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构想

2010-08-07 01:5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张宏峰黄德林
中国商论 2010年10期
关键词:河南电子商务农产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张宏峰 黄德林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服务现代农业是信息化社会中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河南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带,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在全国的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河南农产品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与其庞大的总量并不协调,农产品利用率低,造成了大量的农产品资源浪费。要改变河南农业落后的现状,就要通过发展网络技术,凭借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等手段,提高农业利用信息资源的智能化程度,推动传统的资源型农业向知识型、科技型农业的转化,发展现代农业。因此,积极探讨网络经济下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河南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农产品电子商务具有的各方面优势

与传统的农产品贸易活动相比,利用电子商务发展农产品贸易有以下特点:全球性、经济性和均等性。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生产者能直接和消费者进行交流,迅速地了解市场信息自主地进行交易,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生产者能直接、迅速、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生产出适销、适量的农产品,避免因过剩而导致超额的运输、储藏、加工及损耗成本等。与传统销售模式相比较,电子商务能节约包括信息搜寻成本、摊位费、产品陈列费用、询价议价成本等在内的交易成本和因信息不通畅而带来的风险成本。农业电子商务跨越了时间和地域性的界限,可以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调节生产与市场的矛盾,通过供需双方的及时沟通,使农业生产者能够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合理组织生产,从而使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适销对路,避免农产品结构性的“卖难”问题。农产品企业通过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可以实现网上广告、订货、付款、客户服务和货物递交等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让供求双方可以直接进行交易,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式,实现了销售渠道多元化。

2 河南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可行性分析

2.1 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有助于农产品生产销售

河南农产品种类多,产量高,农产品资源丰富,如许昌鄢陵的花卉、烟叶,信阳的茶叶,南阳的黄牛,新郑的大枣等等。尽管如此,农产品流通不畅已成为阻碍河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影响农民增收乃至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农产品难卖,其实质问题是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与大市场、大流通不相适应的矛盾,这种矛盾正在加剧。农产品的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过剩,是农产品市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农产品结构调整滞后,生产、技术、加工、流通信息不灵,农产品流通的网点、规模、设施等与农产品市场的发展需求极不相称,适应农村市场商品流通的体系不健全所致。从农产品流通环节上看,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信息不灵,盲目跟风。市场信息的形成机制和信息传播手段的落后,使农户缺少市场信息的指导。二是农产品交易手段单一,交易市场管理不规范。现在传统的方式主要是一对一式的现货交易,现代化的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不普及,期货交易、远期合约交易形式更少。要走出困境,建立市场信息畅通,规范、高效的农产品流通新格局刻不容缓。

2.2 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社会环境已经成熟

首先,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为河南农产品发展电子商务模式打下了坚实的物流基础。自2003年以来,河南省“村村通”工程一直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截至目前,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78亿元,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1万公里,全省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1.4万公里,全省48081个行政村已实现通水泥(油)路,居全国第1位,河南近7000万农民从中受益。河南省积极推进“路、站、运”一体化和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全面加强乡 (镇)客运站和乡村招呼站的建设。其次,信息化高速公路建设“退铜进光”工程为河南农产品发展电子商务模式提供了通信设施基础。河南省已经实现行政村光缆覆盖达到78%以上,宽带覆盖率达到97%以上,有效提升了农村综合通信服务能力。 此外,大学生村官计划为河南农产品发展电子商务模式提供了人才技术支撑。截至2009年,全省范围内已基本实现每个行政村至少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大学生村官多有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基础,并且能较快学习和接受新事物,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走规模化经营的道路,农户可以组织供销合作社,由懂技术的大学生村官负责合作社的运营。

2.3 河南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有机遇也有挑战

缺乏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我国目前支撑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资源尚显不足。这一方面使得绝大部分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对去农产品企业发展失去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得大部分农产品企业难以为引进千金难求的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买单,从而给农产品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带来了很大障碍。农业信息网络的建设需要一大批不仅精通网络技术,而且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专业人才,能为农产品经销商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产品信息,对网络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市场形势,回复网络用户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

硬件建设投资较大,资金不足。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在前期能够购置基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但尚不足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系统。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电子商务活动的开展,调整、管理和维护等所需的后续资金要求越来越多。此时,由于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融资难度大,往往难以保证资金的及时投入。目前我国农业小规模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导致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与市场的对接困难,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非常突出。此外,在物流环节,很多农产品具有季节性、不易储存的特点,在保鲜、运输、后期处理上较为困难,这使其物流环节相对于工业品更难于实现。农产品的质量标准滞后,进一步加大了农业电子商务开展的困难。

3 实现河南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构想

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是通过基于信息网络的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农产品生产者、供应商、经销商通过信息平台形成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运作,各个环节之间实现无缝衔接,在这个系统中,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主要角色是企业和消费者,农产品合作社根据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上经销商和零售终端提供的需求信息,向其组织内的农户发布生产信息,生产加工企业、中介组织通过订单向合作社收购农产品,这样减少了农户生产的盲目性,同时为农产品的销路提供了保证,不仅降低了农产品生产的风险,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其运作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在上面图示的模式中,可以按照地域和农产品类型划分的原则,比如以村为单位,农户们组成农业生产合作社,共同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和网络终端的建设,聘任熟悉网络技术的人员进行农产品网络信息的发布、更新和维护,这是第一步。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网络技术人员还要积极主动的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联系农产品加工企业、超市、连锁商店等,发布农产品加工资源信息,市场信息,交易信息,使其成为省内重要的农产品加工销售平台,同时加强与外界发达地区的交流,虽然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积极主动的推销会使农产品的销售锦上添花。

4 结语

我们应该看到电子商务对河南农产品市场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宣传,营造有利于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电子商务环境,让更多的主体参与到电子商务活动中来,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加强信息的反馈。河南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潜力巨大,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我们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时并举,加强自身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引进和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经营的经验,克服自身不足,最大化实现农产品的价值,实现向农业强省的跨越。

[1]黄敏学.电子商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卢荣善.走出传统:中国三农发展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胡天石.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猜你喜欢
河南电子商务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出彩河南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