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诗人的情怀——论济慈诗歌中的唯美主义

2010-08-15 00:42平丽芳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宜兴214206
名作欣赏 2010年27期
关键词:济慈悲情夜莺

□平丽芳(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宜兴 214206)

一、西方唯美主义

我们经常提到的唯美主义,或者说是“唯美主义运动”。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的法国和英国,它是对现实主义理论的逆反和批判。唯美主义的最主要的艺术纲领和最出名的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唯美主义强调艺术的形式,强调艺术必须超越现实、超越生活、超越伦理道德,并主张以纯艺术的标准来判断作品的好坏与差异。唯美主义以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的出现达到鼎盛时期,并最终以王尔德被判入狱标志了它总体上的衰落。王尔德主张,在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上,“艺术必须先于生活,高于生活,首先是生活对艺术的模仿,并且这种模仿要远远高于并多于艺术对生活的模仿”。王尔德主张把人生艺术化,而不是把艺术人生化。

唯美主义批评对于文学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的这种态度,必然导致了在文学创作中对于想象力的强调与推崇。正如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断言,“我们可以将想象力比做亚当的梦——他醒来后发现梦境成了现实”。所以他主张诗人应该沉醉于感觉,而不应该去渴求揭示抽象道理。

二、济慈及诗歌简介

约翰·济慈(John Keats)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诗人,他与雪莱和拜伦齐名被称为是英国史上最有成就的年轻诗人。他在不到26岁的短暂人生里,共创作出约150首诗歌。他的诗歌显示出了他在诗体上的精准把握和思想深度。济慈共写了5部长诗:《恩底弥翁》(Endymion)、《伊莎贝拉》(Isabella)、《圣阿格尼斯前夜》(The Eve of Et.Agnes)、《拉米亚》(Lamia)和《赫坡里昂》(Hyperion)。济慈的短诗最有名的是他的十四行诗和颂歌。如:十四行诗《灿烂的星》(Bright Star)、《每当我恐惧时》(When I Have Fear)等。据说他所有的特性都能在颂歌中找到,这些颂歌包括《希腊古瓮颂》(Ode on a Grecian Urn)、《秋颂》(Ode to Autumn)、《忧郁颂》(Ode to Melancholy)、《夜莺颂》(Ode to a Nightingale)等。其中,《夜莺颂》(Ode to a Nightingale)或许是其中最有名的作品。济慈认为创作的准则是“真就是美,美就是真”,“要在所有事物中都追求美”。济慈诗歌的艺术目的之一就是对美好想象世界的创造来反抗身处的世界。

三、济慈诗歌中的唯美主义

济慈诗歌中的唯美主义色彩主要表现在诗歌中的神话浪漫之美,感官想象之美以及悲情之美。济慈多部作品中都选材于希腊神话。如:《恩底弥翁》(Endymion)中月神与牧羊人之间的爱恋,《赫坡里昂》(Hyperion)里天堂的权力斗争。济慈认为用想象力去感受客观事物,需要具备一种能力,他称之为“反面感受力”。借助自身感受去感知事物,这样才能无限接近美。济慈的诗歌虽然有乐观的情绪,但很多诗歌背后仍隐藏着对现实的不满,这种不满正是诗人所遭受的痛苦和折磨的最好体现,如《当我恐惧时》(When I Have Fear)诗人描述了对其早亡的悲哀预见。

1.神话浪漫之美

在《恩底弥翁》(Endymion)中,该故事选材于希腊神话,虽然是人自己也进行了不少艺术加工。恩底弥翁是小亚细亚山上一个英俊的牧羊人,被月神阿尔特米斯所爱。故事当中也穿插了其他神话,如维纳斯和安东尼斯等。全诗描写仿佛引领读者通往永恒之美的线路旅程。开篇诗行则表达了济慈对于美的敏锐之爱:

一件美的事物永远是一种快乐;

它的可爱与美好随着岁月的流逝

逐渐增加;它永远不会变成虚无;

而是永远让我们享有一个静谧的居处,

一个睡眠,充满着美梦健康和均匀的呼吸。

这首长诗描述了月亮女神与年轻牧羊人之间的爱,受到天神的惩罚,年轻的牧羊人在即刻死去和永远长眠中,最终选择了永远长眠,但青春永驻。因为“一件美的事物永远是一种快乐”,永远的长眠是“充满着美梦健康和均匀的呼吸”。幽静明媚的山谷,少年丝毫不受人间忧虑侵扰的心灵,月亮女神的爱慕之情,甚至最后悲哀的梦幻青春无不是唯美的浪漫色彩。

在济慈未完成的长诗《赫坡里昂》(Hyperion)里,它分别模仿《失乐园》(Paradise Lost)和《神曲》(Divina Commedia),故事取材于希腊神话,描写了天堂中的权力斗争:

……永恒的法则是,

美居第一,强也居第一。

天堂里的权力斗争,新与旧之间的对抗。诗中写道,阿波罗蓦然领悟到:生命包含着进步。生命和青春必会战胜腐朽和衰败。人生是一段奇幻的旅程,美好而进步,这就是生命的法则。他的作品韵高意深,他热爱生活,追求美,热爱自然。

2.感官想象之美

在《圣阿格尼斯前夜》(The Eve of Et.Agnes)中,诗的第一节诗行这样写道:

圣亚尼的前夕——多么冷峭!

