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民战争思想的创立与发展

2010-08-15 00:45钱立勇孙建呐
党史文苑 2010年9期
关键词:革命战争人民战争江泽民

钱立勇 孙建呐

(南京政治学院 江苏南京 210003)

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战争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战争是人民战争的基本观点的指引下,遵循“动员群众,依靠人民,开展革命战争”的基本原则,把人民群众视为革命战争的主人,把武装群众作为进行革命战争的基本手段,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进而赢得战争胜利的科学理论。几十年来,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创立了人民战争思想,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为巩固我国国防和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提供了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一、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中创立了人民战争思想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实践中,集中全党和群众的集体智慧,对我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战争,进行了全面、系统、创造性的概括,从而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和规律的并指导中国人民革命战争走向彻底胜利的人民战争思想。

毛泽东强调: “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1]P480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他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必须积极支持和参加正义战争,坚决反对非正义战争。他肯定了历史上正义战争的进步作用,教育和领导中国人民参加到正义战争的行列中来,不但进行了打倒本国反动统治阶级的革命战争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战争,而且还在友邻遭到帝国主义蹂躏时履行国际主义义务,进行了抗美援朝战争。

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一特点,主张通过在农村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他强调,这支军队是实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其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支军队必须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这支军队必须建立强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这支军队必须建立主力兵团、地方兵团和游击队、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毛泽东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认为动员与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和支持革命战争,是开展人民战争的中心任务。毛泽东把进行政治动员作为发动人民群众的中心环节。同时,他又认为单有政治动员还不行,还必须注意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才能真正地动员起人民群众参加和支援战争。

毛泽东在指导战争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适合中国革命战争特点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这种战略战术,就是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上,承认在武器装备和总兵力对比上敌强我弱、敌大我小的条件下,从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根本原则出发,充分地利用敌之一切劣点,发扬我之一切优点,充分地依靠和坚信人民和广大官兵的力量、智慧、勇敢和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高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变化着的具体条件,关照全局、主动协同、灵活机动地进行作战。

二、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对人民战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客观分析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时代主题的变化,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我国国防建设、军队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根据现代战争的新要求和我军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民战争的见解和主张,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把毛泽东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与我军面临的军事斗争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认为无论历史条件发生什么变化,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坚持靠人民战争战胜敌人,始终都是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根本立足点。邓小平积极防御的战略理论突出强调以下几个基本观点:一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坚持积极防御战略。二是坚持积极防御战略,首先要做好制止战争和避免战争的工作。三是在军事上要具有灵活的、适应客观实际和积极防御战略思想要求的战略方针。

新时期以来,邓小平重新明确提出了军队建设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总目标和新时期军队建设的一系列方针、原则。一是既要继承好的传统,又要不断探索现代条件下军队建设的新路子。二是实行精兵政策,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三是要把重点放在改善武器装备和提高人的素质上,要实行科学的编组,使人和武器装备更好地结合起来。四是既要使军队成为保卫社会主义的钢铁长城,又要使军队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力量。在武装力量建设上,要实行精干的常备军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

邓小平一再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建设要沿着毛泽东开创的道路前进,要坚持全民办国防的指导思想。坚持全民办国防的根本方针,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建立有效的国防动员体制,是邓小平新时期贯彻人民战争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邓小平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坚持平战结合、军民兼容的原则。贯彻这个原则,必须把战争动员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整个国防建设包括军队建设和后备力量建设之中。

三、新形势下江泽民对人民战争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实际,在指导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就坚持和发展人民战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思想。

20世纪90年代,军队面临的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江泽民着眼国际大势和国家大局,着眼军队新时期的历史使命,反复强调,“人民战争的思想任何时候都不能丢”,“研究立足我军现有装备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特别要加强研究高技术条件下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和作战方法”。[2]P6091993年初,我军在战略指导上实行重大调整,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从而为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挥人民战争的优势打下了深厚的理论和现实基础。

江泽民指出,人民战争思想不但是指导作战的思想,也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指南。在相对和平时期,人民战争思想更应当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得到充分体现和贯彻执行。为此,江泽民要求,必须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武装力量。一是提出要千方百计把武器装备搞上去。二是提出了加强人民军队建设的“五句话”总要求,为新时期军队建设的具体目标提供了依据。三是提出了科技强军思想。江泽民提出,科技进步是军队现代化的动力,全军要坚定不移地贯彻科技强军战略,切实把军队战斗力的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四是提出要加强理论研究,坚持依法从严治军。

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坚持全民办国防的方针,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是进行现代条件下人民战争的前提。对此,江泽民指出,要重视在全体人民中进行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在他的推动下,《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分别于1997年3月和2001年4月颁布实施。

四、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对人民战争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强调“要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同时指出要根据时代和战争实践的变化研究人民战争的特点和规律,深刻认识当前人民战争面临的挑战,创新发展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思想。

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国防和建设军队。胡锦涛强调:“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局面。要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紧紧依靠人民办国防,不断增强国防实力。”[3]依靠人民建设国防和军队,要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军政军民关系;要建立健全快速高效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提高后备力量建设质量;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途径新方法,找到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胡锦涛明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他指出,要依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把国防建设融入现代化建设全局之中,统筹国防资源与经济资源,注重国防经济和社会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军队人才和地方人才的兼容发展,进一步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不断完善进行人民战争的体制机制。胡锦涛指出,我国武装力量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总的方向是“逐步建立起适应武器装备现代化发展水平和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方式变化的新型体制编制”。[4]P207新形势下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要适应未来军事斗争的特点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注重提高质量,完善组织体制及相关的政策制度。预备役部队和民兵要保持适度规模,优化结构,提高快速动员能力和训练水平,真正做到召之能来,来之能战。

创新和发展新形势下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胡锦涛深刻指出,要根据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人民战争的内容和形式,发展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关键就是要以“五支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大实施军事人才战略工程的力度,努力培养一大批适应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要求,胜任信息化条件下人民战争中各类作战任务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人民战争思想具有超越时空的渗透力,人民战争所蕴藏的真理的力量是永存的。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及其在实践中的创新发展,是中国革命战争、新中国60多年国防和军队建设实践的产物,它的基本原则以及蕴含在其中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对于我们打赢信息化战争具有长远指导意义。○

[1]毛泽东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江泽民文选(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人民日报[N].2006年 3月 12日,第 1版.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读本[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革命战争人民战争江泽民
敬爱的江泽民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江泽民同志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革命战争年代的清华地下党员名单
打一场人民战争
必须坚持“建统一战线、打人民战争”
江泽民关于军队后勤改革的重要论述与实践
革命战争时期我军良好的官兵关系
学习朱德关于人民战争论述的体会
遵义会议与毛泽东人民战争战略战术思想的形成
谈谈革命战争年代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