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现代价值诠释

2010-08-15 00:50崔黎明
武术研究 2010年5期
关键词:太极拳人体运动

崔黎明 李 斌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太极拳的现代价值诠释

崔黎明 李 斌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中国传统的太极拳,具有东方民族体育的浓厚色彩,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养生思想、伦理观念,它注重内外兼修,融健身与修性于一体,作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东方武术文化,太极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与发展。文章从生理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探索太极拳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的功能与价值,研究其所透射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光辉,以及通过太极拳运动达到的社会效果,实现其健身、养生、修身的现代价值。

太极拳 价值 健康 修养

1 太极拳的发展现状

当今社会,追求健康、和谐的生活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太极拳,因其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的养生思想、伦理观念,注重“精、气、神”的培养和修炼,符合时代的要求,从而出现了“太极拳热”的持续高温。据不完全统计,六大派别的太极拳在全国各地及海外的组织有上千所,全世界练习太极拳的人口接近两亿,仅日本就有太极拳的民间组织近百所,练习人口上百万。从某种意义说,太极拳已经超越了它原有的功能,成为全世界人民文化交流、增进感情和加深了解的纽带。

2 太极拳运动的生命本质

太极拳是一项轻灵、缓慢、柔和的武术运动,看似简单的运动方式却包涵着深刻的健康理念和养生学思想。“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太极拳的“体”就是意与气,“用”就是益寿延年,健康长寿。用现代医学解释,“意”与“气”是任何生命活动都必须同时具备的两个最基本特征,只有“意”与“气”同时存在,我们的生命才能生生不息,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太极拳正是通过对决定人体生命活动最本质、最核心的两种生命特征“意”与“气”的锻炼,起到调整脏腑机能,平衡阴阳,促进气血运行,疏通经络,固精培元,扶正祛邪的作用。“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太极拳强调调息、调身和调心,通过这三个过程的反复练习,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以及精神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永人之天年,畅达人之血脉筋骨”的目的。

3 太极拳的现代价值

3.1 太极拳的健身、养生价值

太极拳运动通过对人体“意”与“气”的培养,把动作和气息完美的配合起来进行锻炼,不仅提高了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还进一步促进了人体气血在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运行。

3.1.1 太极拳是一项有氧运动,能有效提高心肺功能

太极拳由于动作缓慢,运动时间较长(练习一遍需要6-8分钟),运动时肌肉需要的能量完全由有氧代谢提供,所以称它是有氧运动。太极拳运动时要求呼吸和动作的配合(开吸合呼),强调“以意领气、以意行气”。通过外在肢体的“圆圈运动”,配合内在的“意气运动”,来提高心脏的泵血功能,加速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速度,同时又由于意气的引导、推动作用,使得血液畅达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提高了人体微循环的功能。

呼吸与动作的配合还能有效提高肺脏的功能。太极拳运动要求人们在练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舌抵上颚、齿轻叩,唇轻闭,用鼻子呼吸,这样沟通了任脉和督脉,有利于“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既保证了吸气,呼气匀、细、深长,又增加了呼吸的深度,不仅提高了肺的通气量,而且还能延长新鲜空气在肺部的停留时间,保证了肺换气的效果。所以,长期练习太极拳,肺活量会明显提高,肺换气能力显著加强,肺脏的功能得以改善和提高。

3.1.2 太极拳运动对内脏器官有按摩作用,能提高内脏各器官的协调工作能力

按照现代医学的分类,人体是由多个系统构成的统一整体。各个系统相互影响,协调工作,共同为我们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和能量供给。任何一个系统的主要器官出现了病变,都会影响人体生命活动的质量,甚至直接威胁到我们的生命。

太极拳强调以外带内、以内促外、内外合一。与一般的自然呼吸不同,太极拳讲究的是腹式呼吸。即尽力吸气做深呼吸运动,使膈肌上升,收小腹,同时胸廓扩展至最大,以获得最大的吸气量,之后缓慢呼气使膈肌下降,直至恢复到正常状态。腹式呼吸是通过膈肌的主动上下运动配合外在动作的开、合,做细微深长的呼吸,它是太极拳练习者达到一定层次后才允许使用或者自动产生的呼吸方式。初学者要以自然呼吸为主,不可强求,以免出现偏差和产生不良后果。膈肌的主动一上一下运动,不仅改变了胸、腹腔内压,降低了心肺循环负担,同时还带动了内脏各个器官的被动运动,久而久之,各个内脏器官就会随着太极拳动作的开合做有规律的运动,日久天长,心、肝、脾、肺、肾,胆、大肠和小肠等内脏器官的功能就会加强,它们之间的协调工作能力也会提高,我们的“精、气、神”就会充盈饱满,生命活动就会旺盛,生命质量就会提高。

