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融资环境下企业资产重组的风险

2010-07-20 04:14张凤敏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5期
关键词:融资财务企业

张凤敏

资产重组是指企业资产的拥有者、控制者与企业外部的经济主体进行的,对企业资产的分布状态进行重新组合、调整、配置的过程,或对设在企业资产上的权利进行重新配置的过程。进入2009年,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的复苏,我国的金融政策逐渐走向宽松,利率一再降低,银行贷款不停放出,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现在通货膨胀的局面。当时一些以小代价获得贷款的企业也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其可以通过资产重组促进企业的扩张和发展,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新的顾客和市场。不过企业资产的重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公平、效率、社会稳定、区域经济发展、财务风险等方方面面,所以需要做高层次的战略研究,而对宽松融资环境下企业资产重组的研究则更是重中之重。

一、宽松融资环境下企业重组过程中的风险

资产重组分为五大类,即:(1)收购重组。(2)股权转让,包括非流通股的划拨、有偿转让和拍卖等,以及流通股的二级市场重组(以公告举牌为准)。(3)资产剥离或所拥有股权出售,是指上市公司将企业资产或所拥有股权从企业中分离、出售的行为。(4)资产置换,包括上市公司资产(含股权、债权等)与公司外部资产或股权互换的活动。(5)其他类。同时企业重组过程也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风险如下。

1.重组决策阶段的财务风险

在决策阶段,企业对并购环境进行考察,对本企业和目标企业的资金、管理等进行合理的评价,在此过程中存在系统风险和信息不对称风险。信息不对称性即收购方对目标公司的知识或真实情况信息的掌握永远少于被收购方。收购方冒然行动,往往只看到目标公司诱人的一面,过高估计合并后的协调效应或规模效益,而对目标公司隐含的亏损所知甚少,一旦收购实施后各种问题马上暴露出来,造成价值损失。可见,信息不对称性对财务风险的影响是一种决策影响,是通过并购双方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2.重组交易执行阶段的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重组活动是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主动选择的一种企业扩张的发展战略。然而我国很多企业并购重组中一部分不完全是市场经济行为。政府出于挽救亏损企业、妥善安置职工、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的考虑,鼓励优势企业并购重组劣势企业。而有些企业为了取得地方政府的支持,不从自身实力出发,明知不可为而硬着头皮并购,并购重组决策从一开始就潜伏着风险,给将来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在重组实施阶段,企业要决定重组的融资策略和支付方式,从而产生融资风险。当前融资方式有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支付方式选择是重组并购活动的重要环节,企业应充分考虑交易双方资本结构,结合并购动机选择合理的支付方式。当前企业重组并购活动中支付方式单一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之一,我国企业并购多以现金支付或承担债务方式为主。在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资产负债比率较高的前提下,上述两种支付方式将使企业在并购后承担过重的财务负担,降低资本安全,从而导致偿债风险的产生。

3.重组运营整合阶段的财务风险

(1)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重组后由于债务负担过重,缺乏短期融资,导致出现支付困难的可能性。重组活动会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性资源,从而降低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快速反应和调节能力,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2)运营风险。运营风险指重组企业在整合期内由于相关企业财务组织管理制度、财务运营过程和财务行为、财务管理人员财务失误和财务波动等因素的影响,使重组企业实现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发生背离,有遭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性。(3)整合失败的风险。在重组中,融合两种不同的企业文化、统一不同的财务控制系统,建立有效的工作关系,解决被重组企业行政人地位等问题都十分艰难。重组如果对被重组企业分析不足,尤其是对被重组企业的市场价值没有彻底分析和充分了解,重组后就将花费更多的重组成本。

二、宽松融资环境下企业重组过程中风险的防范

1.做好审慎调查和可行性分析

作为重组方,企业除对被重组方的财务报表进行严格审查外,必须对账外的法律责任进行审查。如被重组方对外提供的担保;被重组方承诺的质量保证和返还义务等。作为被重组方,不能仅凭重组方开出的条件如何而放弃对其重组动机和重组方实力的审查。在对重组方进行全面审查时,重点审查重组动机、企业资格、企业实力、财务情况、管理水平。重组动机审查应深入考察重组企业进行重组的深层原因,分析能否达到理想的“双赢”的效果,坚决杜绝“杀鸡取卵”式的重组。在对重组方企业资格、企业实力和财务状况进行审查时,一定要派人实地考查,审查企业的财务报表、账簿和凭证,根据实地考查情况来选择重组方,因为,在目前企业财务管理并不规范、不透明的情况下,对外的报表可能与企业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个别企业一夜之间倒下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在审查重组方的管理水平时,除考察重组方的实际管理水平外,还应考察能够被重组的企业提供高层管理人员。

2.加强融资和投资风险预测

科学地预测融资和投资风险,合理地规避融资和投资风险,可以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谋取经济利益。但只有确定最优的资金结构,才能有效地降低融资和投资风险。(1)选择最有利的融资方式。从现存的融资风险看,企业融资结构失调是加剧各方面风险的根源。企业融资方式包括内部融资方式和外部融资方式,其资金成本往往不同。在选择融资方式时,首先应考虑内部积累,其次再考虑外部融资,通过各种数量分析方法,以资金成本为基础,建立起接近最优资金结构的良好结构,要根据债务资本的流动性、经济性、安全性,评估各种融资方式所带来的风险,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以分散原则控制融资风险。(2)改善经营机制,努力实现借入资金变为自有资金的置换。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变化,改善自身经营机制,变独资经营为股份制经营或集团经营。通过改制变借入资金为自有资金,既可以扩大企业规模,又可以减少融资风险。公司重组并购面临的资金流量和财务压力是相当大的,其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是一种资产负债结构性的风险,因此必须通过调整资产负债比率,加强营运资金的管理来降低风险。在实施重组活动前,企业首先应严格制定并购资金需要量及支出预算,并将未来的现金流入与流出按期限进行分装组合,寻找出真正现金流和资金缺盈的时点,不断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来防范流动性风险。

3.多方面收集重组信息

企业在资产重组前应对一些重组目标进行事前的尽职调查,以充分掌握目标企业的信息,同时与相关中介机构保持良好合作,寻求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目标企业的信息,比较好的建议是跟当地知名中介机构合作,获得他们的支持,同时还可派遣调查团队,实地去收集信息。同时应大力发展中介机构,尤其要培育我国的大型投资银行,扩大重组律师队伍。从企业层面考虑,应在进行重组前期制定与实施明确的人才战略。有计划地引进一批有管理背景的人才,搜寻、网罗和评聘资产重组的交易谈判人才。同时,在企业内部选拔培养一批熟悉本企业运作、具有较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如此才能更好地防范资产重组的风险,提高资产重组绩效。

企业重组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经济活动,随着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重组浪潮的不断扩大,相信对企业重组财务相关问题的研究还会出现新的研究趋势和方向。

猜你喜欢
融资财务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融资
融资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