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杀虫剂对小菜蛾幼虫的室内毒力活性比较

2010-08-09 08:52程东美何龙凤张志祥
长江蔬菜 2010年2期
关键词:小菜蛾甲酰胺阿维菌素

程东美,何龙凤,张志祥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植保系,广东广州,510225;2.华南农业大学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其交互抗性谱广、抗性水平高、繁殖速度快,对蔬菜生产造成了极大威胁。目前已对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Bt、阿维菌素、昆虫生长调节剂类,甚至植物源杀虫剂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是抗药性发展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1]。近年来,一些作用机理新颖的化学药剂和生物农药相继被开发用于防治小菜蛾,如虫螨腈、丁醚脲、阿维菌素等[2];但各种药剂对小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尚缺乏比较。为了更好地控制小菜蛾的为害,筛选出防治小菜蛾的最好方法,本文选用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十字花科蔬菜生产上用于防治小菜蛾的常用药剂,氯虫苯甲酰胺、虫螨腈、阿维菌素等,测试了其对小菜蛾幼虫的室内毒力活性,并比较其活性差异,以期为合理应用这些药剂防治小菜蛾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氯虫苯甲酰胺(20%杜邦康宽悬浮剂),由美国杜邦公司生产提供;虫螨腈(10%除尽悬浮剂),德国巴斯夫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埃玛菌素(1.5%新吊快乳油),河南安阳锐普农化有限公司生产;丁醚脲(25%吊丝宝乳油),陕西秦丰农化有限公司生产;1.8%阿维菌素乳油,山东临沂化联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氟虫腈(5%锐劲特悬浮剂),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生产。

1.2 供试昆虫及饲养

从广州市郊菜心、芥菜或花椰菜上采集小菜蛾幼虫以芥菜饲养,待高龄幼虫化蛹后移入恒温(28±1)℃养虫室,待其羽化后放入养虫笼,用10%蜂蜜供其补充营养,放入甘蓝苗供小菜蛾产卵。选择适龄的F1代幼虫供试。

1.3 生物活性测定

①6种杀虫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活性测定 供试药剂用田间推荐浓度及1/10田间推荐浓度,试虫为小菜蛾3龄幼虫。每个浓度设3次重复,每重复10头试虫[7]。

采用浸叶片法。将新鲜洁净的芥菜叶片在供试药液中浸3 s后取出,放在台面上自然晾干,然后将叶片置于垫有保湿滤纸的培养皿(Φ=9 cm)中,每皿10头小菜蛾3龄幼虫。处理后将培养皿置于恒温养虫室中,24,48,72 h后调查死亡率。用毛笔尖碰试虫,若身体不动则视为死亡[3]。以清水处理的叶片作为对照。

②6种杀虫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 根据室内活性测定结果,采用浸叶片法测定每种药剂各个浓度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毒力作用。每种药剂按有效成份设计5个浓度梯度,每个浓度设3次重复,每重复10头试虫。试验方法同上。处理后24,48,72 h后调查死亡情况,计算死亡率、校正死亡率,并以浓度对数为X,校正死亡率机率值为Y,求毒力回归方程、相关系数、致死中浓度LC50及其95%置信限。按下式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死亡率 (%)=(死虫数/总虫数)×100%;校正死亡率(%)=(处理组死亡率-对照组死亡率)/(1-对照组死亡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6种杀虫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活性测定

由表1可知,处理后24 h,6种药剂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毒杀活性均不显著,高浓度和低浓度处理的死亡率均较低;处理后48 h,氟虫腈和埃玛菌素对小菜蛾的毒杀效果明显高于其他药剂的处理,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5.00%和64.29%;处理后72 h,6种药剂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氯虫苯甲酰胺在浓度为66.67 mg/L时,校正死亡率明显优于其他药剂的处理,为92.59%,其次为氟虫腈(浓度为33.33 mg/L时校正死亡率为85.19%)和埃玛菌素(浓度为20 mg/L时校正死亡率为81.48%)。

2.2 6种杀虫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

由表2可知。采用浸叶片法测定小菜蛾3龄幼虫后24 h的致死中浓度LC50,从高到低依次为丁醚脲、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氟虫腈、虫螨腈、埃玛菌素分别为 996.17,83.11,77.42,63.09,52.82,22.21 mg/L;埃玛菌素的LC50最小,表明其对小菜蛾幼虫的毒力活性最高,而且其置信限与其他各药剂均无重叠,毒力显著高于其他药剂;且相关系数为0.971 3,说明浓度与死亡率之间的相关非常显著;氯虫苯甲酰胺与阿维菌素、氟虫腈与虫螨腈对小菜蛾幼虫的LC50差异不显著;丁醚脲的LC50最大,明显高于其他药剂,说明其活性较低。

