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 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

2010-08-15 00:51吴波
支部建设 2010年13期
关键词:父子关系季老无情

季羡林: 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

生活中的季羡林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季羡林之子季承披露了季羡林生前的一些细节,令人扼腕。在季承眼里,季羡林是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父亲。

季羡林先生虽已辞世,但种种是是非非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季老的独子季承历时一年多写成《我和父亲季羡林》。书中有40余幅未公开过的珍贵照片,用20万字的篇幅历数季老的人文情怀和家族小史:痛苦无奈的包办婚姻,美好缠绵的德国恋人,艰难迷惘的“文革”岁月,扑朔迷离的父子恩怨,匪夷所思的文物失窃以及与温总理的友谊和巴利文的一世情缘……

季承在此书中颠覆了被社会塑造的“大师”的完美形象。一些看过书的人表示,季承“还原了一幕幕诗意后面的血泪,真实得近乎残忍”。在季承笔下,季羡林是一个“有国无家”的人,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季承日前在成都书博会上说:“这本书一出来,就引起了很多争议,有人骂我。”不过,虽然父子间有过矛盾和隔膜,却并未消磨掉季承对父亲的爱,季承坦言:“这就是血缘,没办法的。他是我父亲,我是他儿子。”

季承曾与父亲季羡林13年隔绝来往。回忆起见面的那一幕,季承描述道:“我立刻走上前去,在小桌前向父亲磕了三个头,然后我走近小桌旁的椅子,未敢就座,说:‘爸爸我给您请罪来了。’接着,我听到13年来父亲的第一句话:‘你何罪之有啊,这些年,何尝不是天天想念呀。’”

与父亲完全隔绝13年的原因,季承写得很模糊,只说在母亲逝世前5天,父子关系突然恶化,直到父亲去世的前八个月,两个人才冰释前嫌。小孙子的出世也为季羡林先生带来了不少世俗的快乐。季承表示,虽然父亲对家庭关心较少,但作为学者,他是一个天才,而现在他感到最大的难处,是如何传承父亲的精神和文化遗产。

(吴 波)

猜你喜欢
父子关系季老无情
季羡林:天意高难问
《推销员之死》中的父子关系
管虎:一个在商业与文艺之间寻找平衡的第六代导演
无情最是有情人
有情何似无情
未曾深爱已无情
《李娃传》中的两点质疑探析
又见季老
无情的应试教育
看望季羡林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