,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1 彭炜.社区卫生服务实用教程 [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627-655.

2 苏银花,段功香.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及临床应用进展 [J].护理研究,2008,22(20):1794-1796.

3 杨丽全,郑建盛,连志明,等 .老年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与家庭功能关系 [J].中国公共卫生,2008,27(10):1165-1166.

4 魏来,孙建虎,丁静,等 .2007年中石油东方公司社区诊断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258.

5 熊瑞锦,岳媛萍,康文雁.唐山市老年人生命质量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 [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5):783.

6 杨玲,张元.慢性疾病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J].华西医学,2007,22(4):884-885.

7 庞连智,姚有华,彭美慈,等 .上海和香港老年护理机构中虚弱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比较 [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8):1701-1703.

8 施仲伟 .2007年欧洲高血压指南新动向 [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126.

9 尹玲玲.国外糖尿病社区护理新策略 [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3):1164-1166.

猜你喜欢
慢性病患病率全科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