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中差村兼顾 多种措施并举
——山西晋城市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

2010-08-15 00:51尹文德张全胜
支部建设 2010年3期
关键词:活动场所新格局城乡

■文/尹文德 张全胜

好中差村兼顾 多种措施并举
——山西晋城市着力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

■文/尹文德 张全胜

进入11月份以来,陵川县秦家庄乡庞家川村党总支,连续10多个晚上组织各支部70多名党员到西脚村召开学习讨论会,帮助西脚村剖析问题、统一思想,解决村办机砖窑发包及财产处置纠纷。晋城市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实施以强带弱等办法,使基层党支部战斗力加强,许多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

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晋城市委举办了全市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班,在反复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工作意见》,结合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抓好“五统筹”,建设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实施城乡共建结对帮扶,建立农村党员干部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建设具有综合功能的活动场所,努力构建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好中差兼顾,四种措施并举,统筹抓好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对好的村,市委组织部与市电视台联合开办了《村官访谈》等栏目,通过创新、提高、推广和宣传,使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对中间的村,加强管理,通过加压力、放任务、奖勤罚懒,促进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干事创业。对差的村,按照强弱村联建、大小村挂靠、好差村互补的思路,实施党组织联建、书记跨村任职,走党建联姻、资源共享、强弱联合、共同发展的路子。阳城县、陵川县按照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的办法,推进81名基层干部跨村任职。同时,实施企村联建,提倡和允许村党支部书记和联建企业负责人经过民主程序互相兼任,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组织模式。泽州县天地王坡煤矿与周边大兴乡近10个村实行企村联建,促进了企业、农村共同发展。从市县机关选派综合素质较高的党员干部担任农村党支部书记或第一书记。目前全市已选派140多名在职和退下来的党员干部到村任职。

在职卸任同步,经济政治共享,统筹抓好农村党员干部激励关怀机制。对在职村干部,以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两倍为标准,为“两委”主干发放岗位报酬;组织财政、劳动等部门统一为农村干部集中办理了社会养老保险;公开选拔102名优秀村干部进入乡镇公务员和县乡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对近年来受到中央表彰和连续任职20年以上的138名现任党支部书记进行命名和表彰,授予农村“功勋”党支部书记称号,颁发了奖杯和奖金;对2900余名农村卸任主干,由市财政统一发放生活补贴;市、县建立了生活困难党员帮扶基金,今年市财政对217名特困党员进行了及时救助,单笔救助资金达到2000元至5000元。

健全网络体系,提供保障机制,统筹抓好党员教育和管理。建成了一批如皇城、杨村乡村干部学校等党员培训基地,依托党员教育培训阵地、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加强对基层党员的教育培训。建成了市、县、乡三级党员信息库,对全市998名流动党员进行教育和管理,健全了城乡一体、流入地组织为主、流出地组织配合的网络体系。实行基层党建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将农村党员的教育培训经费、农村干部的待遇保障经费等列入市、县财政预算,按照每个村每年不低于5000元的标准核定基层组织办公经费。

同时,市县部门包村,党员干部到户,统筹抓好城乡共建结对帮扶。市直192个单位、县区900个单位开展包村帮扶。市直副处、县直副科以上干部共9000多人,每人包一个贫困户。建立服务中心,凝聚党心民心,统筹抓好综合功能活动场所建设。把两委办公场所、党员活动中心、老年活动室、文体健身、卫生医疗、超市、幼儿园、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统筹考虑,对全市162个无活动场所和活动场所破损严重的村,采取规划一本账、资金多元化、投入多渠道的措施,建设具有综合功能的基层组织活动场所。

猜你喜欢
活动场所新格局城乡
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人口老龄化与社区养老现状剖析及创新研究
在城乡互动融合中推进乡村振兴
关于宗教活动场所卫生管理的几点思考
打造金融开放合作共赢新格局
让城乡学子同享一片蓝天
老牌鲁企:创新引领新格局
新格局下社会办医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依托活动场所加强离退休人员思想政治建设之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