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乐观悠点“报喜”挑战仍存勤些“问忧”
——2010年海南经济走势分析与建议

2010-08-15 00:43曾德立
今日海南 2010年3期
关键词:民生海南消费

□曾德立

前景乐观悠点“报喜”挑战仍存勤些“问忧”
——2010年海南经济走势分析与建议

□曾德立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给予更大优惠和更加开放政策的支持下,海南又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国内外投资者将纷至沓来。投资和消费将是今年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从投资需求看,正在实施的东环铁路、大广坝二期、华能东方电厂二期、金海160万吨造纸、三亚绕城高速公路、海南航天发射场、80万吨甲醇、海南国际会议中心、海口至屯昌高速公路等一批大项目,以及海棠湾、香水湾、清水湾、神州半岛等旅游房地产项目;红岭水库、60万吨PX、200万吨PTA、昌江核电、航天主题公园、琼海博鳌机场等一大批新的大项目将在年内开工建设。加上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政策效应,今年投资将保持较大幅度增长。

从消费看,旅游和房地产市场火爆将成为消费增长的最大亮点;收入水平持续增长为扩大消费增强了后劲;医改新方案、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有助于减轻居民的后顾之忧,提高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随着就业形势好转,农民工返城、农产品价格上升的影响,城乡居民收入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继续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使我省居民消费能力进一步提升;在继续实施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一系列消费刺激政策作用下,汽车、家电、住房、旅游等热点消费需求仍然旺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也带动消费需求扩大,今年消费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同时也要看到,今年我省经济发展仍将面临一些困难和不确定因素。一是农业占全省经济总量接近三分之一,农业生产受气候和市场两个因素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农业增长的快慢对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有较大影响。二是今年内竣工投产并能带动工业加快回升的大项目不多,小项目不足以支撑工业生产快速发展,实现工业快速增长的可能性不大。三是在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过程中能否培育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和增长极,对全省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四是我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仍较突出,市场结构性需求不足尚未明显改善。受国内市场结构性需求不足的影响,我省部分重点工业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状况不会有明显改善。

总的看,今年海南经济既面临挑战,也面临许多有利条件,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经济发展前景仍较乐观。只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做好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切实解决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巩固经济持续回升的好势头,我省经济将会继续在上升通道上运行。

建议一:用好用足用活国务院给予的各项政策,全力以赴地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提升海南全新形象。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应把国家政策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理清思路、制定措施,通过落实政策来促进改革开放,通过推进项目来促进开发建设。进一步加大国际旅游岛宣传和旅游促销活动力度,着力打“阳光海南、度假天堂”品牌和一批新的具有海南特色的旅游产品,提升海南全新形象。加大旅游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优先安排一批国际旅游岛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使国际旅游岛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创新管理体制,加强旅游服务业人才培训力度,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提供与消费升级相适应的高品质服务。同时,要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服务业骨干项目和知名品牌,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建议二:大力实施项目推进战略,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要始终把项目工作牢牢抓在手中,切实抓出成效,努力形成储备孵化一批、动工建设一批、建成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

一是要大力开展项目攻坚,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分行业精心筛选、论证和储备一批高水准、高品质的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大向国家跑项目的力度,争取更多的项目立项和签约,确保不断有新的项目开工建设。充分发挥我省热带资源、矿产资源、绿色生态资源等优势,做好规划,抓好引资,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是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做好项目全过程的跟踪服务工作,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对确定的重大项目,按照竣工投产一批、加快建设一批、争取开工一批、前期准备一批的要求,尽力往前赶,做到能早则早、能快则快。

三是以新型工业园区为主要载体,搞好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以项目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引导产业化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加快建设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为下阶段经济加快发展提供支撑。做大做强资源型加工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充分利用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推动上马一批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着力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创税能力强的工业项目、进园项目和产业导向项目。

建议三:继续扩大消费需求,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继续利用国家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刺激消费的优惠政策,促进农村消费。大力整治旅游市场,改善旅游消费环境,促进旅游消费;抓紧贯彻落实国务院同意建设市内免税店的旅游对外开放政策,进一步促进旅游购物消费。配合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势头,培育新的装修用品、家具用品等大型市场,促进岛内消费。围绕新兴热门产业,努力培育新型消费业态,着力培育住房、汽车、教育、旅游、通信、文化、健身、信息等新兴服务性消费热点,加快发展多层次的社会化养老服务。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加快城乡流通网络建设,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加大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商品质量,净化市场环境,促进安全消费。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关键是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群众购买力。要继续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对中低收入者、困难群体的生活补贴;实施城乡居民收入5—10年倍增计划、低收入群众增收行动计划;继续扩大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振居民消费信心。

建议四: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要继续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在调整结构、促进增收、保障供给上下更大功夫,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保障农产品基本供给的长效机制,加快构建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民生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高效农业、改善农村民生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下大力气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搞好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实施种子工程和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发展新型农用工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坚持不懈地发展高效农业;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建议五:切实加强对房地产开发和土地供应调控,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科学合理引导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0年房地产业能否保持稳定健康发展,对海南经济将产生重要影响。要充分利用生态岛、健康岛和国际旅游岛牌子,以优越的人居环境为载体,着力打造我省房地产品牌,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针对当前我省房地产需求较旺的情况,应从海南长远可持续发展战略高度出发,立足于土地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和确保土地永续利用,立足于提高房地产开发的经济效益,通过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原则,重点开发面向中高端消费群体的高档商品房,以减轻人口增加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在发展房地产业的同时,要向民生领域倾斜,把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加大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和“双限”商品住房的建设力度,着力改善本省居民的居住条件,让国际旅游岛建设成为强岛富民的战略。

建议六: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坚持“生态立省”的发展理念,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发展的突出位置,大力发展低能耗、低碳排放的产业,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减排治污,加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积极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和环保技术,要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把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作为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和任务,努力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和建设低碳经济的示范区。

建议七: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首要的考虑和最终的追求是改善民生。海南作为欠发达地区,民生问题更为突出,改善民生不仅是凝聚力量的必然要求,更是急需解决的紧迫问题。应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树立“改善民生是政绩更是责任”的理念,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向民生倾斜,财政支出和信贷投放要更好地满足民生需求,使得老百姓真正得到经济回报和国际旅游岛建设带来的好处。要继续大幅度增加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民生方面的投入,进一步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切实把科学发展的成效体现到改善民生上。

(作者单位:海南省统计局)

[编辑:何雁]

猜你喜欢
民生海南消费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40年消费流变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