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宁夏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

2010-08-15 00:52
科技传播 2010年21期
关键词:管养高速公路管理

李 艳

宁夏公路管理局,宁夏银川 750001

近年来,我区高速公路建设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养护管理工作做为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却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不同于一般公路,具有技术性强、人员素质全面、维修反应迅速、机械化程度高、安全措施严格等内在要求。但是目前由于受到运行机制和养护资金的限制,使得我区高速公路养护工作无法完全达到这一内在要求。作为一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者,根据实践经验谈一下自己的心得。

1 高速公路养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我区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采用“管养一体”的模式,套用事业型养护管理体制,养护经费采用拨款形式,这种计划经济管理模式容易造成职责不明、责任不清的矛盾,束缚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管理体制的创新。这种管理模式,一方面不利于养护工程市场化;另一方面不利于养护工程的监督和质量管理。虽然交通部早就提出了“管养分离、事企分开”的原则,但是由于我区还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养护市场化模式尚未确定、养护市场主体尚未完全形成、养护市场各项制度尚不完善等等因素,实现高速公路企业化管理尚不成熟 。据调查我区负责高速公路养护的中心共有10个,养护人员共有386人,其中正式工143人,临时工243人,正式职工主要从事管理工作和维修,养护保养大多由临时工进行,而临时工主要是沿线的农民工。养护职工中中专以上学历也仅为25%,由此其技术力量可见一斑;

2)用工制度僵化,分配形式不活。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现代机械在高速公路养护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就使养护单位一方面急需专、精、尖人才,而另一方面无法解决“不能胜任”工作的职工安置问题,从而导致内部人员出不去,外部人才进不来的“两难”境地。在工资分配上,效益工资在工资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小,使得“出工不出力、多劳不多得、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比较普遍;

3)养护资金不足,成本居高不下。目前,我区高速公路养护存在养护资金不足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建设资金缺口太大,有限的养护资金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养护任务;

4)机械化程度不高,无法适应“及时养护”需求。高速公路需要高标准的养护,实现养护机械化是推进养护工艺更新和养护技术提高的重要标志。但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区高速公路养护维修较大程度上仍然依靠传统的手工养护作业,作业效率和养护质量难以适应高速公路大交通量、快速交通的要求,无法确保高速公路养护的及时性、快捷性和高效性;

5)养护体系不健全,无法实现“预防性养护”要求。目前我区高速公路养护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养护,主要表现为疲于应付各种病害,缺乏运营使用过程中的路况调查、病害预测以及适时养护决策和养护规划。

2 高速公路养护存在问题的成因

1)重建轻养。自从1998年我区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以来,我区高速公路建设突飞猛进,截至到2009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突破1 000km大关,达到1 022km。由此可见,目前我区正处于高速公路大规模建设时期,建设任务很重。交通主管部门各级领导将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高速公路项目的融资及建设上面,而对于高速公路的养护问题,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管养不分。我区的高速公路养护运营管理套用得是计划经济模式,使得高速公路养护工作长期缺乏竞争意识、市场意识以及效益意识。高速公路管理机构既是养护管理者,又是养护生产者,同时也是养护质量的监督者,这种管养不分的养护模式很难实现养护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养护实施的严格性和彻底性、养护监督的严肃性和有效性,从而给高速公路养护带来诸多弊端;

3)垄断经营。长期以来,由于高速公路养护管养不分,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基本上都是垄断经营,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的公开性、透明度不够,离真正的市场化、社会化要求有相当的距离。这对于高速公路养护市场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容易导致养护效率低下、养护成本居高不下、养护人员过度膨胀等问题的产生。

3 高速公路养护存在问题的对策

要解决我区高速公路养护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应加快高速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步伐,理顺管理体制、建养并重、管养分离,打破垄断经营,健全各种规章。在改革实践中,已显现出市场化养护的诸多优点:1)事企分开,突出养护管理部门的管理职能,有利于精简机构,可以改善人浮于事,吃大锅饭的局面;2)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促使从事养护的企业进行自身的优化改革,有利于培育高素质的养护企业;3)有利于提高养护资金使用效率和养护质量。

为做好我区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还应做到:

1)建养并重,保证养护资金的充足。要做好高速公路养护,高速公路管理机构首先要消除认识上的误区,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做到建养并重,保证养护资金的充足,才能保证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2)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实现管养分离。将市场经济中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等引入养护工作中,在内部先实行竞争和激励,达到提高养护质量、降低养护成本的目的。为逐步实现管养分离,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自我发展、自我经营、自我约束、自负盈亏、独立产权”的养护企业做准备。

3)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养护队伍。只有一支高素质的养护队伍才有可能参与市场竞争,为此要在养护管理信息化、机械化水平方面多投入,并在工作中合理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养护机械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通过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等,使养护人员增加专业技术知识及责任意识。

4)制度健全,监管到位。在高速公路养护过程中,主管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定位|,对养护一线单位进行有效监督,同时制定有关政策及规则保障养护市场规范有序运转,保障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要制定和完善高速公路有关养护管理规范和管理办法,建立一整套公路养护工程管理、评价办法及检查制度,使高速公路市场化能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使养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

猜你喜欢
管养高速公路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基于BIM的高速公路建管养一体化平台
顺了——江西省理顺15.6万公里公路管养事权
桥隧管养新理念(隧道篇)
高速公路与PPP
二维码在机电设备管养中的应用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GPS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