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癫痫自杀危险因素

2010-08-15 00:44韩忠书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0期
关键词:危险性癫痫发作

韩忠书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人民医院,河南 沁阳 463700

自杀而导致死亡被为是增加癫痫患者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外许多研究报道表明癫痫患者自杀率比普通人群的自杀高几倍到几十倍。有关癫痫患者的自杀行为越来越受到医务人员及全社会的关注。导致癫痫患者自杀是多方面的,现就癫痫患者自杀可能存在的癫痫自杀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1 癫痫人群的自杀率

虽然自杀是一件极少发生的事件,但自杀在癫痫患者的死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为止,有关癫痫患者自杀率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较少,为数不多的相关资料来源于癫痫死亡原因的调查数据。不同的研究结果显示癫痫患者的自杀率不同(1%~33%),平均约11.5%。Ni lsson L等对瑞典的6880例曾住院且确诊为癫痫的患者死亡病因调查结果显示,自杀率为3.7‰,且研究认为18岁以前出现癫痫发作的患者其自杀率高于29岁以后发病者。Mohammadi等对Iran基于人群的大规模的癫痫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癫痫患者中有自杀企图者约占8.1%。Mainio等对芬兰基于医院的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1988-2002年)显示,曾在医院住院的癫痫患者人群的自杀率为1.8%。Christensen等对丹麦癫痫患者的死亡登记(1981-1997年)调查资料显示,癫痫患者的自杀率为2.32%,为正常人群(0.74%)的3倍。而Pompi l i等对意大利的50814例死亡癫痫人群死亡原因分析显示,其自杀率为3.2‰。尽管不同的研究调查结果差异很大,但大多数的调查结果显示,癫痫人群自杀率约为正常人群的3-5倍,其中颞叶癫痫和复杂部分性发作的患者自杀率更高,约为正常人群的25倍。

2 癫痫人群自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传统观念认为,癫痫与合并精神障碍之间无直接关系,即癫痫是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目前研究认为,合并精神障碍可能是诱发癫痫患者的自杀的主要原因,其中抑郁和认知功能受损几乎被认为是癫痫患者自杀的重要的危险因素。癫痫患者的抑郁和认知功能退化可能具有共同的神经心理学机制,故可能引起相似的心理病理学症候,其中包括自杀。此外,抑郁和认知障碍可能是一组复杂的神经心理综合病征的不同组成部分。

3 癫痫人群自杀的危险因素

性别:研究认为,癫痫患者的自杀性与性别有一定的关系。在男性癫痫患者中,单纯部分性发作和原发性全面性发作以及继发全面性发作的发作频率与自杀性成正相关,尤其是颞叶癫痫患者的更为明显;而女性癫痫患者的复杂部分性发作的发作频率与自杀性成正相关。

年龄:虽然近年来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对癫痫与精神障碍之间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但仍明显地低估着对青春期癫痫患者合并抑郁和其他障碍的发生率。在青春期抑郁的表现常被认为是这个年龄段的正常反应。有学者研究显示,青年人(15~24岁之间)中自杀率在近二十年来明显增加,青年男性自杀率在十年内(1988~1998)增加30%。

发病年龄:癫痫患者的发病年龄与自杀相对危险性有直接关系。研究认为发病年龄早者自杀相对危险性大,发病年龄小于10岁者,自杀的相对危险性增加12%,青春期及青春前期发病者与发病年龄大于29岁者相比,自杀的相对危险性增加20%。发病年龄与患者的抑郁、婚姻状况、和耻辱感等有关。导致自杀危险性增加的确切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可能是多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

病程:最近的研究认为,病程与自杀的相对危险性无关,但亦有不同的报道发现癫痫患者的自杀主要发生在明确癫痫诊断后半年内。

发作严重程度:文献报告,一年发作频率大于50次的患者比一年内无发作的患者自杀的相对危险性增加4.3倍,但统计学上无明显的差异。

抗癫痫药物:服用抗癫痫药物的种类对癫痫患者自杀的危险性有一定的影响。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可增加自杀危险性。而卡马西平和丙戊酸钠均能改善癫痫患者的情绪和认知功能,对有情绪和认知功能障碍的癫痫患者可做为首先用药。

家族史:有自杀行为家族史或有情感障碍或抗精神性药物滥用家族史的癫痫患者的自杀危险性增加。

4 危险因素的识别和干预

总之,癫痫患者自杀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癫痫患者出现自杀行为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病灶破坏了神经化学结构,导致神经递质功能失常;癫痫发病后随之而来的心理、家庭负担、生活矛盾等一系列问题相当于慢性应激刺激,引发相应的神经生物学反应。当发现一个或多个癫痫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存在时,医生和患者家庭成员均应给予高度重视。尽管没有直接有效的干预措施,但可试用心理教育和药物治疗。目前对于癫痫患者自杀行为的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及时发现患者自杀意念或自杀行为而及时给予相应的干预。今后通过对癫痫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寻找更完善的干预措施,及时阻止癫痫患者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的发生。

[1]解学孔.癫痫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69.

[2]张晓琴,任善玲,陈顺仙.卒中后继发癫痫的临床与机理探讨[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6,13(6):359-362.

[3]翁武昭,王孙,柴莹,等.急性脑血管病的癫痫发作[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5,11(1):36-38.

[4]黄如训.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继发癫痫[J].中华神经精神杂志,1988,21(3):148-151.

猜你喜欢
危险性癫痫发作
O-3-氯-2-丙烯基羟胺热危险性及其淬灭研究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危险性感
输气站场危险性分析
基于AHP对电站锅炉进行危险性分析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癫痫共患ADHD儿童的生态学执行功能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医针药治疗脑卒中后癫痫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