夜枭的羽毛虽厚也深感严寒

兔儿颤抖着瘸过冰地的草,

羊栏里的绵羊都噤若寒蝉

念佛人将麻的手指啊,数着珠串,

呵气凝成白雾,

好似铜炉内香烟袅娜,

朝天上飞升,

过了神像,圣处女像悬挂之处。

此诗充满了瑰丽的意象、绚丽的色彩和优美的言辞。它正如《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一样的“五彩缤纷的梦”。“夜枭的羽毛深感严寒”,“兔儿在颤抖”,“绵羊噤若寒蝉”,“念佛人数着珠串,呵气形成的白雾”,“香烟袅娜”。好一幅五彩斑斓的梦!如此优雅,意境优美动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让人不禁闭起眼睛,去体会当中的音乐和动感。正如唯美主义者爱伦·坡所指出的一样“文字的诗可以简单界定为美的,和谐的,有韵律的创造”,“只有在音乐中,才能激起诗歌的感情,从而使诗人或读者的灵魂斗争最接近那个巨大的目标———神圣的美的创造”。济慈的诗歌正是如此深入灵魂,借助想象力,才能感知客观事物,无限接近万物的和谐与美。

3.悲情之美

无论是短诗《灿烂的星》(BrightStar)中:

注视飘飞的白雪,像面幕,

灿烂、轻盈,覆盖着洼地和高山——

不断,不断听着她细腻的呼吸,

就这样活着,——或昏迷地死去。

还是《每当我恐惧时》(When I Have Fear)中:

——就这样在宽广世界的堤岸上,

我一个人孤独地站着,思索着,

直到爱情和名声沦落为一片虚无。(张祈译)

年轻诗人早就预见了死亡的悲哀性,贫困,无名,受人抨击,是济慈短暂一生的代名词,虽然在其死后声名鹊起。济慈的诗歌充满着在万事万物中寻求美的渴望。“注视飘飞的白雪,像面幕”,“灿烂,轻盈”,诗人有着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却还是会悲情地选择“就这样活着”,或“昏迷地死去”。会一个人孤独,一个人思索,即使知道一切都只会化为虚无。也许悲情的东西最能打动我们内心深处,或许正是这种悲情,这诗歌才会愈加美丽。

在诗人最好的诗作《夜莺颂》(Ode to a Nightingale)中,诗人借助夜莺的歌声来寻找将他带离苦痛的永恒之美,诗人强烈地渴望:

在这里,青春苍白,消瘦,死亡,

而“瘫痪”有几根白发在摇摆;

在这里,稍一思索就充满了

忧伤和灰色的绝望,

而“美”保持不住明眸的光彩,

新生的爱情或不到明天就枯萎。(查良铮译)

而听到夜莺的歌声,诗人写道:

别了!幻想,这骗人的妖童,

别了!别了!你怨诉的歌声

……

嘘,这个是幻觉,还是梦寐?

那歌声去了:——我是睡?是醒?

诗人已觉自己乘着“诗歌无形的羽翼”想象着当夜莺的歌声消逝时,那忘却的尘世痛苦又浮出来,现实是冷酷的,“青春苍白”,“消瘦”,“死亡”,“瘫痪”,“白发”,“忧伤”,“灰色”,“枯萎”,在不到26岁的短暂人生里,诗人遭遇了太多的病痛,贫困,抨击。诗人在这种现实下生存,渴望在“幻觉”“梦寐”中或睡或醒,“怨诉的歌声”,在那夜莺的歌声之后,诗人仍然要面对冷酷的现实和破灭的梦想。他把自己的情感赋予诗中,音乐美,幻觉美,忧郁美表现得淋漓尽致。来源于现实,却又脱离于现实。而这正是唯美主义所强调的艺术必须超越现实、超越生活。

济慈探索生活感受,在孤独的创作生涯中,从希腊神话中发现了美,从艺术品中发现了美,从诗歌中发现了美,从自然中发现了美,从人类争取自由的斗争中发现了美。这些美有的是瑰丽的色彩,浪漫梦幻的想象,有的是寻求生命的法则,忧郁的生活悲哀,可是济慈的诗歌都无一例外地给人美的享受。在济慈的诗歌中,美是无处不在的。

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唯美主义运动的先驱,英国文学史上一朵魅力永存的奇葩。本文从济慈的多部诗歌选段中对其唯美主义进行分析,但是目前国内外对于其某一篇具体诗歌的分析却寥寥无几,或者只是分析其最有名的作品,因此出现重复研究等,或者只是对他作品中的美局限在某一部分,比如神话之美,或感官之美等。深入将某一部作品的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的还略显不足。因此,对于济慈和他的诗歌,值得我们更加深入,更加广泛地研究。

[1] 陈书平.济慈诗歌中的唯美主义[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2] 黄昀.济慈《希腊古瓮颂》中美学思想透析[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2).

[3]李佳忆.拉斐尔前派诗歌对英国唯美主义的开拓与影响[J].湖南社会科学,2008:(01).

[4]刘颖.浅析济慈最后的颂歌.林区教学[J],2009:(12).

[5]游牧.《恩底米安》与济慈诗歌的神话唯美主义[J].东疆学刊,2009:(04).

[6] 张艳玲.从《希腊古瓮颂》看济慈的诗性智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1).

猜你喜欢
济慈悲情夜莺
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民间文学“母题”
夜莺
千件羽绒服温暖黑龙江困难退役军人
济慈的死亡哲学观
夜莺
悲情英雄
夜莺
教授十年悲情寻子:没有爱的教育不算好的教育
爱不会变
陈水扁“悲情奔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