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手足口病的治疗

2010-08-15 00:44陈艳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0期
关键词:传染源肠道病毒疱疹

任 杰 陈艳辉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 伊通 130700

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复杂特点。手足口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和护理为主。

1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口足病是一种发疹性传染病,主要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病,但以夏秋季节患病最多,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病毒寄生在患儿的咽部、唾液、疱疹和粪便中,不仅可通过唾液、喷嚏、咳嗽,说话时的飞沫传染给别的孩子,还可通过手、生活用品及餐具等间接传染。一旦流行,就会使很多孩子被传染,被传染上的孩子会在手、足皮肤或口腔粘膜上出现类似水痘样的小疱疹,因而被称为手足口病。

2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及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由飞沫经呼吸道,或是通过被污染的玩具及不清洁的手经口进行传播。临床表现:“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初期可有轻度上感症状。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黏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斑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身上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后消退。

3 手足口病流行环节及流行特征

肠道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病人、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密切接触,急性期病人的粪便、口腔分泌物、皮肤疱疹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粪—口途径和呼吸道进入体内。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但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但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3.1 传染源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3.2 传播途径

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也可造成传播。

3.3 易感人群

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但病毒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为100∶1,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4岁以内占发病数85%~95%。

3.4 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

4 药物治疗

4.1 一要到医院诊治,并按医生的嘱咐服药,并卧床休息。

4.2 必要时可服用中成药,如小儿咽扁冲剂,清开灵口服液,板兰根冲剂等口服药物。

4.3 取西瓜霜或思密达涂搽口腔患处,每天2-3次。

4.4 注意口腔皮肤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同时注意看护病人,防止其对皮肤疱疹进抓挠,以防破溃感染。

5 护理对策

5.1 避免让孩子与患儿或有可疑症状者接触,吃东西前一定要洗干净手,不要随意使用别人的餐具或其他生活用品,尽量少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

5.2 如果孩子被感染,一定要很好地卧床休息,发热时多给喝温开水,宜吃清淡稀软的饮食,患儿嘴痛时注意给吃低温食物,疼痛厉害不能进食时要及时去医院输液,补充身体所需的热能。

6 手足口病的预防

手足口病应预防为主,最重要是注重个人卫生,保持空气流通;饭前便后应及时洗手。患者应留在家中,直至热退、红疹消退及水疱结痂。此外,家长还应多给孩子吃蔬菜、水果,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在秋季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与患儿接触。搞好家庭、个人卫生,注意饮食卫生,成人有疱疹疾患者也应避免接触。此外,可以预防性地服用中药,如用大青叶、黄连各2克,牛蒡子6克,升麻、薄荷各3克,煎服,每日2次。

[1]孙海英.手足口病的研究进展[J].长春继续医学教育,2009,7(5):155.

猜你喜欢
传染源肠道病毒疱疹
羊肠道病毒的流行现状及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痰热清治疗小儿疱疹性峡炎的疗效分析
清咽散外敷涌泉穴在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的应用价值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和预防治疗对策
儿童手足口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炎疗效观察
手足口病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