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密结合需求,服务航天发展
——2009年空间环境与材料科学论坛大会讲话

2010-08-15 00:46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0年1期
关键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环境工程航天器

李 明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各位院士、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大家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会议,到会的有许多熟悉的专家、教授,感到非常亲切。这次会议是在我们主办单位精心准备下召开的,在这里我谨代表主办方的依托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也向各位嘉宾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

这次论坛由《航天器环境工程》编委会主办。这份刊物1984年创刊,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刊物本着推动航天器环境工程的发展和应用,以及服务于航天器研制这样一个宗旨,及时报道了航天器及其环境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实践等多个角度,开展了各种学术交流,起到了沟通、积累和提高的作用,为航天器的长寿命、高可靠的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与其他飞行器相比,航天器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的特殊工作环境,无论在总装备部还是在国防科技工业局,对空间环境和空间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都是非常重视的。总装备部和国防科技工业局都在进行“十二五”规划工作,后续航天器的发展对环境和材料研究都提出了新的需求。从航天器系统发展来看,以前利用比较多的轨道有地球同步轨道(包括静止轨道)和低轨道;进入“十一五”,已经开始利用中轨道,像北斗导航系统的MEO卫星;在“十二五”还要发展中轨道的遥感卫星,和兼有中高轨道及低轨道特点的大椭圆轨道卫星,这些卫星不论从对空间环境的认知还是从空间环境的效应以及防护方面都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我们对这类轨道的环境不是很熟悉,相对来说经验也不是很多,所以说这方面是一个研究的热点。

目前我们的空间活动已经从地球空间拓展到了深空,探月工程二期已走向工程实施,后续任务正在论证,但对月球环境的认知还是很模糊的,或者说有些问题不是很有把握的,例如月尘月壤环境就是一个我们不熟悉的环境。除了探月工程以外,未来将提出火星探测计划,对于火星的空间环境,目前的认识也相对薄弱,急需在“十二五”展开相应研究工作。另外后续卫星的发展对大承载、大功率、长寿命、综合防护、高功能密度以及智能化方向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对空间环境包括空间材料特别是先进材料都提出了一些需求。比如大承载能力需求,明显地对材料的强度和刚度都提出了要求;再如大功率的要求,对强散热能力的高热流密度材料提出了需求;还有综合防护,特别是空间碎片的防护都是目前载人航天急需解决的问题;另外对微小型化(如MEMS技术等)、智能化、多功能结构等等技术都对环境和材料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耐高温一直是我们在返回和推进方面急需解决的技术,在探月后续任务中,高温材料是个新的难点,包括490 N发动机的喉衬材料耐高温性能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航天器整体性能;其他方面如自适应温控涂层、记忆合金、超导材料等,在空间应用上都提出了迫切需求。

目前,各课题都在制订“十二五”规划,希望通过这次论坛,不但起到各单位相互沟通交流、共同提高的作用,而且也建议通过这次论坛能够在空间环境、先进材料方面提出“十二五”重点方向,这样会对相关专业技术“十二五”规划的制订起到一个非常好的参考作用。

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环境工程航天器
2022 年第二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装备环境工程》杂志第四届理事会
装备环境工程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欢迎火星探测任务试验队凯旋
探讨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
2019 年第二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事业部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分析
2018 年第三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
2018年第二季度航天器发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