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网络课程的研究与实现

2010-08-14 04:41
电大理工 2010年2期
关键词:框架结构课程设计教学资源

王 刚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电视大学( 葫芦岛 125000 )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网络课程设计经验提出了构建网络课程的框架结构,并以《公务员制度讲座》为例付诸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设计的原则与预期效果

(1)确立网络课程的主体地位

网络课程是网络教学的核心,建设网络课程时要确立网络课程的主体地位,应含概课程的所有教学环节,在没有其他形式教学时能够保证课程知识的完整性。

(2)实用性

网络课程其实质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营造一种没有时空限制的学习环境,变现实课堂为虚拟课堂,研究与实现应首先保证课程建设的实用性。网络课程建设应保证资源优化整合,重在应用,方便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

(3)规范性

网络课程的开发去除外部界面等表现元素,其核心内容基本相似,本软件以《公务员制度讲座》课程为实例,尝试构建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课件的统一模型,降低网络课程大批量开发的成本。

(4)复用性

各种教学信息和教学资源均以后台数据的形式存在,并且具有固定的存储、使用标准;前台系统采用动态方式管理,以后台数据为依托自行增减功能项目。

(5)交互性

实现人机互动(自检自测等)、生生互动(BBS论坛等)、师生互动(平时作业等)。

(6)丰富的资源提供

①资源内容丰富,在保证教学内容完整的基础上,增加自我检测、模拟实践、BBS论坛等模块,保证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利用。

②资源形式丰富,包含普通文本(HTML)、视频(WMV、ASF)、测试(章节自测、平时作业、试卷测试和试题库等)、动画(SWF)、三分屏和幻灯(PPT)等,任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形式,完成课程学习。

2 网络课程设计

传统的网络课程设计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教学设计过程和系统设计过程,其中,教学设计过程是系统设计过程的基础,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方面对课程进行全面且严密的分析,不容许有半点纰,否则,将造成后续环节设计偏差,严重影响整个系统的建设;系统设计过程是教学设计过程的具体实现。采用框架结构的网络课程设计,将网络课程设计分解为三个设计过程,即框架设计过程、个性拓展过程、资源处理过程。

2.1 框架设计过程

框架设计过程即是网络课程框架结构的架构过程。在对当前国内众多网络课程的广泛调研、分析的基础之上,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抽象分解网络课程,形成独立的项目单元,明确项目主题、项目内容以及数据提供类型,构成基本框架如图1。

2.2 个性拓展过程

个性拓展过程即是网络课程的界面设计过程,要形成风格炯异,特色鲜明的外部表现,同时它还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首先,网络课程的主色调要清晰、明快,颜色搭配合理,同时,主题与背景在色彩上要有鲜明的对比;其次,画面的结构布局合理,画面清新、简洁,能突出而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第三,信息导航设计符合学生认知需要,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3 资源处理过程

资源处理过程即是教学设计人员在预设的教学环境中,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媒体表现形式、信息传播方式将纷繁复杂的教学资源进行分类、组织以及选择合适的媒体进行表示,并以固定的方式植入网络课程框架中,构成网络课程。资源处理过程作为框架结构网络课程设计过程的最后环节,使网络课程的最终呈现的权力由程序开发人员手中转移给教学设计人员,让网络课程更接近于实际的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

图1 《公务员制度讲座》网络课程的功能模块图

3 结束语

构建满足教育技术发展要求、适应网络环境特性,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较为完善的网络课程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层面的问题,它需要我们将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相结合,运用框架结构,为网络课程建设、网络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1]吴杰锋.网络课程中学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制作.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5.

[2]祝智庭.教师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策略.中国远程教育,2000.

[3]丁兴富.教学设计理论和远程教学系统开发.中国电化教育.2001(5).

猜你喜欢
框架结构课程设计教学资源
无黏结预应力框架结构的拆改加固设计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简述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基于ANSYS的多层框架结构隔震性能分析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