3.1.3 太极拳运动能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指挥、调节着人的一切行为与情感活动。现代医学认为,人的生病和衰老,是由于人体自身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即免疫力下降,也就是中枢神经的调控功能出现了衰退,导致受大脑控制的内分泌系统紊乱或失调,如甲状腺、肾上腺、胰岛、脑垂体、性腺(睾丸,卵巢)……等内分泌腺的功能衰退,或者它的正常稳定状态失去平衡所致。所以,保持和提高大脑神经中枢指挥系统的调控能力,是人体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太极拳运动就能很好的改善和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太极拳运动首先要求练习者未练之先“无思、无意、无形、无象、无我、无他”,身体要“松静安舒,心神合一”,抛开世俗的烦忧,放松绷紧的神经,神舒体静,全身心投入到忘我的意气运动之中。练习过程中要“气宜鼓荡,神宜内敛”,“精神能提的起,意气需换的灵”,做到“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动作“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这些要求都充分发挥了“意识”的主导作用,调整了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人体的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指挥调节功能就是在意与气流转过程中,虚与实的转换过程中,动与静的变换过程中,阴与阳的和谐统一中得到了改善与加强。长期练习太极拳,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就会加强,各个内分泌腺的功能就会趋于平衡,人体的内环境就会得到改善,免疫力就会提高,那些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和不良生活习惯而导致的精神抑郁、失眠、颈椎病、肢体麻木以及体质虚弱,都会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3.2 太极拳的修身、教育价值

在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中成长的太极拳,不仅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多重要义,同时也突显其修身价值。作为一个拳种,“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是它的技击价值,“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是它的健康价值。但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更深层次的道德、教育价值。正如邱丕相教授所言“太极拳不但是身体的,也是教育的,更是心灵的净化工具”。[6]中国传统修身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重整体,重直觉,主张把认知方式与修养方法一致起来,把本体论、认知论、道德论三合为一。老子主张“为道”,以无欲之心直觉万物的规律;庄子注重“体道”;孟子为“尽心”;朱熹提出了“顿悟”式的直觉“格物致知”,积习既久,就能豁然贯通。这种传统的修身思想在学习太极拳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太极拳谚语中说“拳打千遍,神理自现”,不重分析而强调体验,要求练习者在实践中去体会拳法、拳理,去体悟人生、道德,将锻炼与修为熔为一炉。

太极拳正是以这样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和直觉体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练习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坚持练习太极拳,不仅可以使人们排遣忧虑、忘掉烦恼、抛却浮躁,还可以使人的身心升华到一种轻松自如的境界,对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养、格调、内在心境都是颇有裨益的。

3.3 太极拳运动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太极拳作为一种肢体运动,它包含体育运动的一切功能和价值——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人们演练太极拳,参加各种太极拳比赛,以太极拳为媒介进行思想交流和感悟沟通,不仅能拉近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了解,还能促进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终极锻炼目标,则体现了太极拳运动的以人为本理念,突出了它对练习者的人文关怀。生命质量的提高,道德意识的增强,人际关系的和谐正是我们倡导建立和谐社会、和谐世界重要的条件,也是太极拳运动社会价值的一种体现。

太极拳包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多重要义,它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与道家文化也有很深的渊源,同时深受军事,宗教、艺术的影响。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太极拳传播和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强,人们对太极拳文化内涵的了解逐步深入;国际太极拳赛事的不断举办,太极拳的练习人数亦迅速增加,遍及世界各地。太极拳运动就像一个窗口,通过这个窗口,中国正在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4 结语

太极拳在3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不同的时期体现着不同功能与价值。从乡村走向都市,从中国走向世界,从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肢体运动演变为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东方人体文化,无不得益于儒、道、释文化的精髓在太极拳运动中凝结的优势。太极拳运动中包含的养生思想、修身理念是太极拳在新世纪繁荣昌盛的根本原因。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太极拳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提高生命质量,促进人类健康,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太极拳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1]唐 豪,顾留馨.太极拳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2]徐 震.太极拳谱笺·十三式行功心解[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王宗岳,等.太极拳谱·十三式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4]王宗岳.太极拳全书·太极拳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5]吴 松.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健身功效研究述评[J].搏击·武术科学,2006(1).

[6]桑 莉. 试述太极拳对老龄化群体身心健康的积极性影响[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4).

[7]夏唯畏,章晓俊.太极拳保健功能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8).

On the Modern Value of Taijiquan

Cui Liming Li Bin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Henan University,Kaifeng Henan 475001)

Chinese traditional Taijiquan has the color of oriental national sport,has the fitness thought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and ethnic concept,and it pays attention to inside and outside improving,and melt fitness keeping and moral improvement together.As a kind of oriental Wushu showing Chinese traditional spirits,Taijiquan has been spreading and developing widely.From the views of physiology and culture,the paper tries to probe the function and value of Tiajiquan in fitness keeping,studies the morality and life philosophy in it,and the social effects practicing Taijiquan,triesto reach the modern valuesof fitnesskeeping,body building and moral education.

Taijiquan value health cultivation

G85

A

1004—5643(2010)05—0032—02

1.崔黎明(1970~),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文化。

2.李 斌(1984~),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文化。

猜你喜欢
太极拳人体运动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人体“修补匠”
排便顺畅,人体无毒一身轻
奇妙的人体止咳点
不正经运动范
疯狂的运动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