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影响

2010-08-15 00:44张秀平李雪飞刘文阁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0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心脏病障碍

张秀平 李雪飞 刘文阁

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吉林 伊通 130700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大喜大悲。人在情绪波动,出现大喜或大悲时,交感神经就会兴奋,使心跳加速,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舒张压明显上升,如此反复多次血压升高,便会引起高血压病。当人精神紧张或激动,发怒时,会使垂体-肾上腺系统紧张度上升,血中儿茶酚胺和皮质醇激素水平升高并产生如下效应:儿茶酚胺直接作用于心脏,使心跳加快,收缩力加强,心肌耗氧量增加。当冠状动脉已有狭窄时可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加剧,引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作用于外周血管引起小动脉收缩,使外周阻力升高,血压上升。在反复长期的精神紧张因素的影响下,小动脉可持续收缩,造成动脉壁变性增厚,管腔狭窄,血压持久性升高。小血管的强烈收缩和儿茶酚胺本身都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血液中的胆固醇便可乘虚而入,沉积于动脉壁内,促使动脉粥样硬化;长期紧张可以造成高脂血症,同时改变血流动力学状态,使血沾稠度升高,血小板亦被激活,释放血小板原生长因子,促使平滑肌细胞增殖,并且容易形成血栓。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会引起心、脑、肾等靶器官损伤。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通过回顾性选择我院的血压未达标的高血压患者为对象。入组标准:①带有明显焦虑和抑郁情绪。②排除继发性高血压。③排除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严重自杀企图或行为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共入组60例,病程6~36个月。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B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37~67岁,平均年龄(49±11)岁。A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48±12)岁。

1.2 方法 A组给予调整饮食习惯,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和药物治疗。B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文化程度,性格特点,抑郁焦虑程度,及家庭环境等)给予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如人本主义疗法、认知疗法、系统脱敏等)进行心理治疗,根据具体情况,1次/1~2周,每月至少2次,疗程4个月,疗程结束再进行焦虑、抑郁程度评估及血压达标情况评估。两组治疗过程中均监测血压,及时调整降血压药用量。

1.3 疗效判定标准 血压标准:收缩压在120~130mm Hg(1mm Hg=0.133kPa)之间,舒张压在70~85mm Hg之间为达标。

2 结果

治疗4个月末,B组血压达标24例,未达标但有明显下降3例,达标率89%。抑郁焦虑情绪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少部分患者降压药用量明显减少。

3 讨论

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观察表明,心理障碍包括焦虑、紧张、抑郁、愤怒恐怖、强迫、敌对、偏执、躯体化、人际关系、精神病性以及压抑情绪,尤其是焦虑、抑郁是高血压心脏病的诱发因素,也是影响高血压心脏病疗效的重要因素。本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有77.4%的情绪障碍发生率,这与国内资料约有50%冠心病患者伴有明显的情绪障碍基本相似。从治疗结果看,没有情绪障碍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好,对于存在情绪障碍的患者,在给予适当的心理治疗和抗焦虑、抑郁治疗后同样会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患者存在情绪障碍时仅单纯给予降压药物治疗,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这充分表明情绪障碍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所以,在高血压心脏病的治疗过程中,社会心理因素不容忽视。高血压心脏病病患者,不但存在情绪障碍,从观察的结果来看,也存在躯体化症状、敌对和人际关系敏感等不健康心理因素,影响到高血压心脏病的转归,因此,应加强和重视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心理治疗。通过有效的心理行为干预和药物的干预,可以改善心理状况,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继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心理干预的方式很多,包括认知疗法、行为疗法、学习疗法、音乐疗法等,应指导患者正确认识并正确对待高血压心脏病,必要时,可适当应用小剂量抗焦虑、抗抑郁药物,以改善心理症状,增强患者的信心。另外,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平时也应注意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可做操、散步等调节自己的神经。心情郁怒时,要转移一下注意力,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来松驰自己的情绪。最忌情绪激动、暴怒,防止病情发展。在饮食上要饮食有节,应节制日常饮食,少吃脂肪、甜食、盐。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食蔬菜水果。忌暴饮暴食。食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克,盐能使水分潴留,血容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肥胖者应控制食量及热量,减轻体重。戒烟少酒,烟碱(尼古丁)可收缩微细血管,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少量喝酒可使微循环扩张,增加血管弹性,有一定好处。提倡戒烟少酒。但大量喝酒及喝烈性酒则肯定是有害无益的。劳逸结合坚持锻炼,应可以打太极拳,练气功,每日早晚各一次,可改善血液循环,减少外周阻力而使血压降低。

[1]丁品,邴洁.心理治疗对64例老年高血压病人康复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1999,8(2):16-18.

[2]刘萍.抗抑郁治疗对高血压患者降压药和疗效的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1,10(3):225.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心脏病障碍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医新解心脏病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