处理后48 h和72 h,各药剂的毒力都明显提高,尤其是氯虫苯甲酰胺,其LC50分别为13.90 mg/L和4.77 mg/L;显著高于其他药剂的毒力;其次为埃玛菌素,其LC50分别为13.08 mg/L和8.59 mg/L;氟虫腈与阿维菌素、虫螨腈3种药剂的毒力接近,表明其对小菜蛾幼虫的毒力活性接近;丁醚脲的毒杀作用明显低于其他药剂,表明其毒力活性较低,对小菜蛾幼虫防治要使用较高浓度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各种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导致小菜蛾对许多农药产生抗药性。氟虫腈属于苯基吡唑类杀虫剂,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和内吸作用,对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本文的研究也表明其对小菜蛾幼虫有较高的活性,但由于其对环境生态的为害性,农业部要求自2009年7月1日起,除卫生用、部分旱田种子包衣剂外,在我国境内禁止销售和使用用于其他方面的含氟虫腈成分的农药制剂[4]。除传统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及拟除虫菊酯等农药外,阿维菌素、丁醚脲、印楝素、Bt等也是控制小菜蛾的常用药剂,氯虫苯甲酰胺和埃玛菌素是刚进入国内市场的新药,这些药剂对小菜蛾幼虫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可以作为综合防治药剂中的轮换药剂,还可以作为单剂与传统的化学农药混配,以降低防治成本。

氯虫苯甲酰胺和埃玛菌素与其他几类杀虫剂的作用机制不同,可以用于防治对其他药剂已产生抗药性的小菜蛾。本文的研究也表明,这2种药剂对小菜蛾幼虫的室内活性最高,但价格较贵,在生产上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可以考虑与一些价格低廉、高效的传统杀虫剂组合使用,不仅会降低成本,且可以延缓小菜蛾对这些药剂的抗药性,从而有效地防治小菜蛾。

丁醚脲作为一类前体农药,防治小菜蛾具有见效快、防效高、药效期长,对蔬菜(甘蓝)安全的特点,杀虫效果明显优于氟虫腈、阿维菌素等药剂[5],但在本文的研究中其效果并不明显,可能是因为试验在室内进行,未进行紫外光照射,影响了其效果。

表1 6种杀虫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活性测定

表2 6种杀虫剂对小菜蛾3龄幼虫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表3 6种杀虫剂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方程和相关系数

阿维菌素是作用GAGAa受体的抗生素类生物源农药,于1991年引入我国后逐渐成为防治小菜蛾等害虫的当家农药产品[6]。但由于其广泛大量使用,小菜蛾抗性发展极为迅速,阿维菌素对小菜蛾防治效果也逐渐降低,需要通过药剂的轮换使用来防止小菜蛾产生抗药性。

因此,应有选择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综合防治,且农药一定要交替使用,以增加药效,延缓害虫的抗药性产生[7]。多种农药合理交替使用,研制开发新型有效的农药是当前迫切的任务。

[1]梁卿,徐树兰,李辉,等.1.8%苦参碱·阿维菌素乳油防治甘蓝小菜蛾药效试验[J].广东农业科学,2009(2):58-60.

[2]洪文英,吴燕魁,应斯芳.虫螨腈、丁醚脲防治小菜蛾药效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08(3):351-352.

[3]许小龙,韩丽娟,顾中言.氟虫腈对蔬菜几种主要害虫的毒力及应用研究[J].农药,1998,37(12):24-25.

[4]http://www.agri.gov.cn/govpublic/ZZYGLS/200902/t20090201_26460.html.

[5]张剑,柳辉林,张六生,等.丁醚脲50%悬浮剂防治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的效果[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8,259(9):40-41,53.

[6]周小毛,柏连阳,黄雄英,等.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3):48-50.

[7]黄桂香,陈许斌.几种低残留杀虫剂防治小菜蛾药效试验[J].广西农学报,2008,23(6):28-29.

猜你喜欢
小菜蛾甲酰胺阿维菌素
十字花科蔬菜小菜蛾与半闭弯尾姬蜂种群动态研究
武汉地区春甘蓝小菜蛾发生动态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小菜蛾半闭弯尾姬蜂简化扩繁技术
阿维菌素与螺螨酯对沾化冬枣截形叶螨的毒力筛选及田间防效研究
EGSB反应器处理阿维菌素废水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棉铃虫药效试验
小麦粉中偶氮甲酰胺的太赫兹时域光谱检测
室内饲养小菜蛾与田间种群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儿童产品中残留的甲酰胺
阿维菌素在稻米中的残留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