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的辩证诊治

2010-08-15 00:44邵明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6期
关键词:内伤方用肝火

邵明霞

辽宁省大连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1

咳嗽是肺系常见证候之一。不论外感、内伤均可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至咳嗽的发生。古代医家将咳嗽分为三类:无痰有声称为咳,无声有痰称为嗽,有痰有声称为咳嗽。在临床上咳与嗽很难截然分开,故统称为咳嗽。近代医家对本症的辩证论治大多从内寒、内热、燥热、肝火犯肺、湿痰等几个方面。

咳嗽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肺系。肺为清肃之脏,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肺气受邪或皮毛闭塞,或气逆失畅,均可导致肺气不宣,失于清肃而发为咳嗽。论其病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病变性质,主要为寒热,或表寒、或里寒、或虚寒、或表热、或里热、或虚热,均可使肺脏功能失调而至嗽。

所谓水即为湿,火即燥,燥火热三者同类,各从其类,仅有程度之不同。痰含义较广,就咳吐痰而言,乃系肺脏在病理状态下所产生的分泌物。所谓“肺为贮痰之器”,非指肺之生理功能,而是肺的病理反应。痰热痰湿与肺热肺寒关系密切。而肝火多因情绪而发,故对肝火犯肺之咳嗽,要嘱患者注意情绪。

按系统分类,咳嗽属杂症,又为温病常见之症,另哮喘、痰饮、肺痨、肺痛等病也多伴有咳嗽,但不属咳嗽范畴。本文对咳嗽为主证者辩证,宜分清外感与内伤,治疗以调理脏腑功能为主,如养肺、健脾、补肾、清肝泻火等。

外感咳嗽、肺寒咳嗽表寒证,治宜疏风散寒,宣理肺气,多选用杏苏散加减,常用药物:紫苏、杏仁、前胡、枳壳、桔梗、陈皮等;肺热咳嗽表熟证,治宜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用桑菊饮加减,主要药物为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桔梗、杏仁、甘草等;温燥咳嗽,治宜清肺润燥,疏风清热。取方桑杏饮加减,主要药物为:栀子、淡豆鼓、杏仁、合沙参、桑皮等;凉燥咳嗽治宜疏风散寒、润肺止咳,方宜止咳散,主要药物为:百部、桔梗、紫苑、陈皮、荆芥等。

内伤咳嗽:痰湿犯肺者,治宜健脾燥湿、理气化痰,代表方用二陈汤,主要药物:陈皮、半夏、苍术、茯苓、紫苑、厚朴等;痰热者,治宜清热宣肺,豁痰止咳,方取清金化痰汤加减,主要药物为:黄芪、栀子、陈皮、桑皮、知母、瓜蒌仁、麦冬、贝母等;肝火犯肺者,治宜清肺泻肝,方用黛蛤散合泻白散,主要药物为:青黛、蛤皮、桑白皮、地骨皮等;阴虚者,治宜养阴清肺、止咳平喘,方用二冬二母汤,主要药物为麦冬、天冬、知母、贝母等;气虚者,治宜补益肺气,化痰宁喘,方用清肺汤,主要药物为:黄芪、人参、熟地、紫苑(加)等。

阳虚者治宜散寒宣阳,化气行水,方用真武汤,主要药物为附子、白术、生姜、茯苓等。

总之,论治咳嗽,临床上主要方法为宣清补。另外,若表证未去,邪热壅肺而致咳喘者常用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清燥救肺汤等。

猜你喜欢
内伤方用肝火
支气管哮喘基本用方
内伤内服
微信在线
降肝火,这些水果有效果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腹泻
去肝火,一只脚就够了!
憋出内伤
加减平胃散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及体会
自拟理中止嗽散治疗慢性咳嗽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