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筛查与诊疗中的价值

2010-08-15 00:44李俊华俞俊杰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0期
关键词:复查脑血管螺旋

李俊华 俞俊杰

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医院放射科,江苏 吴江 215228

脑血管疾病是脑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的一组疾病,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1]。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CT不断更新换代,信息采集技术及后处理软件的完善,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16-Sl 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CTA)由于有其独特优势,成为临床检查的重要手段。现回顾分析我科20例行头颅CTA检查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探讨其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治疗

搜集我科2009年12月—2010年7月行头颅CT平扫及CTA检查患者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26-89岁。其中11例行CTA检查后进行MRI及MRA检查,8例行DSA及手术治疗。主要临床表现:头晕、头痛、视觉异常、耳鸣、意识不清、面部及肢体偏瘫、癫痫等。

1.2 检查方法

CT设备:PHILIPS Bri l l iance 16 CT机。所有患者均先行头颅常规平扫再行CTA检查。(1)常规平扫:扫描条件为120Kv、200mAs,层厚6mm。(2)CTA:用高压注射器以4ml/s的速率经肘正中静脉注射碘佛醇(320mgI/ml)100ml,扫描条件:120Kv,400mAs,采集通道16*0.75,球管环周时间0.75s/r,螺距0.688,重建层厚1mm,层间距0.5mm,矩阵512*512,FOV 250,扫描开始时间:采用造影剂追踪触发技术确定,扫描范围:由第1颈椎至颅顶。(3)图像后处理:扫描结束后,原始数据自动传输至Work Space(后处理工作站系统),采用MPR(多平面重建)、SSD(三维表面重建)及PHILIPS CT机特有的SLAB(容积薄块浏览软件)、FadeMIP(透视最大密度投影软件)、One-Tach VR(一键式容积再现软件)等多种图像后处理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并结合原始图像对显示血管及病变进行编辑、测量、分析。

2 结果

行CTA检查的25例患者中,8例为动脉瘤(11个,其中6例单发、1例双发、1例多发),5例动脉狭窄、闭塞(2例大脑中动脉狭窄,1例大脑中动脉闭塞,1例大脑后动脉闭塞,1小脑下后动脉闭塞),1例动静脉畸形,1例烟雾病,4例为动脉瘤术后复查,3例动脉狭窄、闭塞治疗后复查(1例大脑中动脉再通、狭窄,1例小脑下后动脉闭塞未通,1例大脑后动脉狭窄好转),3例阴性。其中14例行MRI及MRA、DSA检查其中发现动脉瘤6例(9个),动静脉畸形1例,烟雾病1例,6例动脉狭窄、闭塞(2例动脉闭塞,2例闭塞后再通,2例狭窄),7例手术治疗结果一致。

3 讨论

DSA长期以来一直为脑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然而,DSA检查操作繁杂,检查时长,价格昂贵,相对禁忌症多,不适合危急诊患者。存在引起血管痉挛、诱发动脉瘤再次破裂、以及神经功能损害、脑梗死、穿刺部位水肿等并发症[2]。同时DSA只能观察血管官腔内情况,不能观察血管壁以及病变范围形态、周围组织结构解剖关系。

MRA虽然为非侵入性检查,避免了造影剂及X射线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损害,但由于其工作原理及科学技术限制,其检查时间长,噪声大,分辨率不高及不能显示病变血管管壁钙化,对急性期出血显示不佳,不能对安置金属支架及动脉瘤夹治疗的患者复查[3]。

CTA操作简单、检查时间短,并发症少,禁忌症少,特异性,准确性高,具有可重复性[4]。通过Work Space,采用MPR、SSD及PHILIPS CT机特有的SLAB、FadeMIP、One-Tach VR等多种图像后处理软件进行图像重建,清除了多层螺旋CT重建及后处理瓶颈,充分清晰的显示血管性病变的影像学特点及病变与周围组织结构解剖关系的细微变化。从三维空间,每个角度、层面完美体现病变位置、形态、范围、内部结构的性质[5-6]。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力的保障。

因此,通过本研究显示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可作为脑血管疾病筛查、病因诊断、治疗效果观察的首选检查方法。

[1]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3-295.

[2]Ef fers AM,Waggner A.Neurologic complication of cerebral angiography:aretrospective study of complication rate and patient risk factors.Acta Radiol,2000,4(1):204-210.

[3]胡振明.MRI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56.

[4]宁殿秀,李智勇,苗延魏,等.MSCTA在脑血管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杂志,2004,14(4):269-271.

[5]周兴宇,李成杰,何万林,等.3D—MSCTA在颅脑血管性疾病诊疗及复查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10,7(1):20-21.

[6]毛俊,王艳萍,彭秀斌,等.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颅内血管性病变的临床应用[J].中国CT和MRI杂志,2007,5(1):10-12.

猜你喜欢
复查脑血管螺旋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考试中的纠错和复查技巧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勘 误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旋风“螺旋丸”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