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教学随笔

2010-07-20 04:14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5期
关键词:会计分录账簿会计科目

许 欣

一、理论性教学

会计学原理这门课程主要是以工业会计的核算为学习对象,包括三大部分,凭证、账簿和会计报表;其中又以填制凭证的会计分录最为难学,会计分录是整个会计的基础,也是难点,分别由记账符号、会计科目和数字组成。这小小的会计分录看似普通但却蕴含着复式记账的精髓,体现出前人的智慧。学生在最初的学习中容易对其产生排斥心理,因为在讲到六大会计要素的时候,教科书上通常会有一张会计科目表,学生一次性的看到这么多的陌生名词,难免会心存疑惑,感觉会计比较难学,容易有抵触心理。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安抚学生的情绪,告诉他们不必马上记住,并且对其中的会计科目逐一解释,最好能结合实际举一些生动的例子,虽然要花上点课时,但是学生在听到会计科目的解释后,会觉得原来这些名词也不是那么难懂,从此对会计相应的建立起一定的兴趣。接下来是系统的学习制造型企业主要经营活动的核算,包括有:资金的筹集、企业供应、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和财务成果这五大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一定不能着急,开始的时候让学生慢慢接受复式记账的方法,一定要先写出会计恒等式,并且画上“T”字形账户,然后对照题目的内容把会计要素写上,接着再指导着学生把会计科目写出来,最后再把他们写成会计分录的形式,这样,学生在心理上比较能接受,学习的效果也好。在企业供应部分和产品销售这两个部分就分别涉及到了买和卖,这是时候就涉及到了增值税的问题,这个问题通常是个难点,学生经常会迷惑,或者搞混淆,那么我们一般是在学习完了销售业务的核算时,特意把这个增值税的问题单独讲上半个课时,彻底让学生明白。

在这五部分的学习中,最大难点莫过于每一节都会碰到的结转问题,材料采购结转到原材料、在建工程结转到固定资产、制造费用结转到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结转到库存商品等等,每一次的结转都会有一些学生转不过去,这时应该多举些例子,放慢脚步,甚至可以在课后个别指导。对于最后一部分的财务成果的学习中,对于利润的计算也通常是个难点,对于简单的收入-费用=利润,学生都能理解,也都会计算,但一旦要求他们通过会计的手段表现出来,很多学生就不知所措了,而且通常在结转利润的分录中涉及的科目较多,这也是考查学生有没有对损益类账户全面掌握的时候,经常会碰到把制造费用也转到利润中去的学生,这个时候教学也需要放慢脚步。笔者最大的感触就是让学生多做题目,多练练,慢慢就明白过来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再附带着有一本习题集,或者教材后面就有习题的比较好,会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只有让学生多练习才能熟记会计科目,熟练的写出会计分录。

二、实践环节

由于课时的限制,在理论课的学习中大多用在会计分录的学习上,对于填制凭证、账簿和编制报表的环节相应的课时教少,故在实践课上可以通过学生购买的真实的凭证、账簿和报表来进行讲解,效果更佳。

1.手工作账。手工作账我们安排了16个课时,有专门的实验教室、实验教材,6人一组,主要做40道左右的分录。我们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自行购买手工作账所需的账页。考虑到学生的资金有限,总分类账也采用活页式的账页。购买的账页包括:通用记账凭证、凭证封面、总分类账、三栏式明细账、多栏式明细账、数量金额式明细账、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对于非专业的学生要求有限,后面的报表我们只讲解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在手工作账课上,按照会计的三部曲,凭证、账簿和报表,其间以学生自行作账为主,老师指导为辅。最后留点时间,给学生连贯的讲解一遍并核对答案,通过16个课时的实践,大部分的学生对理论课中学习的知识大都可以理解并掌握。

2.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安排了8个课时,用的金蝶教学版软件,由于课时的限制,只对其中几个模块进行训练。学生主要是把在手工实验课上的会计分录输到电脑里,然后自动生成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由于电算化的方便使用,因此更受学生欢迎,在脑海里形成数字化会计的印象。

三、小结

通过几年的教学,针对于非专业的会计学原理的教学,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性环节相结合,可以取得很好的成果,并且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大都认清了自己是否适合会计这门职业,笔者觉得这点是很好的收获,不仅让学生学习了知识还让他们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虽然笔者从事了几年的会计教学,总结了一些经验,但是会计政策年年都在变,学生的思维也越来越活跃,越来越有想法,要想教好这门课仍需笔者不断完善,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与时俱进。

猜你喜欢
会计分录账簿会计科目
合作社林木类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
集体资产对外投资的会计处理
合作社专项基金的会计核算
燃烧的账簿
大账簿
卖账簿
基于会计科目演变的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模式与风险分析
轻松编制现金流量表
新旧高校会计制度科目对比浅析
企业环境资源管理与环境报表设计:环境社会学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