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师生认识 共建绿色班级

2010-08-15 00:48
科学之友 2010年11期
关键词:绿色班级班主任

梁 毅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绿色班级的实质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班级,就是班级内的每一位同学都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持久的发展能力。绿色班级的建设重在舆论的导向和氛围的建设,而这些又全都仰仗班主任和学生的思想状况和认识水平的改善和提高。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象征着生气和活力,蕴涵着无限自由发展的空间。绿色同时也是教育的颜色,是班级的颜色,它意味着班级的每一分子都可以获得自己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某几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曾经说:“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形成一体的绿色教育!”班集体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树立绿色教育理念,建设绿色班级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1 绿色班级的基本特征

1.1 和谐的班级氛围

绿色班级就是要追求自然,和谐,民主,平等的班级氛围,营造一种能够促进学生自由、主动、健康发展的学习生活的环境,创设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师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交流、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园地。

1.2 发展的充足时间和空间

生命的发展离不开充足的水分、阳光和空气,同样,学生的发展也离不开自由的发展空间。学生就像绿色的禾苗,他们的成长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绿色班级,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尽量多得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通过学生自身努力,获得成功和认可。

1.3 个性得以尊重,创新意识得以鼓励,学生的持久发展得以实现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长期以来,班主任剥夺了学生自己磨练的机会,把原本属于他们自己的事代劳了。绿色班级,需要班主任改变观念,转换角色,顺应学生的本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体验。

2 走出班主任工作的认识误区

2.1 在管理上忽视了学生某些特殊时段的教育

班主任在每次接手一个班级时,会做好学前教育。但忽视几个特殊时段:学生的迷茫期;考研与工作的矛盾;在学校和走向社会后,出现两种不同的现象等等。这些都反映出一个问题:班主任工作应该做到学生心中,应该延伸到学生在校外在社会的任何一个时段。

2.2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轻视了学生的思想心理教育

目前我国社会急剧的变动对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涉及学生的品德行为、价值观念、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班主任应以教育者特有的良知和责任,对学生进行深切的人文关怀,为社会培养一个思想健康、人格健全的人。这才是班主任工作的真谛,缔造绿色班级的真谛。

2.3 班主任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上轻视一部分中间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都十分重视成绩优异,能力突出的学生,因为这些同学的表现影响着班级的形象。在无意识中就忽视了中间一部分同学。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每一个社会人只有充分展示自己,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这就要求班主任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他们彰显个性,展示才华,增强团队意识,使之在社会的这个大舞台上,有所作为。

2.4 在教育方法上轻视铁面无私

现阶段的大学生,年龄多处于18~23之间,对于大部分年轻班主任来说,师生年龄相差不多,有时处理问题只是春风化雨。但对于旷课严重,作弊泛滥等一些不良的现象,我们应给予严惩,因为这是反映一个人最基本的诚信问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只要认真投入,巧妙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育活动方案,就一定会使学生健康向上的发展。

2.5 在评价学生上重视学校考评而轻视学生认同

学校的考评决定班主任的奖金和职称,班主任把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作为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班主任所做的工作绝大部分是应付学校的各种检查,忽视了学生的认同。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一定要真心关爱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综合上述,绿色的班级,就是要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班主任要及时转变观念,要把爱心带进班级,把微笑带进班级,把激励带进班级。

3 克服大学生的错误认识

绿色班级建设的主体离不开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他们思想认识的正确与错误直接影响着他们在集体中的言谈举止、立身行事,也决定着绿色班级氛围建设和舆论导向的成败。大学生的认识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影响,容易引发不良的错误思想和行为。建设绿色班级,就要求班主任要时刻认真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及时加以引导。

根据教育教学实践的观察和了解,笔者认为目前大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错误认识,并就克服错误认识,建设绿色班级也进行了思考。现分析如下:

3.1 学生对社会现象的错误认识

表现为部分学生对社会的现实情况失之偏颇。认为:如今社会,只讲效益,只讲赚钱。他们只看到了眼前暂时存在的某些非本质的现象,缺乏对我国社会生活变化全面、系统的了解。班主任对此应指导学生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去分析现实,逐步接近社会生活的本质。

3.2 学生对历史现象的错误认识

对历史的隔膜表现为学生从社会上获知的历史性事实,不少是带有偏见性的,而对历史真实的认识却是一片空白。班主任对此应消除学生对中国历史,尤其是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史的隔膜,应尽可能提供历史背景材料,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看问题,避免因表面现象或个别事例而产生对历史的误解和偏见。

3.3 学生对生活现象的错误认识

表现为学生在灯红酒绿的物质世界里,跟着社会生活的感觉走。认为:现在社会上实行高消费,艰苦奋斗已经不合乎时代的潮流了。针对这种错误认识在教育时,应坚持正确社会价值观的导向,将正确的观点与充满时代气息的内容比较好的结合起来,来占据班级舆论的主阵地,把绿色班级建设的思想根基打扎实、打牢固。

3.4 学生对各种爱好、时尚、消费的错误认识

社会物质文明的丰富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更多可选择的机会。一些西方文化的步步侵入,使部分学生表现出不良行为:对传统文化的疏远,而对一些不健康的,所谓新潮事物却有种特殊兴趣偏好。为了显现自己卓尔不群,追求消费时尚,忽视了对自身学识与修养的提高。班主任对此应虚心教导,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消费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5 学生对看待事物所持态度的错误认识

部分学生追求实用主义。表现为:“为了拿奖学金”而考试作弊;为得到国家贫困助学金,想方设法捏造困难证明等一些不良现象。针对这种认识错误在教育时,应端正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态度。设置各种新颖别致的情境,吸引激发学生能够从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看待事物,思考问题。只有如此,绿色班级建设的内容才能真正找准切入口,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学生在一天天的成长,班主任们也在一天天的思考着。学生在班主任的的思考中长大,班主任在学生的成长中体验着收获。在构建绿色班级中,班主任需要紧跟时代,不断转变认识,学生的错误认识也需要班主任不断纠正。在持续不断地转变、持续不断地纠正的过程中,促使学生为未来的发展积蓄更多的能量,促使其作为个体顺利地实现社会化的进程。

[1]席廷瑞.《班级管理贵在说理》、《班主任》2001.4

[2]顾向东.《培育健康舆论优化班级管理》、《班主任》.2000.11

[3]刘建德.《关于课堂的思考》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郑引.《谈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驿站》2009.6

猜你喜欢
绿色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绿色低碳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一个逗比班主任,培养无数段子手
班级被扣分后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