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的特点:写在《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出版发行之际

2010-08-15 00:43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刘继
国防 2010年6期
关键词:中央文献出版社文稿国防

■ 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刘继

学习《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以下简称《文稿》),把握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新发展,关键在于把握其思想特点,掌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综合起来看,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思想具有与时俱进、全面系统、实际管用的特点。

一、《文稿》展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在中国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不唯书,不唯古,不唯洋,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战争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整套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的科学理论,指引中国人民赢得了革命战争的最后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着眼发展的实际,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不断探索建军作战的新特点新规律,不满足已有的认识,不固守现成的结论,实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

准确把握历史角色的根本变化,赋予人民解放军崭新使命任务。以新中国成立为标志,国家从此由革命战争时期走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夺取政权走向巩固政权,我们党和军队的角色发生重大转变。毛泽东从这一新的实际出发,在开国前后多次指出:“中国已归人民,一草一木都是人民的,任何事情我们都要负责并且管理好。”[《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第5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今后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进行国防建设,准备对付帝国主义的可能侵略,维持国内治安,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第174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到1964年,毛泽东再次指出:“什么叫政权?主要是军队。没有军队,就没有政权。什么叫独立?没有军队,就没有独立。”[《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第221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毛泽东指示和要求人民解放军,必须肩负起作为国防军的神圣使命,成为巩固政权的坚强柱石、保卫国防的钢铁长城,坚决抵御帝国主义侵略,有效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军事领域历来就是人类社会中更多变动性的特殊领域,更加要求军事主体着眼发展实际,及时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符合。20世纪50年代,世界军事机械化发展已进入相当成熟的阶段。从长期国内战争的炮火硝烟中走来的人民军队,仍然是“小米加步枪”,与现代战争的要求差距甚远。朝鲜战场上与美军的交手,更让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指出:“依靠我们过去和较为落后的国内敌人作战的装备和战术是不够的了,我们必须掌握最新的装备和随之而来的最新的战术。”[《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第108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为了迅速把我军提高到足以在现代化战争中取胜的水平,毛泽东提出“一定要将苏联的一切先进经验都学到手,改变我军的落后状态,建设我军为世界上第二支最优良的现代化的军队”[《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第10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他积极顺应当时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反复强调要建立强大的陆军、海军和空军,要高度重视原子武器、导弹、电子技术等在军事领域的重大影响,克服一切困难集中力量发展以“两弹一星”为重点的国防尖端技术。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着眼时代发展、紧跟时代潮流的不断创新进取的科学精神。

一切从新的战争实际出发,始终保持战略战术思想的开放性。毛泽东特别强调要以创新发展的观念,来对待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战略战术思想,符合新的实际的就坚持,与新的形势条件不相适应的就主动地进行补充、修正和发展。在这方面,最典型的事例是他对“十大军事原则”的态度。他在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十大军事原则,是根据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初期的经验,在解放战争进入反攻时期提出来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运用十大军事原则,取得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当然还有其他原因)。十大军事原则目前还可以用,今后有许多地方还可以用。但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停止的,是向前发展的,十大军事原则也要根据今后战争的实际情况,加以补充和发展,有的可能要修正。”[《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第389~39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二、《文稿》构成了全面系统的科学体系

