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成为常态
——方山县纪委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侧记

2010-08-15 00:51李乃全
支部建设 2010年24期
关键词:骨干学习型常态

■ 李乃全

让学习成为常态
——方山县纪委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侧记

■ 李乃全

这是方山县纪委在建设学习型机关中交出的“成绩单”:三年来,纪检监察干部在上级组织的理论、党纪党规知识学习考评中总评成绩连年优秀;纪检干部撰写的理论研讨文章,共有17篇被报刊采用;有23人次参加中纪委、省纪委举办的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全部结业且被评为优秀学员;有4个单项工作在省市纪委排名居前。

解读这些成绩,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孙玉堂感言:“建设学习型机关,关键是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让学习成为一种常态。抓风气就是护元气,正风气就是蓄底气。”让我们走进方山县纪委,探寻他们的读书之道,聆听他们的学习感悟。

领导要当学习的“领跑人”

方山县纪委现有8名常委,平均年龄40.5岁。不论是征战多年的老纪检,还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对于学习都是一样的认真自觉。他们认为,身为“领头雁”,学习责任重。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常委“一班人”必须先行一步、深学一层,跑好第一棒、当好“领跑人”。为此,他们把建设学习型机关纳入纪检系统建设重要议事日程,研究制定了《建设学习型机关实施方案》、《纪委常委理论学习计划》、《纪检监察干部理论学习规定》、《学习落实“廉政准则”实施办法》等4个规范性文件,健全完善了理论学习研讨、考勤、考评、奖惩、问责等10项制度,采取个人述学、纪委班子评学等方式,保证了人员、时间、内容、效果的落实。

在学习的每个阶段,班子成员都是先学一步。他们按照“政治书籍优先读,业务书籍重点读,其他书籍按需读”的原则,根据实际有选择地读书;书记带头导读、导评,撰写读书体会,开展互动交流,仅今年撰写的调研文章就有8篇被市级以上报刊采用;同时,纪委领导的读书笔记不仅注重数量,更注重的是内容质量,尤其是通过学习达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制度比觉悟更可靠

让学习成为常态,制度比觉悟更可靠。基于这一认识,县纪委常委会认真分析研究后,决定从完善制度机制入手,加强对创建学习型机关的督导,确保理论学习落到实处,让理论学习这个“软指标”变为“硬杠杠”。

建立组织推动机制。建立检查监督制度,把理论学习纳入机关支部会议,定期分析形势,及时发现问题并认真查找原因,研究制定整改措施。

建立骨干牵动机制。高素质的理论骨干队伍是推动学习型机关建设的重要条件,为此,方山县纪委十分重视全系统理论骨干的培训使用,做到了纪委机关有宣讲组、县直机关纪委有辅导员、乡镇纪委有小教员,这些骨干活跃在课堂和讨论交流会上,宣讲辅导、解难释疑,较好地发挥了引导和带动作用。

建立激励驱动机制。建立学习激励机制,是使“软指标”变成“硬任务”的重要保障。他们本着贴近实际、便于评估、易于操作的原则,研究制定了《学习考评与奖惩细则》,把理论学习情况作为考核任用干部的硬指标,切实将考核结果与干部评优、提拔挂钩,形成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的激励机制,营造出人人普及宣传、竞相学习实践的浓厚氛围。

不断创新学习方法

让学习成为常态,必须在创新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质量上下功夫。

方山县纪委注重创新学习方法和手段,摸索总结出“结对互助法”、“交流互动法”、“典型示范法”、“课题牵引法”,对学习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述学考评法”,成为创新学习一大亮点,给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吹入了一缕清风。

学得好不好,述学看优劣。以往一学就累、见难就退的现象不乏其人。以往的述学考评,往往是汇报图名争彩,考评抽象笼统,使述学流于形式,甚至产生了负面影响。现在他们将个人党性修养、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纳入述学考评内容,既有登台亮相讲、书面材料报,也有领导当面点、组织专门考,还要把群众公认和上级肯定作为考评依据。2009年底进行述学考评时,他们将纪检监察干部述学考评细化成一条条有据可依的“硬杠杠”,实行听取汇报、抽查提问、查阅资料并举、群众测评、实绩验证的考评方式,并邀请相关部门党风监督员参与评判打分。“规定动作”刚结束,领导的“自选动作”就随之而来,常识提问、感受发言等,让纪检监察干部感受到了纪委抓学习“含金量”的决心和劲头倍增,崇尚学习谁都不随意糊弄。许多干部深有感触地说:这种对学习立体式、深层次的“扫描”,让学与不学大不一样。选择了学习,就是选择了个人成长进步。

猜你喜欢
骨干学习型常态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基于ASON的高速公路骨干通信网升级探讨
五环节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
做人民的公仆 做事业的骨干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适应新常态,创新促发展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以德树人 推进学雷锋常态化
关于组建“一线话题”骨干队伍的通知
新时期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