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简述

2010-08-15 00:48王润芳
科学之友 2010年11期
关键词:幼师师生幼儿

王润芳

(太原幼儿师范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7)

1 国内、外幼师体育教学现状

1.1 国外幼师体育教学现状

在西方,幼儿体育教学起步较早。1955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提出:要提高儿童和成人的身体素质。查尔斯.A.布切尔发表的《体育活动基础》也提到“应该提供给幼儿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器材和机会,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以增强幼儿的体力和活动能力”。但美国真正重视和发展幼儿体育教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而在前苏联,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很广泛地开展幼儿体育教学研究。1976年由苏联A.B.克涅曼(A.B.KEHEMAH),II.B.胡赫拉耶娃(II.B.XYXIIaeBa)发表的专著《学前儿童体育的理论和教学法》,标志着一个完善的幼儿体育教学理论诞生。该理论从幼儿体育教学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表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了前苏联和我国的幼儿体育教学,也对世界幼儿体育教学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由日本名古屋大学胜部笃美撰写的《幼儿体育的理论和实践》,反映了日本学者在幼儿体育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对幼儿体育运动适应能力进行了探究。日本知名的幼儿体育学者水谷英三,倡导“幼儿体能教学”,着重研究幼儿体育教学中身体素质的培养。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受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影响,幼儿体育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等方面及幼儿价值观也发生转变。大家开始将研究重点转向如何将幼儿体育与幼儿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如何将幼儿的自我价值体现在幼儿体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等能力。此外,幼儿体育教学课程的开发性研究也开始受到关注。同时幼儿体育教学研究加强科学化探讨,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

1.2 国内幼师体育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标《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与顺利实施,广大师生日益认识到了有效的体育教学和健康锻炼习惯对幼师学生的重要性。幼师体育教学从观念、内容到方式、方法的发生着重大变化,体育教学将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长沙师专陈智峰在《拓展幼师体育教学目标,促进幼师生职业能力发展》中提到“幼儿师范学校是培养幼儿教师这一职业群体的主要基地”。幼师学生具有在校学生和准幼儿教师的双重身份,幼师学校对他们的培养必须既着眼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又为幼师生将来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奠定坚实的职业基础。因此,幼师体育教学作为幼师学校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其他类型学校的体育教学有所区别,教学目标要包含基本目标、拓展目标两个层次。其中,基本目标与其他类型学校的一般体育教学目标相同,是为促进受教育对象身体与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拓展目标则应与幼师学校其他领域的课程目标一致,为幼师生职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服务。现在大部分幼儿体育任课教师“对幼儿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学原则、体育课的结构、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遵循的教学规则等概念和涵义了解不多”。幼师体育教学要“加强体育理论知识教学”,有效地引导幼师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要用体育知识指导课堂实践,提高学习效率。并且体育理论课应“作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重点讲授卫生保健、自我锻炼法、运动生理解剖知识、以及比赛规则常识、裁判法、活动组织方法、体育游戏法等内容”,幼师学校要进行严格的理论考试。“重视人才培养,从幼儿教育开始,这是百年树人的战略措施”。

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时代,学校面临升格转型的契机,幼师体育教学必需迅速适应时代的要求,特色教学,培养适应新世纪形势需要的善于幼教体育活动的新型人才。所以,重视幼师生的体育素质,突破陈旧专业的体育训练方式,培养具有时代精神的幼儿体育教师,已逐渐成为幼师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2 幼师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规定得过细、过死,《中职体育教学大纲》几乎罗列出了传统竞技项目的所有教学内容。

(2)教学内容体系竞技化,教学内容单一、陈旧。

(3)教学方法公式化。

(4)安全保健常识的缺乏等等。

3 幼师体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途径

在目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总目标的基本要求及幼师教学的自身特点,尝试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生活情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运动项目和健身方法,明确幼师学生体育健康教育的职业技能内容,加强学生自我安全保健常识的教学,积极开展学生兴趣班、技能课的教学。

3.1 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行体育基本素质教学,全面发展体能

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与其体能水平是密切相关的。良好的体能是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及进行有效体育活动的保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生理发展将逐步定性和成熟。因此,体育教学可以采用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发展体能的手段,适当结合运动技能的学习,重点发展学生的速度、有氧耐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有机的安排,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体能。

3.2 结合幼师课程设置特色,将体育教学分为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

幼师学生普遍喜爱的运动项目有体育游戏、形体课、体育舞蹈、跳绳、跳皮筋、游泳、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等。在课程设置中,要考虑到学生需求,增加便于学生终身进行健身活动的有氧运动的课程。

3.3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要求,进行体育课的儿童化、艺术化教学

体育游戏是学前体育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作为未来幼儿园工作职业训练的需要,应具备将体育课儿童化和艺术化的能力。幼师生要熟练掌握组织游戏的方法和创编游戏的基本技能,并在游戏实践中体会童趣的快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真正实现体育课“学、会、玩”的目标。

3.4 了解学生的结构特点,开展形体课方面的教学

幼师女生多,喜爱健美类的运动,要有计划地开设形体、姿态课程。形体课教学不仅仅要塑造学生更完美的体形,更重要的是树立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信念和信心,培养她们参加健身运动的兴趣爱好,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年龄特征,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3.5 追踪幼教发展趋势,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与交往,构筑学前体育教学的理想模式

时代在发展,幼教要提升。幼师应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对外沟通,强化师生“走出去、引进来”的开放意识,完善独特的教学机制。在加强学校对外交往和独特教育体制的同时,充分发挥师生创造能力,动员师生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增进交流和沟通,全面提升师生体育健康素质,构筑理想的体育教学模式。

4 小结

体育教育是多元化的有机整体。在幼师体育教学中将德育、智育、美育和体育技能教育有效融合,我们培养出的新型幼教师资,才能全面的达到幼儿园体育活动总目标的要求。因此,本人结合幼师体育教学活动及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实践,扼要比较国内与国外幼儿体育教育的异同,分析目前山西省幼师体育教学的不足。通过理论探讨与调查研究两个方面的工作,进行幼师体育教学改革研究的可行性论证,为幼师体育教学和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提升幼师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幼师学生的体育素养,最终达到提高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目的。

[1]王占春.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999.10

[3]课程标准实验与体育教学改革.义务教育2001/6(总第6期)体育与健康专辑(一).人民教育出版社

[4]陈智峰.《拓展幼师体育教学目标,促进幼师生职业能力发展》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

[5]谭蕾.幼师体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探索[J].师资培养,2005,5,52-53

猜你喜欢
幼师师生幼儿
网红幼师 撕掉标签,拒绝被定义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男幼师荒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一名幼师的高山族舞蹈情怀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