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导医护士应具备的职能

2010-08-15 00:44吴小平叶军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0期
关键词:导医护患护士

吴小平 叶军平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湖北 宜昌 443001

门诊部是接待病人完成一般医疗工作和急救处置的第一线,门诊病人具有流动量大,病种复杂,就医时间短,服务要求高,对医院环境和就医程序较为陌生的特点。为了方便病人就医,向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按国家卫生部争创“百家医院”的条件要求,我院门诊部设立了导医护士,深受病人欢迎。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导医护士,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修养。

1 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

护理是一门与人的生命和健康密切相关的专业,因此护士应具备尊重人、关爱人、对工作负责等职业道德素质。要求导医护士应热爱本职工作,较全面地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头脑冷静、反应敏捷、处事果断,熟悉医疗医断、辅助检查的有关知识,品德优良、富有同情心,并能经常保持最佳心理状态,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导医护士应会运用微笑、目光、手势。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说脏话,不说气话,和病人用轻松的语言交谈。护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为病人服务的,都能引起病人复杂的心理反应。充分发挥语言、举止的心理效应,使病人的心理状态处于最佳水平,顺利接受就医和治疗。

2 具备良好的形象素质

导医护士的形象,代表了整个医院的形象,是医院形象的塑造者。他们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示范性、代表性。护士规范的着装及仪表形象是赢得病人尊重、信任以及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前提。所以导医护士还应增加美学修养。要求导医护士上岗佩带工作牌,衣帽整洁,站姿端正,举止文雅。对病人温暖同情、和蔼体贴,语言恰当、流畅,表情自然贴切、真实,主动迎接病人,做到嘴勤、手勤、腿勤、眼勤,塑造温柔、热心、勤快的护士形象。

3 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

导医护士应具有专业的护理技能,应具备广博的医学知识和实践技能,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应掌握心理学、医学美学、社会医学等知识,熟悉各专科的常见病及其临床表现和有关临床诊疗知识、防治知识及自我保健,熟悉本院的环境,对科室布局、医院的仪器设备、医疗技术水平、科技新动向有详细的了解,了解并熟知来院就医的必要交通路线(公共汽车站、火车站),做好外地和本地病人来津就医路导,掌握医院医疗技术的动态管理信息,更需要塑造自己的综合能力,要重点培养良好的性格,并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导医服务。固定导医护士主要为病人导向参谋最佳就医系统;提供医疗咨询;主动听取病人意见,作好解释工作;观察危重病人,及时抢救;维护门诊区域的秩序和卫生等服务工作。游动导医则不固定科室,在门诊工作区域范围内游动,主动为病人解决困难。主动宣传医院的专科特色;防止患者被医院“医托”欺骗;加强与有关科室的联系;做好预检分诊工作,为患者就医提供方便;危重病人应协助送急诊室处理等服务工作。

4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导医护士应有一定的心理知识,能承受各种压力。门诊病人流量大,候诊时间长,病人易产生怨气,而矛头往往指向导医护士。导医护士应善于用言辞、体态表达医院对病人的热情欢迎,并具有察颜观色的本领,了解病人的就医心理,如焦虑、挑剔、依赖等现象,耐心倾听病人的叙述,诚恳回答解释各种问题,以改变和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求得病人的理解及协助,达到护患相互配合的目的。

5 灵活处理护患纠纷的能力

护患纠纷是一种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的矛盾,如何处理好这种矛盾,这就要求我们用我们的基本功美的艺术、沟通艺术、应变艺术,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从而达到护患双向沟通的目的。护患沟通是提高病人满意度的重要渠道,而病人满意度又是减少医疗纠纷和投诉的关键因子。

6 具有自觉学习的能力

导医护士在工作之余必须继续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深造,要懂得医学、护理学、心理学、药理学、营养学及预防医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自觉学习法律知识,医疗法规,自我规范护理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用法律维护自己和病人的合法权益。

7 小结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导医台是门诊的窗口。在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门诊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已成为病人选择就医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导医护士的设立,减轻了病人对医院的陌生感,增加了对医院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保持了门诊部的安静,创造了良好的就医环境,提高了医生工作效率,同时,良好的导医服务不仅树立了医院窗口服务的新形象,吸引病人前来就医,更重要的是推动了医院医德建设的发展,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是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中“以病人为中心”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符合现代护理学概念和就医病人的心理需求,也是护理管理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导医护患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的影响
导医小姐小松鼠
北京 医院导医标识更形象了
浅谈护患关系及护患冲突与处理
护患沟通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