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优势

2010-08-15 00:44梁雪玲姚爱娜胡瑞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2期
关键词:选穴毫针后遗症

韦 玲 李 蕾 梁雪玲 姚爱娜 胡瑞峰

山西省针灸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6

脑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世界范围内平均发病率为(140~200)/10万,患病率为(500~740)/10万,死亡率为(50~100)/10万,是目前人类疾病的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存活者中50%~70%病人遗留瘫痪、失语等严重残疾[1],据WHO统计,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居世界首位[2],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中风后遗症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因其病因病机复杂、症状繁杂多变,防治中风后遗症的研究已成为社会和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目前临床对其防治必须采取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的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我院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优势简述如下。

1 辨证论治,针药并用

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语言謇涩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中风的病因病机,历代阐述颇丰,唐宋以前的医家认为主要以“外风”为主,以“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突出以“内风”立论。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根据中风症状的不同及预后,在临床上分为四型,其中“风痱者,身无痛,四肢不收,智乱不甚,言微可知则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风懿者,奄息不知人,咽中塞,窒窒然,病在脏腑。”描述了中风后遗症的临床表现及预后转归。我们根据我院脑病中心近3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中风后遗症各种证型均可出现,但以阴虚风动、气虚血瘀、痰瘀阻络、痰浊蒙窍四种证型最为常见。然而,其证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其病程的迁延证型发生动态变化,这就提示我们应根据证候的动态变化进行辨证论治,体现因时、因人制宜的原则,突出个体化治疗。在不合并其他系统疾病的前提条件下,我们提倡早期辨证施治、针药并用。一般在生命体征平稳后1周内开始进行辨证施治。

阴虚风动者,中药用镇肝熄风汤或者天麻钩滕饮加减化裁;针刺治疗:梅花针中度手法循经叩刺肝肾二经各3-5遍。毫针选穴:太冲、太溪、绝骨、风市、三阴交、内关、肝俞、肾俞、百会、风池,泻肝补肾。

气虚血瘀者,中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化裁;针刺治疗:以足太阴脾经和足阳明胃经取穴为主。磁圆梅针中度手法循经叩刺脾胃二经各3-5遍,直至局部皮肤微红。毫针选穴:三阴交、足三里、上巨虚、血海、合谷、膈俞、脾俞、胃俞等,均用补法。

痰瘀阻络者,中药用二陈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化裁;针刺治疗:三棱针点刺放血:十宣、气端;毫针选穴:阴陵泉、丰隆、血海、三阴交、膈俞、脾俞等,均用补法。

痰浊蒙窍者,中药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或温胆汤加减化裁;针刺治疗:梅花针中度手法循经叩刺头部诸经各3-5遍。毫针选穴:百会、四神聪、人中、丰隆、阴陵泉、神庭等,均用泻法。

若偏瘫,病灶对侧肢体加用: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后溪、外关、环跳、阳陵泉、解溪等。

若言语蹇涩加用:哑门、廉泉透金津、玉液。

若吞咽障碍加用:哑门、风池、舌底三针、舌底脉络点刺放血。

若面瘫者,病灶对侧颜面部加用:地仓、颊车、颧髎、迎香、承浆。

2 早期康复,疗效肯定

在中风早期生命体征平稳后,我们尽早进行肢体功能、语言功能、吞咽功能等康复训练,以及病灶对侧肢体肢体推拿治疗,针对胃肠功能紊乱者,我们给予加用腹部推拿按摩以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经过临床观察发现,早期康复训练结合针刺、中药等综合治疗有利于肢体功能、语言功能、吞咽功能及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效减少并发症,从而为中风后遗症的防治起到重要作用。

3 中西结合,优势突出

西医治疗我们以调控血压、调节血糖、抑制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神经细胞、改善循环等对症支持为原则,待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针刺、中药辨证施治及推拿手法、康复功能训练综合治疗,辅以中频治疗、吞咽功能训练仪及中药熏洗等外治法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中西医结合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应用,不仅可以发挥其协同作用,并且可以减少西药用量及其副作用,在防治中风后遗症方面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中医理论源远流长,标本兼治,西医治疗目标明确,起效较快,两者结合相互取长补短,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目前国内外对中风后遗症除康复训练之外尚无根本的解决方法,我们应该进一步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之简便可行的综合疗法,为优化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遗症方案提供真实可靠的临床依据,以充分发挥中西医治疗优势,降低中风后遗症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王永炎.如何提高脑血管疾病疗效难点的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4):195-196.

[2]王介明.2006年美国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指南要点简介[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5(3):241-244.

猜你喜欢
选穴毫针后遗症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从“心脑同治,腹背双调”探析焦虑症的推拿选穴思路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春天的“后遗症”
眼轮匝肌毫针排刺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
毫针深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选穴规律分析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