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的中医护理及康复指导

2010-08-15 00:4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20期
关键词:时用康复护理

南 红

吉林省敦化市中医院,吉林 敦化 133700

1 生活起居护理

消渴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主要特征。中医认为,其病因多由身体阴虚,复因饮食不节,情志缺调,劳欲过度致肺燥、胃热肾虚而成。其病机主要是燥热偏盛,阴津亏耗。若迁延日久,阴损及阳,可致气阴两虚或阴阳俱虚。若失治误治,护理不当,常可并发雀目、耳聋、疮疡痈疽、泄泻、水肿、中风等症,不仅要辨证施治,而且要辨证施护,并予以正确的康复指导。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极为密切。故在治病及康复期间,环境和起居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疗效。糖尿病患者宜在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清鲜,整洁安静,室温以18-20度、湿度在50%-60%的环境下生活。医护人员要做到文明礼貌,服务周到,使患者时时处处感到温暖、舒适、方便和安全。病者入院后应测身高、体重,以便计算饮食和药量。以后每周测体重`次,密切注意尿液数量及色味变化。观察患者神志、视力、血压、舌象、脉象和皮肤情况,并做好记录。如患者出现头晕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呼气有烂苹果气味,或重症病人出现神昏,呼吸加快,血压下降,大汗淋漓,四脚厥冷,脉微欲绝时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抢救。使用胰岛素时应在每餐前测尿糖,严格掌握准确的时间和用量,并经常变更注射部位,以免引起注射部位脂肪萎缩。服用西药降糖药时,必须按医嘱严格实行给药时间、剂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和反应。如有头晕、汗出、心慌、饥饿、脉搏增快等低血糖反应时,应给一杯糖水口服,或给予50%葡萄糖溶液40-60ml静注。病情轻者可让其自由活动,重者应卧床休息。天气寒冷时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要加强皮肤、口腔及外阴护理,勤剪指甲,勤用温水洗澡,勤换洗衣服、被褥、鞋袜。伴有口腔炎、牙龈炎者,可用银花、甘草水漱口;外阴瘙痒者,可用千里光煎水或肤阴洁溶液熏洗坐浴;皮肤溃烂者,可用双料喉风散喷敷;手足苍白或发绀冰凉者,可用当归红花酒精搽。

2 饮食护理

中医学认为,过食肥甘,致脾胃积热,灼伤肺肾之阴,也可发为糖尿病。根据“食药同源”的原理和“食药同治”的逻辑关系,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宜清淡、凉性有营养,忌吃肥甘厚味和醇酒炙烤、辛辣刺激之品,禁食含糖较高之物。适当增加蛋白质(如瘦肉、豆制品等)。如按规定食量进食仍觉饥饰饿者,可添加蔬菜、瘦肉或略加豆制品充饥。口渴甚者,可用鲜芦根或天花粉、麦冬、淮山药、葛根等煎水代茶饮,苦瓜、海带、猪胰等能养阴润燥,益肺补脾,对治疗有利,可多食。若并发疽、疮疡、皮肤瘙痒等症,则忌食鱼、虾、蟹、竹笋、黑榄、牛肉、猪头肉、公鸡肉等荤腥发性食物。

3 情志护理

情志失调是糖尿病的病因之一。患病之后,患者又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焦急等情绪,对治疗和康复十分不利,甚至加重病情。因此,护理人员要多加关心体贴,经常与其谈心,使其了解自己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分析治疗中的有利因素,交流同种疾病治疗的有效信息,使其正确对待疾病,增加治疗信心。当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给予护理,为其排忧解难,使患者感到有所依靠。还应做好患者家属的情志护理,嘱其不要在患者面前伤心流泪,以免给患者造成更大的精神压力。

4 临证施护

4.1 燥热伤肺者,口渴时用鲜芦根或天花粉煎水代茶饮。大便干结时用大黄、玄参泡水服或指压长强穴、用揉法。

4.2 胃燥伤津者,口渴时用山药、麦冬煎水代茶饱,大便秘结时应食用多纤维蔬菜及口服麻仁丸。

4.3 肾阴亏虚者,可艾灸肾俞、关元、复溜、三阴等穴,口渴时用枸杞子、鲜生地煎水代茶饮。

4.4 阴阳两虚者,用怀山药100克加黄芪100克煎水代茶饮或猪胰低温烘干研末,用人乳调6克敷膀胱部或耳穴埋仔取肾俞、内分泌、膀胱等穴。

4.5 阴虚阳浮者,神昏迷蒙时、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4.6 低血糖时,给予糖水或果汁饮料,也可用饼干、巧克力等,必要时静脉推注50%葡萄糖。

4.7 做好酮症中毒的抢救工作。

5 康复指导

消渴是一种慢性疾病,其康复需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患者不可能长期住院治疗。当患者病情稳定、血糖、尿糖及其并发症得到较好控制后不予以出院。但出院前应做好卫生宣教和康复指导。①指导病人掌握定期监测血糖,尿糖的重要性及测定技术,了解糖尿病控制良好的标准,如空腹血糖应<7.0mmt/l。餐后2h<10mt/l。②掌握口服降糖药的应用方法和不良反应,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及低血糖反应判断和应对。③了解饮食治疗在控制病情,防治并发症中的重要作用,掌握饮食治疗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学会自己烹调,长期坚持。④掌握体育锻炼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⑤生活规律、戒烟戒烟。注意个人卫生,做好足部护理。⑥了解情绪、精神压力对疾病的影响,指导病人正确处理疾病导致的生活压力。⑦指导病人定期复诊。一般每2-3个月复检GHbA,或每3周复检FA,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剂量。每年定期全身检查,以便早防治慢性并发症。⑧教导病人外出时随身携带识别卡,注明姓名、病名、住址、所在单位、联系人姓名及电话号码等,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处理。

[1]张光富,李星民.中医护理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7:179-181.

[2]国家中药管理局.中医护理常规护理文件书写技术操作规程[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1-31.

猜你喜欢
时用康复护理
离心机转速的写法及相对离心力的正确表示
离心机转速的写法及相对离心力的正确表示
离心机转速的写法及相对离心力的正确表示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