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新发展,涉及面很广,内容很丰富,包括战争观和方法论、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指导思想、现代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等重要思想,是全面系统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毛泽东发展了战争与和平的思想,科学分析了现代战争根源,得出只有消灭阶级才能够永远消灭战争的结论;深刻阐明了马克思主义者对待战争的态度,提出对待战争第一不怕第二反对的观点;探究了战争与和平的转化关系,指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也是和平的继续。毛泽东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对世界大战的可能性及时作出判断,并据此制定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国防政策;发展了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国际战略思想,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为国家建设谋求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为了抵御外来侵略,毛泽东确立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并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不断调整、完善其内容,指导立足于最困难最危险的情况筹划组织反侵略战争准备;根据战争威胁的变化和国家安全的需求,适时调整战略方向、战略对手和战略重点;发展了人民战争思想,坚持依靠和组织人民力量巩固国防,卓有成效地维护了国家的安全统一。毛泽东丰富了现代条件下的战略战术,在指导抗美援朝战争时,根据现代战争的要求和与现代化敌人作战的需求,提出一系列新的军事原则,赋予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新的时代内涵;在指挥边境防卫作战时,坚持有理、有利、有节,把军事斗争与政治、外交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提供了如何灵活运用军事力量,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典范。毛泽东始终把维护祖国的统一放在第一位,坚持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坚决挫败美国政府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提出了战争方式与和平方式并用解决台湾问题的新思路;高度认识藏族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亲自制定处理西藏问题的基本政策,领导平息西藏武装叛乱。毛泽东提出要加强国防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必须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支援;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重视国防建设,要将国防建设计划纳入国家建设规划之内。毛泽东提出建设一支优良的现代化的革命军队,坚持把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确立为基本的军事制度,提出政治工作是军队的“生命线”,重视发扬军队的优良传统;发出“国防现代化”的号召,并将其纳入“四个现代化”之中,强调“钻现代化的国防”;提出实行“五统四性”,努力克服军队建设中的非正规性,重视开展实战性军事训练。毛泽东深刻地体会到,不改变经济技术落后的状态,挨打是不可避免的,强调掌握最新的武器装备,努力建立独立完整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下决心搞国防尖端技术,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重大决策;坚持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尽量减少依赖外国。毛泽东进一步发展了革命战争年代的根据地思想,重视建立战略后方和战场建设,作出了进行“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调整了全国工业布局,有效地巩固了国防,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发展。毛泽东为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敢斗巧斗的素质与能力、战略谋划的素质与能力、优良作风的素质与能力,是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与组成部分,是无论什么时候领导干部都必须大力弘扬和增强的。

所有这一切,展现了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新发展,反映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及军事斗争的基本经验,开启了建国以来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的伟大历程,奠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根本基础,从而完善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科学体系,丰富了无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宝库,是党和军队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全面系统地学习和实践。

三、《文稿》体现了实际管用的理论风格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新发展,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源于实践,指导实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反映了毛泽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研究问题、作出决策的战略思维,凝结了毛泽东不懈探索新中国成立后军事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扎根于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闪耀着实事求是的光辉,显示着实事求是的威力。

坚持把探索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结合起来,以探索新中国军队建设与作战的特殊规律为主。

毛泽东认为,“所谓特殊的规律,就是各国的差别点……。如果以为有了差别性,就可以否认共同性,是错误的;如果以为有了共同性,就可以否认差别性,也是错误的。”[毛泽东《对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稿的修改和批语》,1956年8月]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既重视把握世界潮流和军事发展的时代特征,更注重坚持立足中国国情、研究中国问题、指导中国实践,着力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在谈到学习外国先进经验时,他指出,最重要的是从实际出发,一定要和自己的独创相结合,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给越共中央的电报中,他指出:“以后你们如何作战,由你们自己根据具体情况作决定。……因为你们比我们熟悉情况。”[《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上),第15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在同外宾谈起革命战争的经验时,他说:“别国的经验只能参考,要根据你们的实际情况创造出新的经验。我们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结合中国现实情况的。”[《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第15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毛泽东还特别强调,一定要“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第386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不能吃现成饭,吃现成饭是要打败仗的。”[《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中),第393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坚持把理论创新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坚决反对脱离实际的空洞理论。关于打仗问题,他指出:“战争时期,战争就是学习。”[《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第303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战场就是学校。”[《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第302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他认为:书是靠不住的,包括恩格斯写的书,也包括他自己写的书。到了打仗时,要把书撇在一边,靠自己创造经验。毛泽东坚决反对脱离实际、形式主义的做法,指出:“部队不要搞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不要搞那些花样。戚继光在他著的《兵事要略》中早就讲到,不要搞那些只是好看的,要搞实际战斗能用的东西。”[《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下),第290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新发展,体现了鲜明的实际管用的特色,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和本质特征。

总之,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新发展,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军事斗争、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基本规律,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的理论指南作用,已被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军事斗争实践所证明。在新的军事实践中,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胡锦涛的军事思想,就是新世纪新阶段继承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典范。学习、研究《建国以来毛泽东军事文稿》,要同学习胡锦涛的军事思想结合起来,从而更加坚定和自觉地运用于指导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的实践。

猜你喜欢
中央文献出版社文稿国防
文稿规范
文稿规范
主题类图书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本刊文稿中参考文献的要求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文稿打字的小方法
书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